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俐(中油遼河油田公司興隆臺采油廠, 遼寧 盤錦 124010)
測調聯動分層測試技術在興隆臺采油廠的應用及效果分析
孫俐(中油遼河油田公司興隆臺采油廠, 遼寧 盤錦 124010)
常規分層注水工藝采用偏心配水分注管柱,通過投撈堵塞器、更換水嘴實現水量調整。在流量不符的情況下,需要頻繁起下投撈工具,更換水嘴。特別是隨著注水井細分層段數的增加,井下投撈、調測工作量增大,測調周期延長,測調效率降低的矛盾更加突出。嚴重制約了注采結構的調整,已不能完全滿足油田開發的需要。本文通過介紹分層注水測調聯動系統的技術原理以及在現場的實際應用效果,表明了分層注水測調聯動系統具有極大的優越性,更加適合油田開發的需要。
測調聯動;分層測試;分層注水
(1)技術原理 測調聯動分層配水工藝技術由地面控制傳輸系統、665-6分層配水管柱、采集調節系統及輔助系統四部分組成。其中地面控制傳輸系統由地面控制箱及信號傳輸電纜兩部分組成,其主要功能是控制井下測調儀在井內完成水量調節、數據采集及保存,并對數據進行可視化處理,實現調節過程直讀并可判斷出儀器與堵塞器的對接狀態。同時在地面計算機屏幕上對各層段的注水量、壓力、溫度或油井的產液量、含水實時監控,并由井下儀器的機械臂對可調水嘴和可調配產器進行調節,待配水調整合格后,立即打印出壓力、水量、指示曲線及產液量、含水等資料。測試和調配一次完成。
(2)技術特點 儀器采用雙流量計。在配水器上方油管中和下方油管中各配置一支流量計,每支流量計安裝一組(兩只)超聲波探頭,在扶正器作用下,測試油管中心流速,實現井下流量的測量。實時監測流量調節結果,直觀方便,不需反復起下儀器。
兩支流量計的讀數值之差即為當前層的實際吸水量:
ΔQ= Q1- Q2
PC測調軟件為用戶提供人機交互界面,實現對儀器各種功能的控制。模塊化設計,升級時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繼承性。操作簡單明了,響應時間快,命名直觀通俗,功能可靠。
①分注管柱的更換。測調聯動的堵塞器與常規的稍有不同,考慮到以投撈的方式更換現有的常規堵塞器存在著的風險(有的在井下已經很長時間),采取的是整體更換注水管柱的形式來達到滿足測調聯動測試的需求。趁著注水井新井分注和管柱檢修的時機,按工藝要求將可調式堵塞器下入井內,為以后的測試做好了準備。②工作量的完成情況。2016年,采用測調聯動測試技術,主要在各注水區塊進行了現場測試,共測試22口井,測試井注入水質即有清水又有污水,除1口井在井口處遇阻外,其它21口井全部測試成功,測試成功率達到95.5%,層段測試合格率96%,每口井平均用時6小時。
與常規測試資料進行了詳細分析與對比認為測調聯動測試應用效果突出。①測試過程操作簡單,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常規測試,測試數據采用的是存儲的方式,在地面不知道井下各層的吸水狀態,測試完后,需將儀器取出進行地面數據回放處理。資料不合格還要進行水嘴的投撈與調試,受到儀器精度、層間干擾、井下狀況等方面的影響,一次調節合格率較低,需多次循環調配。按照平均單井3層計算,測試過程中,需反復起下工具十幾次,遇到不易調配、層間矛盾較大的井,需反復起下工具多達二十幾次,因此完成常規測試1井次平均需要5天。而測調聯動采用的是地面直讀,可實時監測井下的壓力、流量。如各層的吸水狀況達不到配注要求,可直接調測,不需起出儀器,不需投撈,大大縮短了測試時間。②測試精度高,資料質量好。我廠的分注井單井日配注都在60方以下,在正常注水中,配注30方以下占50%左右。注入量低,測調難度大,在常規測試中,采用分級固定水嘴很難做到對各層段注入量的精準控制。測調聯動工藝的關鍵技術之一是固定水嘴發展到可調水嘴,變有級控制為無級控制,沒有級差的限制,單層水量誤差可以控制在±10%以內,大大提高了測試的精度,層段測試合格率由常規的83%提高到96%。
(1)經濟效益 已實施的21口井,測試成功率達到95.5%,測調準確率達96%。平均每測調一口井節省5個工作日,5個出車臺日。21口井節約105個工作日,節約測試出車臺日105個,實際節約出車費用10萬元。預計2012年全廠將有90口分注井實現分測分調,可節約成本86萬元。
(2)社會效益 ①提高了注水有效時率:以往一口注水井需要5-6天才能測試完畢正常注水,現在一天就能實現正常注水,提高了注水的有效時率。②提高了崗位工人的工作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
①測調聯動依托于常規偏心配水技術,保持了投撈測試工藝技術優勢,體現了技術的“繼承性”。聯動測試技術依托于常規偏心配水技術,因此,在井下管柱構成、技術管理、標準的執行、測試數據的管理等方面保持不變,繼承了常規偏心的技術優勢,技術的推廣應用難度降低。②通過地面控制系統直接控制井下測調儀,技術具備“直讀性”。通過地面控制箱對比設備工作時的電流及電壓,可判斷出設備工作是否正常,準確判斷出設備工作狀態,避免無效測試。③單井測調效率提高2倍以上,提高了技術的“快捷性”。測調聯動技術使測試過程由井下存儲發展到地面直讀,由地面回放發展到邊測邊調,由多次投撈發展到一次投堵。從而使該項技術實現了儀器一次下井完成多層流量的測量與調整,減少了頻繁投撈堵塞器和更換水嘴的次數,縮短了單井測調時間,提高了單井測調效率。
[1]馬斌,曲濤,楊金瑞.分層注水定量配水工藝技術的應用[J].科技傳播,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