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章壽
用“家”文化打造和諧企業
□ 陳章壽
管理者在“家”文化建設中要做到精神上理解、資金上支持、薪酬分配等方面合理關注,秉持為基層服務的宗旨,以關愛家人之心開展油庫和加油(氣)站“家”文化建設。

銷售企業以“溫馨、平安、奮進、和諧”為主要內容的“家”文化建設活動深入人心。劉佳 攝
中國石化擁有上千座油庫、3萬多座加油(氣)站,20多萬名一線銷售員工。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提出要以“溫馨、平安、奮進、和諧”為主要內容,開展銷售企業“家”文化建設活動。
油庫和加油(氣)站不是家,但像一個“家”。“家”文化是沿襲千百年來的家庭傳統理念,用管理家庭的模式管理油庫和加油(氣)站。目的是以體現“家”特點的價值觀統一員工思想,以明確的發展目標指引員工方向,以規范的制度約束員工行為,以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吸引員工參與,以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觸動員工心靈。通過“家”文化建設,促進員工之間和諧相處、精誠協作,形成人人為提量增效、改善服務、爭取榮譽、維護品牌盡心盡力工作的局面。
選好家長。企業是大家,油庫和加油(氣)站是小家。家長的魅力、能力和作風決定“家”的品位和水平。油庫主任和加油(氣)站站長作為家長,其個人能力和素質的高低,將影響“家”的經營與氛圍。因此,要嚴格執行油庫主任和加油(氣)站站長的選拔、管理規定,嚴把入職關,將會關愛員工生活、會培養員工成長、會帶領隊伍的優秀員工選聘為家長。
建好家庭。即建設溫馨之家、平安之家、奮進之家、和諧之家。溫馨之家是企業為員工創造整潔、舒適、有尊嚴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平安之家是要讓員工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確保誠信經營、遵章守紀、安全平穩;奮進之家是要讓員工了解企業愿景和目標,提供學習、成長、成才的平臺;和諧之家是要培育企業良好的道德風尚,深化民主管理,暢通溝通渠道。
養成家風。家風是“家”文化建設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家風直接影響整個團隊的精神面貌和工作效率。人是“家”的第一資源,必須從本質上關愛人、尊重人、培養人,為員工全面發展創造條件,讓員工生活得更加幸福和體面。
認識特點。“家文化”建設區別于一般性的主題活動,不能簡單地等同于“五小建設”的升級版。它是一項系統工程,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油庫和加油(氣)站點多面廣,且處在對外開放、面向社會的環境中。員工的年齡、文化知識、興趣愛好、價值取向、生活習俗等都不一樣,對一般事物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也不一樣,且流動性大。他們的工作條件比較艱苦,從事大量的重復勞動,很多員工離家較遠,常年倒班作業,工作、生活壓力比較大。在與消費者打交道的過程中,有時不被理解和尊重,稍有不慎還會出現各類糾紛。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員工對企業產生強烈的依賴,希望得到“家”的溫暖,得到“家長”的關心和愛護,得到“家人”的理解、信任和幫助。
“家”文化建設與企業經營管理不是兩張皮。“家”文化建設是面子,經營管理工作是里子。“家”文化建設既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部分,也是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一部分,要把“家”文化建設融入具體的經營管理中。只有統籌考慮,頂層設計,基層實踐,才能相輔相成,齊頭并進。
離不開管理層的支持與幫助。作為管理層的“大家長”,應走在“家”文化建設之前,講奉獻、辦實事、帶好路。企業的中層干部、黨員干部和基層管理人員要提高認識、積極參與、全面支持、大力宣傳。各級管理者要在“家”文化建設中做到精神上理解、資金上支持、薪酬分配等方面合理關注,秉持為基層服務的宗旨,以關愛家人之心開展油庫和加油(氣)站“家”文化建設。
因地制宜,采用合適的方法。一是充分參與,以點帶面。管理人員要深入基層,面對面聽取員工心聲,完善、豐富、創新建家內容,使“家”文化建設受歡迎、接地氣、暖人心。二是建章立制,完善考評,固化成果。有關部門要創新工作方法,落實“家”文化的考評內容、分類定級標準,將定量考核與定性考核相結合。三是挖掘自身特色,培育獨特文化。要在統一的基礎上,把重點放在提升內部凝聚力、戰斗力方面,弘揚正能量,凝練精氣神,讓“小家”各有特色、各有所長。四是加強宣傳,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內部報刊、宣傳欄、微博、微信等媒介加強理論引導;通過舉辦培訓班、團隊活動等推廣“家”文化理念,做到人人知曉、人人參與;樹好身邊的典型,講好身邊的故事,鼓勵先進員工通過自己的行為傳遞正能量。另一方面要通過社會媒體和公眾活動,展示“家”文化建設的形象和成果,與“開門辦企業”“文明服務示范窗口”等活動結合起來,讓消費者切身感受到油庫和加油(氣)站的精神風貌。
(作者單位:浙江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