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洋(天津中海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海洋平臺腐蝕特點分析及涂料涂裝工藝應用
王從洋(天津中海工程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人們生活質量和水平不斷提高,對各種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大。海洋資源是人類十分寶貴的財富,但由于其平臺造價十分昂貴,而且還遠離陸地,一旦建成,就難以移動和遷移,因此國家對海洋平臺日常維修和防腐工作給予了高度的關注和重視。本文針對我國海洋平臺防腐中涂料涂裝工藝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改進的措施和建議,從而將其廣泛應用于海洋平臺中,以促進我國海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海洋平臺;海洋資源;涂料涂裝工藝;廣泛應用
現階段,隨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重心已經由原來的陸地區域逐漸轉變為海洋區域。黨和國家在“十二五”文件中曾明確指出:“海洋區域已經成為我國石油和天然氣等資源儲備的重要區域。”但海洋平臺的建立很容易受到周圍海洋環境的影響,因此會加快其腐蝕,將熱噴鋁防腐技術廣泛應用于海洋平臺中,不僅能夠提高其使用壽命,增強其防腐能力,與此同時還能節約成本,值得廣泛推廣。
海洋平臺主要運用于海洋資源開采,可以為海洋工作人員提供穩定安全的工作環境以及居住平臺,但由于海洋平臺的地理位置較為特殊,自身的結構也很復雜,很容易遭受到海洋環境的侵蝕。據相關資料顯示,我國海洋平臺遭受腐蝕給經濟帶來巨大的損失,高達3.1%左右。由此可見提高海洋平臺的防腐技術水平十分重要。導致我國海洋平臺遭受腐蝕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1 大氣腐蝕
由于海洋中的相對濕度較大,而且海水中含有大量的鹽粒,導致海鹽及其容易被水分溶解,情況一旦發生,就會在海洋平臺表面形成水膜,且大氣中含有二氧化硫等酸性的腐蝕雜質,更會加速海洋平臺的腐蝕速度。
1.2 潮汐腐蝕
由于海洋平臺遠離陸地,很容易受到潮汐以及浪花的沖擊,導致海洋平臺一直處于干濕替換的情況。
1.3 海水腐蝕
海洋平臺最容易遭到海水的腐蝕,會受到海水深度、海水溫度、海水的溶解性等方方面面的影響,尤其是碳鋼等金屬材料更容易受到腐蝕,影響海洋平臺整體運行。
2.1 海洋平臺防腐中涂料涂裝工藝的內涵
金屬噴漆方法技術主要是利用噴熔各種金屬以此達到對海洋平臺進行保護的一種方法。這種技術最早起源于20世紀初期,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漸得到世界各地的廣泛關注和重視,逐漸發展為熱噴鋁防腐技術,利用等離子和火焰等作為原料,將金屬加熱到半溶化的狀態,然后利用高速流動的氣流進行處理,最后噴射到海洋平臺表面的一種技術。由此可見,海洋平臺防腐中熱噴鋁防腐技術能夠在海洋平臺表面形成一種金屬薄膜,因此擁有很高的抗氧化性和抗腐蝕性,能夠對各種腐蝕物進行有效的隔離,起到保護海洋平臺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海洋平臺表面涂抹一層樹脂進行覆蓋,形成雙重復合涂層,增強海洋平臺的防腐能力。
2.2 海洋平臺防腐中涂料涂裝工藝要求
海洋平臺防腐中涂料涂裝工藝主要需要以下幾步:第一,對海洋平臺表面進行預先處理;第二,海洋平臺表面要進行熱噴鋁處理;第三,在海洋平臺表面涂抹樹脂等材料;第四,對海洋平臺進行二次復合涂抹。以上幾個步驟不僅能夠提高海洋平臺的使用壽命,還可以達到防腐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熱噴鋁的鋁純度至少要在99%以上,達到鋁的熔點660℃,這就是熱噴鋁防腐技術的關鍵,當鋁絲以及進入熔化狀態,就可以在海洋平臺進行噴涂,厚度在85—100μm左右,這種方法不僅能夠排除海洋平臺表面內部的空氣,而且還能夠增強其金屬吸附能力。
2.3 海洋平臺防腐中涂料涂裝工藝優點
海洋平臺防腐中涂料涂裝工藝不僅能夠延長海洋平臺的使用壽命,減少其受到海洋環境等的侵蝕,與其他防腐技術相比,它的最大優勢就在于能夠有效的對海洋平臺進行防腐,使海洋平臺受到海洋等環境的影響較小,確保海洋工作人員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海洋工程的不斷發展,海洋平臺防腐中涂料涂裝工藝是確保我國海洋事業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由此可見,提高海洋平臺防腐中涂料涂裝工藝水平不但能夠延長海洋平臺的使用壽命,同時還能實現海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海洋平臺防腐中涂料涂裝工藝作為一種新型技術其工藝等都有待進一步加強,但其優勢是顯而易見的,可以作為海洋平臺長期使用的技術之一。總之,將海洋平臺防腐中涂料涂裝工藝廣泛應用和推廣,需要黨和國家、海洋平臺建設者以及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從而實現海洋工程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1]楊瑾.我國海洋防腐產業亟待發展[J].全面腐蝕控制,2012,(9):102-105.
[2]高國強,陳龍富,梁羽等.導管架腿內熱噴鋁施工工藝[J].新技術新工藝,2013,(5):77-81.
[3]安云岐,陳階亮,洪偉.海洋環境鋼橋梁電弧噴鋁復合涂層體系防護壽命預測[J].有色金屬(冶煉部分),2006,(增):80-82.
[4]鄧津林.自升式鉆井平臺樁腿腐蝕分析及防護措施[J].石油和化工設備,2014,17(5):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