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
“十三五”化工行業發展呈現十大特征
華工
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中國經濟頂住重重風險和壓力,緩中趨穩、穩中向好,走出了一條韌性十足的平穩軌跡,呈現出十大特征。
開局;穩中有進;創歷史新高
2016年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這一年,在“新常態”的發展進程中,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下,石油和化工行業緊緊瞄準調轉升級、由大做強的目標,以穩中求進為工作總基調,以創新改革為重要抓手,奮發進取,取得了豐碩成果,2016年全行業經濟指標穩中有進,預計主營收入約13.35萬億元,增長2%;實現利潤總額約6600億元,增長2.5%,其中預計化工行業利潤5100億元左右,增長13.5%,創歷史新高。同時,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取得新進展。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
從石油和化工行業的情況來看,2016年全行業經濟運行同樣穩中向好,主營收入、工業增加值、利稅等指標表現穩健。
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預測,2016年石化行業主營收入將達到13.35萬億元,增長2%;實現利潤總額約6600億元,增長2.5%,其中化工行業利潤5100億元左右,創歷史新高,增長13.5%。勿庸置疑,2016年石油和化學工業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
與此同時,全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步推進,化解過剩產能漸入佳境,降本增效受到空前的重視,科技創新捷報頻傳、成果豐碩,戰略性新興產業取得新進展,石墨烯等部分領域站上投資和市場風口??梢哉f,一年來,石化行業在調轉升級、由大做強方面的扎實工作和顯著成績,為達成“十三五”行業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回顧一年來的石化行業經濟運行,可以概括為“整體穩定,行業分化”,而且“分化”呈不斷加劇的態勢。化工市場自下半年起走出了一波令人意外的普漲行情,部分品種價格甚至創出多年新高。究其原因,除了市場和需求帶動,化工行業供給端結構調整優化功不可沒。多個化工行業和化工大省持續開展扎實有效的去產能行動,淘汰一批落后產能和生產工藝,為化工市場復蘇回暖提供了有力支撐。
據中國石化聯合會最新統計數據,2016年1~11月份,全行業主營收入11.94萬億元,實現利潤總額5849.3億元。在油氣開采、煉油業和化學工業三大板塊中,化學工業的表現最為喜人。前11個月,化學工業在工業增加值增速、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總額上分別增長8.4%、4.9%和15.3%;而煉油行業方面雖然主營業務收入下降了3.8%,但是利潤總額同比增長了155.9%,表現上佳。相比之下,由于油價長期處于低位,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虧損額巨大,累計逾434億元。
“2016年的化工行業出現了兩個積極變化。一個是主營業務收入,由負增長變成了增長0.9%,另一個積極變化是利潤,同比增長2.5%,明顯好于預期?!敝袊摵蠒袌鲂畔⒉扛敝魅巫P在接受中國化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這兩個積極的變化,他說:“前三季度企業總是感覺用盡了洪荒之力卻依然難見成效,而到第四季度仿佛春天來得有點突然??傮w而言,2016年全行業的市場表現好于預期?!?/p>
在穩增長的同時,2016年石化行業銳意改革進取,調結構、促升級各項措施相繼落地,氯堿、純堿、電石、甲醇等傳統行業連續數年扎實推進去產能,終于在2016年收獲回報。業內一大批總體水平高、創新性強的成果脫穎而出,在保障油氣資源有效供給、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促進行業高端綠色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效;一批高水平創新成果項目躋身世界同類技術先進行列,部分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取得新進展,石化智能工廠、智慧園區建設方興未艾,產業基金等金融創新如雨后春筍,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加速之勢,油氣改革、資源稅改革、“營改增”改革在石化行業迅速落地。此外,石化行業積極融入“一帶一路”戰略,橡膠輪胎、氯堿、化肥等行業率先在“走出去”中搶占先機。正是這些穩中求創新求突破之舉,正在為全行業“十三五”加快由大到強的跨越注入新鮮血液和強勁動力。
“今后幾年,全行業必須要高質量地搞好傳統產業的‘去產能’工作?!边@是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定下的“十三五”工作重點內容之一。2016年,從中央到地方,從行業到企業,都對去產能工作十分重視。尤其是石油和化工行業已將去產能作為全年第一重點任務加以落實。在石化聯合會與眾多企業的共同努力之下,2016年石化行業在落后產能退出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打下了基礎,積累了經驗,正漸入佳境。
據中國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介紹,為了高質量地搞好傳統產業的去產能工作,石化聯合會2016年按不同行業、不同產品分別提出了去產能的目標任務,下決心利用3年左右的時間,淘汰落后產能、工藝和裝置,從根本上化解全行業產能過剩突出的矛盾。
這其中最為關鍵的舉措,就是石化聯合會為落實國務院《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指導意見》,出臺了相關實施方案,對去產能工作進行了分解和細化。此外,國土資源部辦公廳2016年9月公布了《關于落實國家產業政策做好建設項目用地審查有關問題的通知》。其中明確對于尿素、磷銨、電石、燒堿、聚氯乙烯、純堿、黃磷等過剩行業新增產能以及未納入《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的新建煉化項目,一律不再受理用地預審。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產能過剩行業后續的投資沖動,使去產能進入源頭圍堵階段。
從一年來全行業去產能的實際效果來看,氯堿、氮肥、電石等行業、地方煉油企業以及浙江、江蘇、山東等省份的石化行業和企業,在落后產能退出方面都取得實質性的成果。
據中國氯堿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文雷介紹,截至2016年底,中國共有燒堿企業158家,較上年凈減少5家。燒堿總產能共計3945萬噸,在有一定新增產能的同時退出了131萬噸;PVC企業共75家,較上年凈減少6家。PVC總產能共2326萬噸,較上年新增89萬噸,退出111萬噸,整體產能延續2015年下降趨勢,凈減少22萬噸。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在市場的作用下,落后產能陸續淘汰,部分‘僵尸企業’逐漸退出氯堿行業,氯堿企業數量也有所減少。燒堿方面,長期停車的老舊離子膜堿裝置退出100萬噸產能,隔膜堿退出31萬噸產能,隔膜工藝所占比重繼續下降,目前僅??偖a能的0.6%。PVC方面,退出的裝置以長期停車的電石法設備為主,占退出總產能的80%,國內PVC產能保持‘退多進少’態勢,行業的集中度繼續提升?!睆埼睦讖娬{。
另據石化聯合會油氣專委會統計,國家發改委關于進口原油使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出臺后,地方煉油企業可以通過淘汰落后等方式有條件使用進口原油。2015年至今,共計27家符合條件的地方煉油企業通過淘汰落后產能申請原油進口使用配額,完成現場核查的21家企業,淘汰落后煉油裝置85套,共計5833萬噸/年的加工能力。其中83套共計5533萬噸/年落后產能已完成拆除。
石化聯合會產業發展部副處長楊傳瑋告訴記者,2016年電石行業新增和退出產能均為252萬噸,電石總體產能與2015年持平,保持在4500萬噸,實現“零增長”。此外,輪胎行業退出產能為1900萬條;氮肥行業2016年前三季度退出合成氨產能413萬噸,退出尿素產能333萬噸。
此外,各化工大省也積極開展去產能工作。山東省持續開展化工行業綜合整治,加快企業搬遷改造和集聚發展;浙江大力處置“僵尸企業”,淘汰化工落后裝置和工藝;江蘇對全省石化產業布局重新界定,實行大調整、大優化。
但值得注意的是,隨著2016年第三季度以來石化市場明顯復蘇,企業開工率有所提高,一些原有的閑置產能蠢蠢欲動,產能過剩的局面是否出現反復值得高度警惕。
科技創新一直被認為是推動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剛剛過去的2016年,更是被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確立為“創新發展年”。這一年里,行業的科技創新工作有了開創性進展,科技創新對行業調轉升級全局的驅動和引領作用正在顯現,為全行業實現“十三五”科技創新由“跟隨型”向“引領型”轉變積蓄了能量。
2016年4月發布的石化業“十三五”科技發展指南提出,全行業要重點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研制一批高端產品、實施一批創新工程、組建一批高水平創新平臺。2016年開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為行業的科技創新注入了新動力。
中國石化聯合會會長李壽生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出的“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最關鍵的還是要依靠科技創新來完成,即通過科技創新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高附加值、高性能、差異化專用產品,盡量補齊短板,滿足需求;通過科技創新和推廣先進生產技術,降低能耗、消耗等,提高經濟效益;通過科技創新開發綠色生產工藝、清潔生產工藝,減少“三廢”排放。圍繞這些方面,2016年全行業開發和推廣了一批先進技術,為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行業經濟效益和綠色生產水平提供了支撐。
在開發高附加值產品補足短板方面,榮獲2016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的高效環保芳烴成套技術開發及應用項目,是中國石化歷經40多年攻關收獲的創新成果,它生產的PX產品補長了化纖產業的短板,滿足了國內PX的市場需求;中國石油完成了環保丁腈橡膠的技術開發及工業應用,開發出滿足REACH法規、RoHS指令等要求的4個環保丁腈橡膠新產品;萬華化學自主研發并建設了國內首條IPDI生產線,自此擁有了IP-IPN-IPDA-IPDI全產業鏈核心技術,推動了我國高性能聚氨酯關鍵原料的產業化。
在開發先進技術實現節能降耗方面,華東理工大學開發的大型乙烯裝置全流程先進控制與運行優化技術實現了裝置低碳高效運行,具有顯著的節能降耗效果,榮獲2016年石化行業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2016年石化行業技術發明一等獎的低濃度VOCs和惡臭氣體凈化新技術在10多個行業建立120余套低濃度VOCs和惡臭氣體凈化工程裝置,實現了VOCs和惡臭污染物顯著減排。
在開發綠色工藝推進清潔生產方面,浙江工業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開發的基團協能強化新型反應性染料,在生產和使用的安全性、環境友好上取得重大突破,創制了140個新染料結構和重要中間體,減排廢水效果凸顯;山東理工大學和淄博正華發泡材料公司開發的無氯氟聚氨酯化學發泡劑,可完全替代現有含氯氟烴的物理發泡劑,為世界聚氨酯產業淘汰消耗臭氧層物質、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找到了新出路;南京工業大學開發的碎煤加壓氣化高濃污水強化處理技術,解決了碎煤加壓氣化高濃污水強化處理、近零排放關鍵技術難題。
在開發和推廣先進技術的同時,2016年石化行業還加強了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據石化聯合會副秘書長胡遷林介紹,2016年,聯合會新認定了3個石油和化工行業技術創新中心,4個行業工程研究中心,12個行業工程實驗室,以及4個行業重點實驗室。另外,中策橡膠等45家企業獲評行業創新示范企業。
此外,根據市場有需求、研發有基礎、突破有可能的原則,石化聯合會還在2016年確立并啟動了能源和新能源技術、化工新材料、精細與專用化學品、現代煤化工、節能減排這五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創新公共研發平臺建設工作。
近年來,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認識不斷深化,石化行業的綠色發展也被放到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為推動全行業綠色發展,推出了多項具體舉措,進一步落實綠色發展的要求。經過一年來的努力,石化行業在成品油升級、淘汰落后企業、煤炭清潔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石化行業的綠色發展呈現生機盎然的景象。
2016年,石化行業綠色發展最具濃墨重彩的一筆莫過于《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的發布。該行動計劃的出臺,對全面提升石化行業的綠色、安全及可持續發展水平,具有現實的指導作用和極大的促進作用。
2016年,石化行業綠色發展的另一件大事是國Ⅴ標準的全面實行,帶動了整個煉化行業的全面油品質量升級。4月2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和國家七部委聯合發布方案,要求車用汽柴油國Ⅴ標準實施范圍擴大到東部11省份,全國范圍的國Ⅴ時間表提前一年至2017年1月1日。各地政府跟進工作也十分及時,除國家規定的11個東部省份外,個別地區如河南省也已經提前完成了國Ⅴ油品升級工作。自2016年10月1日起,湖南也開始啟動車用汽柴油國Ⅴ標準升級,比國家規定日期提前了3個月。油品質量升級時間提前,使得地方煉化企業的壓力更大,而中石化在新規下又進一步提速超前,迫使地煉企業加速了升級步伐?!拔覀儚?011年開始著手產品質量升級規劃,直接按照國Ⅴ標準進行產品規劃設計,先后投資5億多元進行生產工藝裝備的升級改造,現已達到常規生產國Ⅴ汽柴油的條件。”京博石化油品銷售總監尹國棟說。國Ⅴ標準的全面推行,促使煉化企業在裝置優化、產品升級方面持續發力,我國油品質量升級步伐明顯加速,煉化行業的綠色發展水平快速提升。
此外,2016年席卷全國的環保風暴,讓不少排放不達標、環境治理不得力的企業失去了競爭力。隨著一批落后企業的淘汰退出,化工市場的環境得到了凈化,行業的綠色轉型也迎來契機。2016年,南京化工園區46家?;菲髽I被限期整改、轉型或關閉;泰興開發區年內關停16家小化工;株洲清水塘老工業區關停14家中小冶煉化工企業;山東各地積極清理規范化工園區,擬將化工園區(集中區)由239個壓減到128個;浙江僅2016年一季度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1647件,其中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關停20家化工企業;江蘇經過先后三輪大規模化工專項整治,共關停污染企業7000余家,其中長江、太湖周邊達5000多家。
自2016年12月16日以來,我國北方逾十個省份同時遭遇嚴重霧霾襲擾,北京、河北、山東等地相繼拉響了紅色警報,化工等工業企業紛紛停產限產,加快了升級改造的步伐。為了治理霧霾,煤化、焦化、藥化等眾多涉化企業積極行動起來,如太原理工大學、太原市環保局、太原科瑞康潔凈能源公司等單位合作攻克了民用潔凈焦炭生產關鍵技術,并列入山西省科技廳重大攻關專項。該技術通過添加助劑,將原煤中的硫化物固化為硫酸鹽,其他有機化合物提取成甲醇、粗苯、煤焦油等化學品,生產出了“綠色焦炭”,與同樣含硫量的原煤相比,使用“綠色焦炭”二氧化硫排放量減少70%,粉塵排放量減少96%。山西省大力推廣這項綠色技術,加快從源頭治霾。
2016年,中央密集部署國企改革。特別是下半年以來,《企業國有資產交易監督管理辦法》《關于完善中央企業功能分類考核的實施方案》《關于推動中央企業結構調整與重組的指導意見》以及《關于石化產業調結構促轉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改革政策緊鑼密鼓地出臺,國企改革頂層設計“1+N”文件體系基本成型。借助政策東風,石化國企改革在全國各地加速落地,各類整合、重組持續推進,并形成一批標桿。
從央企來看,國資委105家央企中有6家為石油化工企業,包括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化集團、中國化工集團和中鹽集團等。目前石油石化央企改革主要圍繞混改搭建市場化體制機制和資產重組實現投資結構優化兩條主線展開。
國企改革中,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一直備受關注。此前中國石化銷售板塊持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排頭兵。2016年以來,中國石化在非油品改革上面走在了其他石油企業的前面,且亮點頗多。2016年12月12日,中國石化混改川氣東送管道公司,以228億元將該公司50%股權賣給中國人壽及國投交通。隨后,中國石化就勝利油田承包經營試點實施方案召開討論會,14家單位被確定為承包經營試點,勝利油田將對試點單位下放一定的經營管理自主權。
中國石油旗下公司的混改步伐也在逐步加快。2016年12月16日,*ST濟柴披露,公司重組事項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中國石油擬向該公司置入中油資本100%股權,中國石油集團金融業務整體上市。12月27日,*ST天利重大資產重組也獲得證監會核準批復。重組完成后,以天利高新作為上市平臺,將中國石油集團石油工程建設業務的主要資產注入天利高新。
中國化工集團積極響應國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加速集團重組整合,不斷加大海外并購力度。去年8月,中國化工集團宣布,其收購瑞士先正達的交易計劃已獲美國海外投資委員會批準。
央企的改革牽動人心,地方石化企業的改革則是遍地開花。國企改革一直走在前列的上海市,在2016年初就明確提出要加快推進企業集團整體上市或核心業務資產上市。去年以來,上海華誼(集團)公司著力深化國企改革,以雙錢股份為平臺,將旗下7家單位的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雙錢股份,實現了核心資產上市,并完成37億元資金募集,有力支持了重點項目建設。
河南省在去年發布的《關于省屬國有工業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中,將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平煤神馬集團、河南煤層氣開發利用有限公司、洛陽單晶硅集團作為此次的混改試點單位。為此,河南能源化工集團從內部醫療健康產業、煤電一體化發展等板塊入手,推動與民營企業的合資合作;目前平煤神馬集團聯合鹽化已與2家民營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山東是國企集中的化工大省,該省70%以上的國有資產分布在煤炭、化工等傳統產業。2016年以來,山東傳統能源化工企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的探索改革,山東能源提出謀劃發展醫療健康養老、醫療器械和煤炭金融等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重慶市也提出,2/3左右國有企業要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目前建峰化工重組醫藥股份、渝三峽重大資產重組都已取得重大進展。
“在當今經濟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走出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也是企業發展的必然?!敝袊摵蠒L李壽生在2016年作出了這樣的判斷。2016年,在石化行業普遍面臨產能過剩、需求不足、國內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走出去成為中國石化企業的必然選擇。在這一年,中國石化企業在產能合作、業務并購和資源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斐然成績。
產能合作是國內企業走出去的重要形式。中國確實有富余的優勢產能,它們都是符合標準、符合規范的先進產能,并不是落后產能,而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確實需要這些產能。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1~11月,我國制造業對外投資較去年同期增長151.9%。其中石化行業占了重要比例。
2016年,國內飽受產能過剩困擾的氯堿、地煉和化肥行業涌入國際產能合作的大潮。氯堿行業在中東、非洲和中亞地區開辟新市場,國內最大的氯堿省份山東的PVC出口占比已超50%,新疆天業擇機與哈薩克斯坦當地PVC型板管材企業合作,形成中外上下游結合的產業鏈。
地煉行業中,恒源石化成功并購馬來西亞博德申殼牌煉油公司,控股51%股權;嵐橋石化依托并購的澳大利亞西部能源項目,加大LNG等清潔能源的全球分銷;恒逸石化與文萊政府共同出資成立新合資公司,在當地構筑800萬噸的原油加工能力。
化肥方面,開磷控股繼續深耕印度化肥市場,2016年其出口印度的磷酸二銨增至75萬噸,市場份額也增長到13%,還發展了尿素、硫銨、磷酸、水溶肥等產品貿易業務。這些產能的轉移不僅有效緩解了國內相關行業產能過剩的局面,還促進了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
在產能轉移的同時,石化行業也在積極的走向世界,通過對外并購實現強強聯合,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2016年,中國內地企業海外并購交易數量僅在前三季度就已達創紀錄的671宗,超過2015年和2014年總和。中國也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資產收購者。
化工領域的并購更是一馬當先。2016年1月,中國化工宣布擬收購加拿大Onex基金旗下克勞斯瑪菲集團100%的股權。此舉成為中國在德國最大一筆投資,實現了“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兩者的對接;2月,中國化工再次震驚世界,宣布以430億美元收購瑞士農化巨頭公司先正達,成為迄今最大的中國企業海外收購案例;7月,金正大出資1.1億歐元收購德國康樸公司100%股權,成為2016年中國化肥行業最大一宗海外并購案,此后又先后收購荷蘭伊康姆公司和西班牙納瓦薩公司。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資源儲量豐富,具有很好的資源合作基礎。2016年,石化行業的資源合作也初具規模,油氣、鉀礦和橡膠成為資源合作的重點領域。從哈薩克斯坦的卡沙甘油田到俄羅斯的薩哈林氣田,中石油、中石化2016年繼續在全球油氣資源領域布局合作。在老撾,開元集團生產的鉀肥銷往多個亞洲國家,并反哺中國市場。中化國際通過收購東南亞天然膠加工廠和種植園,躋身為全產業鏈運營商的世界前三甲。
隨著化工行業供給側改革的穩步推行,2016年化工產品市場在逐步收獲改革紅利,全年呈低開高走的態勢,特別是下半年的表現更是超出了預期,行業景氣度顯著提升。對于2016年化工市場的良好表現,業內人士指出,去年行業持續進行的供給側改革和不斷收緊的節能環保政策,對化工市場的崛起功不可沒,技術落后、環保不過關的產能陸續退出,對整個化工市場形成強勁利好。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市場信息部副主任祝昉指出,總體來看,2016年前三季度化工市場實際上并不樂觀,但進入第四季度后,化工行業迎來了盼望已久的全面飄紅。從全年分析,我國化工行業2016年主營業務收入出現了拐點,由負增長轉為正增長,全年利潤同比增長了2.5%,這樣的結果明顯好于早前的預期。
據記者了解,去年化工市場近九成產品漲價,化工價格指數(CCPI)更是連創新高,至年底收于5002點,漲幅達37.5%。其中上漲產品140個,占總數的87.5%;下跌產品20個,占12.5%。期貨市場行情同樣火暴。在資金面等因素的帶動下,市場迅速走高,瀝青、焦煤、焦炭、鐵礦、甲醇等品種主力合約更是出現漲停。甲醇、PTA等產品現貨市場跟漲,據統計,其年內漲幅分別達78.9%及21.2%。
縱觀2016年全年,其實在上半年,化工行業的經濟運行還不很穩定,下行壓力很大。但進入下半年后,化工行業緊抓創新驅動、結構調整這條主線,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努力開拓國內外市場,提高產品質量,最終實現了行業經濟運行的平穩增長。
同時隨著國家對環保重視程度逐步加大及供給側改革實施力度增強,化工市場受到積極影響。以氯堿為例,隨著華北等地區霧霾加重,環保部發布氯堿行業污染物排放新標準,加大環保檢查力度,加之去產能步伐加快,年內多套氯堿裝置關停,使年內燒堿及PVC價格分別上漲64.1%及32.1%。
進入2016年11月,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運行企穩向好態勢得到進一步鞏固。全國油氣生產總體回穩,主要化學品增長保持平穩,價格上漲加快,市場需求改善,行業效益整體上出現好轉。
石化聯合會去年11月份的統計結果顯示,石油和主要化學品價格上漲明顯加快,主要市場總體呈現向好勢頭。2016年11月,國際油價在連續2個月上漲后震蕩回調;國內化肥市場總體平穩,主要化肥品種價格整體上小幅上揚。尿素市場在成本上升和產量控制之下,價格出現強勁反彈,11月國內尿素市場均價達1400元/噸,為年內之最。業內人士預計,在冬儲和原料價格上漲支撐之下,國內化肥市場價格短期內仍會延續上揚態勢。
另外,基礎化學原料市場繼續向好,價格漲勢喜人。目前,基礎化學原料市場需求增長總體平穩,產能控制較好,價格回升繼續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初顯。根據當前市場走勢判斷,后市基礎化學原料市場將延續相對平穩的回升格局,但價格漲勢可能會趨緩。
合成材料市場整體上保持向好格局,價格繼續上升,特別是合成橡膠消費持續快速增長,價格呈現普遍上漲勢頭。預計后市合成材料市場總體仍將延續向好格局,但價格漲勢會繼續趨緩;輪胎市場價格在成本支撐下,總體呈現普遍上漲勢頭,11月國內輪胎價格出現新一輪明顯上漲趨勢,主要品種價格均創年內新高。
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化工圍城”“城圍化工”問題日益顯現,加之部分企業安全意識薄弱,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行業發展與城市發展的矛盾凸顯,“談化色變”和“鄰避效應”對行業發展制約較大。2016年,石化行業通過嚴格?;饭芾怼⑻嵘龍@區安全設施建設和加強應急處置能力等舉措,提升了行業的安全生產水平。
2016年伊始,天津港“8?12”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調查報告正式公布,將此次事故認定為一起特別重大的生產安全責任事故。針對事故暴露出的問題,調查組提出了十方面的防范措施和建議。這在化工行業也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不少地區據此嚴格推進?;饭芾砉ぷ鳎嵘;飞a、運輸和使用安全。
上海市深刻吸取天津港“8?12”的事故教訓,對危險化學品倉儲經營企業創新監管舉措,實施篩選比對后的動態定置管理,要求企業對3年來的儲存品種及年動態儲存量全面篩選比對。在此基礎上,按照企業實際經營最大量的品種進行分類,結合采購、流向等信息,依次核定品種的最小定置儲存量、動態周轉量和最大庫存量,對常用且使用量大的儲存品種,首先確定劃定區域、倉間,依次類推,嚴格規范、有效管控危險化學品倉儲。
在提升園區安全方面,2016年化工園區加大了安全設施的建設力度,在建設專業危險化學品處置消防站、污水處理廠、危險化學品廢棄物處置設施、公共管廊、公共事故應急池、危化品車輛管理設施等方面都有較大規模的提升。
中國石化安全工程研究院打造出一套保證化工園區生產安全的解決方案,這套系統可檢測硫化氫、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氣體,目前天津石油化工公司和石家莊煉化分公司已采用這套系統搭建了應急監測平臺。青島安然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也提出并設計了化工企業作業現場智能安全管控專家系統。這套系統包括作業現場智能人員定位追溯系統、4G移動視頻監控系統、智能安全警示系統,已經在魯西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山東京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安裝運行,起到了很好的預警、危險識別效果。
在應急救援方面,為了規范和指導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伍的標準化建設,國家安監總局在2016年印發了《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隊伍建設規范(征求意見稿)》,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仍犖榈膶I化、正規化、標準化建設,可提高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基地、化工園區及危險化學品企業的應急救援隊伍的管理水平、技術水平、裝備水平和應急救援能力,安全、科學、迅速、有效地處理危險化學品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016年,寧波石化開發區正式啟用了臨時應急指揮平臺,實現了園區主要危險目標實時監控、主要?;沸畔崟r掌控、重點地理信息實時調取以及綜合監管數據實時交換共享。確保在發生事故后,能迅速為各級部門在風險評估、應急物資調運、人員統籌、信息掌握、應急決策等方面提供支持,牢牢構筑應急救援堅固防線。此外園區還組建了9家重點化工企業參加的6個不同專業的工程搶險隊伍,以及由鎮海區供電局基干搶險隊員和專家組成的1支電力搶險隊伍,這些應急搶險隊伍由園區管委會或安委辦征召并統一調遣。
《中國制造2025》提出,質量為先,堅持把質量作為建設制造強國的生命線。具體到石油和化工行業,2016年以來,石油和化工行業通過開展特色活動和構建標準體系,質量工作取得了較好成績。
在全國質量月期間,大型石油和化工企業進一步發揮“主力軍”作用,提高活動參與度。中石油、中國中化、中國化工、巨化集團等企業集團積極發動所屬企業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特色質量活動,如中國化工所屬滄州大化公司在生產系統組織了以質量為主題的勞動競賽,并號召全體員工要以“我為下道工序傳送合格原料與半成品”為質量承諾,以“不接受、不生產、不傳遞不合格的原料與半成品”為生產原則,提升產品質量水平。
2016年,中國石化聯合會在質量管理、互聯網應用以及綠色制造等方向將9個典型經驗確定為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質量標桿”,這些標桿企業將引導廣大石化企業提升質量管理水平。
第二屆中國質量獎在2016年只頒發了9家企業,而海洋石油981平臺成為石化業唯一一家榮獲該獎項的企業,彰顯了石化行業管理水平的提升。該平臺負責人董鐵軍介紹說,“海洋石油981”的管理體系將職業健康與安全管理、環境管理、項目管理等有機融合,在體系的運行中通過內外審核和定期的體系執行專項檢查,平臺體系不斷完善。在作業過程中實現了全員參與、全方位覆蓋和全過程管控,質量管理水平和經營績效不斷提高。
完善的標準體系是質量工作得以提升的前提。2016年,石化行業開展了強制性標準的整合精簡試點工作,共收集、評價強制性標準及制修訂計劃共739項,提出廢止標準113項、轉推薦318項、修訂79項、制訂20項。在新材料、綠色支農產品以及健康、安全、環保、節能等領域標準的制修訂方面,共提出重點領域標準立項162項。其中,新材料23項、綠色農資22項、健康與生態保護40項、資源綜合利用4項、產業轉型升級70項、安全生產4項。
同時,石化行業開展了綠色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明確了體系框架結構、建設目標,提出擬制定綠色領域標準計劃1300余項。為進一步推進綠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石化聯合會還與國標委合作,共同起草編制《石油和化工行業綠色產業技術標準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為增加標準有效供給、支撐行業提質增效升級發展,2016年石化行業還啟動了團體標準試點工作。據石化聯合會標準處副處長楊建海透露,目前已組織開展兩期團體標準試點工作,第一批15項正在研制,第二批15項已完成立項審查。
“團標試點將以促進行業綠色發展、提升行業競爭力為主要原則,首批試點項目重點關注綠色制造、化工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和規范行業管理等重點領域。首批15項團標試點計劃項目中,涉及綠色發展的7項,涉及新材料和轉型升級的產品類標準5項,基礎類測定方法2項,規范管理類標準1項?!笔摵蠒|量安全環保部副主任魏靜介紹說。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是石油和化工產業結構調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創新驅動發展最富潛力和想象力的領域。2016年,石化行業的新興產業發展取得了新進展,在現代煤化工、功能膜材料、石墨烯、電子化學品等領域均取得新突破,見證了石化產業調轉升級的扎實成效。
2016年出爐的《石油和化學工業“十三五”發展指南》提出,要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化工新材料、現代煤化工、生物化工等新興產業為抓手,確保其產業發展速度和規模超常規發展,在整體石化產業中的占比明顯提高。
一年來,石油和化工行業新興產業的發展,就是按照這樣的思路來推進的。在化工新材料領域,最吸引人眼球的是石墨烯產業的爆發式發展。近年來,國內石墨烯相關研究和產業化發展成為了市場風口,中國已成為世界石墨烯產業發展的高地。2016年9月,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宣布,將組織實施“石墨烯+”行動,利用石墨烯獨特的優異性能助力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支持推動首批次示范應用,在近期重點對列入工業強基工程示范應用重點方向的石墨烯改性橡膠、石墨烯改性觸點材料、石墨烯改性電極材料及超級電容器等予以推進。
市場青睞、政策助力,2016年石墨烯應用終于迎來火熱的盛景。鴻納(東莞)新材料科技公司在導電添加劑領域、濟南圣泉集團股份公司在功能紡織纖維取得重要突破,深圳烯旺股份科技公司在加熱膜領域取得革命性突破,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公司在防腐涂料領域率先獲得產業化應用,為中國石墨烯產業發展作出卓著貢獻,被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授予2016年度產業杰出貢獻獎。此外,國內健康產業龍頭企業愛家科技公司創造性地將石墨烯引入健康產業,率先試水“石墨烯+健康”,助力“健康中國”事業。
電子化學品是2016年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的另一看點。繼2015年底業界龍頭組建中國電子化工新材料產業聯盟后,2016年在新能源產業和電子等新興領域的帶動下,新能源電池、集成電路等領域配套的電子化學品迎來了“大年”。2016年初,巨化股份與中芯聚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計劃共同出資設立平臺公司,實施新的電子化學材料發展項目,或收購兼并有價值的電子化學材料企業,以此推動我國電子化學品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提供關鍵原材料技術支撐。
2016年中國資本市場的表現全球墊底,但其中并不乏明星企業。受中國電動汽車突飛猛進發展的帶動,以生產六氟磷酸鋰等電池主要原材料的多氟多公司成為資本市場熱捧的對象,股價表現優異。
在現代煤化工的發展上,最激動人心的事件是2016年12月28日,神華寧煤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成功產出油品,宣告目前世界上單套投資規模最大、裝置最大、擁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煤炭間接液化示范項目取得成功。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大力推進科技創新、加快成果轉化,不斷擴大我國在煤炭加工轉化領域的技術和產業優勢,增強我國能源自主保障能力。2016年國內煤制油和煤制烯烴產業的超預期表現說明:現代煤化工經受住了低油價的洗禮,擁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發展前景。
縱觀2016年,石油和化工行業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亮點紛呈,但若想真正成為中流砥柱,無論是速度還是規模仍待提升。這將是全行業后期調轉升級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著力點??梢灶A計,2017年,石油和化工行業將繼續加快培育新能源、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現代煤化工和節能環保等五大新興行業,緊緊圍繞我國航天航空、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電子化學品和生命科學等國家戰略性產業的需求,提高水平、壯大實力、加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