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野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體會。方法 選取我院近兩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采用西醫治療,觀察組則采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結果 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急性心肌梗死;中西醫結合;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20..01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狀動脈急性狹窄或閉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及壞死,不僅發病率高,而且起病急、病情危重,會直接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中醫理論中急性心肌梗死屬于“真心痛”的范疇,中醫治療以活血化瘀、通絡散結、益氣養血復脈為主[1]。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近兩年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7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49例和對照組48例。其中男59例,女38例,年齡34~72歲,平均年齡46.5歲;梗死部位:前壁心肌梗死者37例(包含9例再梗者),前間壁梗死者23例,下壁心肌梗死者16例,下壁合并右心室梗死者4例,單純右心室梗死2例,高側壁梗死、正后壁梗死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各5例。所有患者均滿足溶栓適應癥,兩個月內未服用任何調脂類藥物。排除合并其他系統嚴重原發病者,排除嚴重精神障礙及智力障礙者;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進行西醫治療: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并吸氧,連續心電監護1周;口服異山梨酯3次/d,10 mL/次;并靜脈滴注添加維生素C及維生素B的極化液,低分子葡萄糖酐靜脈輸注,治療10 d。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活血袪瘀通脈湯進行治療,基本組方:金銀花、玄參、黃精各30 g,丹參、當歸各20 g,赤芍、雞血藤各15 g,甘草、川芎各10 g,水蛭6 g;視患者實際情況辨證加減,痰多胸悶者加瓜蔞、陳皮各15 g;明顯氣虛者加人參、五味子各10 g,麥門冬15 g;大便不通加白術12 g,檳榔10 g。上述方劑水煎1劑/d,早晚服用,1周為一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
1.3 療效評價標準[2]
采用下列效果評價標準對臨床總有效率做出評價:患者胸悶、胸痛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心電圖及心肌酶譜檢測正常評價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有顯著改善,心電圖及心肌酶譜檢測基本正?;蛴酗@著改善評價為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改不明顯,心電圖及心肌酶譜檢測無顯著改善或有加重,評價為無效。臨床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達到顯效標準者33例,有效13例,余者3例無效;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93.88%;對照組達到顯效標準者16例,有效21例,余者11例無效,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為77.08%,觀察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以老年人為高發群體,常規治療通過靜脈注射藥物的方法軟化患者的血管,以穩定其心律,達到治療目標。中醫理論中,急性心肌梗死屬于“胸痹”、“心痛”、“真心痛”的范疇[3],患者發病時會產生胸悶、胸痛等癥狀,輕則胸悶有窒息感,重則胸痛徹背,嚴重時會導致患者死亡。中醫認為該發的主要發病機制是由于寒邪內侵,飲食不當,情志失調所致,故臨床治療以化瘀通絡、瀉濁化痰、益氣養血復脈為主[4-5]。本研究中觀察組所用活血袪瘀通脈湯,方中甘草、金銀花可起到瀉火清熱的作用,黃精則滋陰益氣,當歸可活血養血,玄參則涼血養陰,反蔞理氣寬胸,雞血藤、水蛭、川芎等可活絡通經、化瘀活血,諸藥配伍共奏袪瘀活血止痛、解毒清熱之功效。總之,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心肌梗死臨床效果顯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征杰,趙王林,曾焰輝.通脈湯對股骨骨折圍手術期TNF-α、IL-6的影響[J].中國骨傷,2016,23(7):500-503.
[2] 馬 振,黃曉莉,趙 琨,等.溫陽通脈湯治療多發性大動脈炎30例[J].陜西中醫,2016,34(2):162-163.
[3] 李柳城,老元飛.活血祛瘀湯對手法復位夾板外固定治療橈、尺骨干雙骨折后疼痛、肢體腫脹的影響[J].中醫研究,2014,27(4):21-23.
[4] 高 坤.急性心肌梗死并發SIRS的臨床特征及中醫證候相關性的回顧性臨床研究.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8(4):5.
[5] 顧曉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再灌注后早期應用洋地黃的近期療效和安全性研究.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2,1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