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新
【摘要】目的 比較不同年齡段冠心病患者心臟介入術后并發癥情況和護理效果。方法 選擇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心臟介入術治療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劃入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4例。均接受心臟介入術治療和護理配合,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和生存質量。結果 觀察組患者尿潴留5例,心律失常2例,出血滲血1例,血管閉塞0例,總例數8例;對照組患者尿潴留1例,心律失常0例,出血滲血1例,血液閉塞0例,總計2例;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年齡段越大,冠心病心臟介入治療并發癥風險越高,護理質量和生存質量
越低。
【關鍵詞】冠心病;心臟介入術;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5..02
為了比較不同年齡段冠心病患者心臟介入術后并發癥情況和護理效果,選擇在我院接受心臟介入術治療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進行臨床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心臟介入術治療的冠心病患者48例作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均經臨床診斷確診為冠心病,符合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制定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診斷標準與心臟介入術手術指證[1]。另據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會制定的標準,60~89歲為老年期,據此標準將其劃入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4例。對照組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45.3±14.8)歲;男14例,女10例。觀察組年齡60~84歲,平均年齡(72.6±16.8)歲;男13例,女11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心臟介入術圍術期護理:①術前護理:加強和患者溝通,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幫助患者疏導負面情緒,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手術,并組織開展患者和家屬的健康教育,了解手術過程、術后注意事項;②患者進入手術室,取平臥位,連接心電監護、生理記錄儀,開放靜脈通路,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觀察肝素使用帶來的不良反應,有蕁麻疹、頭暈、頭痛、咳嗽、哮喘等現象及時處理;③術后繼續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和生命指標,做好傷口護理,預防心血管擴張、心率減慢血壓下降等急性并發癥[2]。
1.3 觀察指標
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的尿潴留、心律失常、出血滲血、血管壁色等并發癥發生例數,另向全部患者發放生存質量量表,從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等方面全面評價患者的生存質量。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5.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并發癥
觀察組患者尿潴留5例,心律失常2例,出血滲血1例,血管閉塞0例,總例數8例;對照組患者尿潴留1例,心律失常0例,出血滲血1例,血液閉塞0例,總計2例;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生存質量
觀察組患者精神健康、情感職能、社會功能、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血管粥樣硬化導致的血管腔狹窄、堵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性心臟病,有無癥狀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猝死以及缺血性心臟病等幾個類型,有穩定性和急性之分[3]。
心臟介入術是一種心血管疾病診斷、治療手術,通過體表血管穿刺,在連續數字減影投照下置心臟導管進行心臟病診斷治療,是一種有創治療方法,介乎內科治療與外科手術之間,治療冠心病,手術創傷小,局麻下手術,術中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患者痛苦少,直達病灶,見效快,安全性高,手術費用低,不會影響其他手術治療[4]。
臨床上,使用心臟介入術治療冠心病,患者長期病痛折磨,發作時的痛苦以及經濟壓力的共同作用下,可能出現較大的心理負擔,術前可能發生不良心臟事件,術后長時間神志清醒絕對臥床以及繃帶、沙袋壓迫會使患者心情煩躁,出現較大的血流動力學變化,也有可能誘發不良心血管事件,影響患者預后和生活質量[5]。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組織器官出現退行性變,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臟介入術治療手術效果和并發癥情況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高齡患者術后梗塞、大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等嚴重并發癥發生幾率更高。相關臨床研究同樣發現,患者年齡越大,心臟接入術治療后生存質量越差。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臟介入術圍術期護理需要重視負面情緒的排解,保持血流動力學穩定,同時嚴密監測插管動脈出血、腎肺功能、血壓心率等生命體征變化,以期順利度過危險期。
綜上,隨著年齡增加,冠心病心臟介入術治療并發癥風險幾率上升,護理后生存質量越差,需要通過針對性的護理方法降低并發癥發生幾率,提高患者術后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 吳 倩.不同年齡段冠心病患者心臟介入術后并發癥比較及護理效果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2):130-132.
[2] 李 巖,王鳳菊,許 靜,等.不同年齡段冠心病患者心臟介入術后并發癥比較及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對生活質量的影響[J].農墾醫學,2015,37(6):535-538.
[3] 徐倩娟,徐林軍.心臟介入術并發心血管系迷走神經反射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4,14(5):439-440.
[4] 高志平,傅華平.優質護理對于冠心病介入治療后的效果評價[J].中國傷殘醫學,2012,20(8):105-106.
[5] 張 艷.臨床護理路徑在冠心病患者介入手術中的應用[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11):491-493.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