彭波
摘 要:在泰語的實踐教學中,提高學生交際能力已經引起各位教師的重視。然而對于大多數開設有高職層次泰語專業的院校而言,學生的泰語交際能力普遍不高,這也成為一個較為突出的問題。本文以高職層次泰語專業學生泰語交際能力不足的問題為切入點,來分析影響其不足的主要原因,并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泰語專業學生;泰語交際能力
1.影響學生泰語交際能力的主要因素
(1)教學理念因素。教學理念是指在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師生對此活動的內在規律的統一認識,并成為人們教學活動的信念。它決定了教學行為的方式。有什么樣的教學理念就會產生什么樣的教學行為。在泰語教學中,許多教師都沿襲自己學泰語時老師所教的教學理念。側重知識傳授,忽視能力培養;強調課程模式以“講授”為主等。這樣的教學理念使得教學方式僵化,很難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對培養學生的泰語交際能力形成不小阻礙。
(2)師資水平因素。教師是學生人生的領路人、指導者。對處于零基礎的泰語專業學生而言,老師是學生接下來泰語學習的引導者,教師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就目前而言,高職層次的泰語教師隊伍自身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客觀上也會造成學生的泰語交際能力不足:①教師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教師隊伍過于年輕,使得教師自身在教學經驗方面的不足凸顯。②教師隊伍學歷偏低。許多專任教師都是完成本科專業學習后直接進入泰語教學崗位,還未在短期內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也就不能有效幫助學生成長。③教師科研水平有限。對于學生交際能力不足等現象未能及時加以科學研究,提出有效解決方法。④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泰語專任教師自己的專業知識結構老化,更新過慢,也直接影響了學生泰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3)學生自身因素。在二語習得中,習得者的自身因素不可忽視。高職層次泰語學習中泰語交際能力不強,也與該層次學生自身存在的問題密不可分:①泰語基礎不扎實。許多學生學習泰語語音一段時間后沒有了新鮮感,并發現泰語發音較難,就逐步喪失了繼續學習的動力,一個學期下來,許多語音問題沒得到及時解決,就會影響接下來的泰語學習。②學習能動性不強。盡管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都能有效完成任務,但課外愿意自主去學的并不多;加之泰語入門較難,許多學生存在“投入與收獲不成正比”思想,導致出現被動學習、為應付老師而學習的不良觀念。③學習方法有待改善。在泰語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存在套用學習英語的方法。④不注重雙語互換思維培養。在缺乏泰語語言環境的前提下,不注重將所學的泰語語言能力應用到日常生活中。⑤缺乏自信。對用泰語交際存在自我不確定心理,從而阻礙了泰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2.有效提高高職層次泰語專業學生泰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1)轉變泰語教學理念。在網絡時代的當下,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借鑒泰語先進的教學理念。以人為本,考慮泰語專業學生的個性發展,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譯實踐能力培養,開展泰語互動式、交流式課堂教學。
(2)注重泰語師資隊伍建設。師資隊伍是專業穩步發展的基石,師資隊伍的建設水平,直接體現了專業的發展水平,而專業發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從所培養出來的學生能力上反映出來,因此,注重師資隊伍建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3)強化對該層次泰語專業學生的引導。①驅動力引導。興趣是學習最好的驅動力,學生保持泰語學習的興趣,能有效提高泰語交際能力。正確引導學生,能使學生保持學習熱情,增強自主學習動機,促發交流意愿。②自我認知引導。通過自我認知教育,使學生更清楚自身的優缺點,從而使學生在泰語學習中充分發揮長處,彌補自己的不足,進而增強交際自信心。③學習方法引導。學習每門語言的方法既有相同之處,又因語言自身的特色而不同。引導學生對比學習泰語與學習中英文所用方法的異同,認真總結學好泰語的方法,并加以推廣分享。
總之,提高高職層次泰語專業學生 泰語交際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學校、老師及學生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金星暉.影響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提高的因素分析及對策研究[D].延邊:延邊大學,2005.
[2]陳麗春.影響大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因素及解決對策[J].雞西大學學報,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