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漁業經濟研究所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8)
黑龍江省發展漁業冰雪產業長短板分析
張振立 寧 博 張瀾瀾 康 萌
(黑龍江省漁業經濟研究所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18)
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視察時作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指示,黑龍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召開專題會議推進冰雪經濟發展,并作出“建設冰雪經濟強省”的戰略部署,漁業冰雪產業是黑龍江發展冰雪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在做大作強冰雪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為此,科學分析我省發展漁業冰雪產業的優勢與劣勢、長板與短板,對研究漁業冰雪產業發展對策、促進漁業轉方式調結構、深化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我省發展漁業冰雪產業具有諸方面優勢:
1、發展漁業冰雪產業有獨特的資源優勢。我省冬季冰封期長,雪量大,是全國冰雪資源最密集的省份,也可稱為“冰雪之冠”。我省水域資源豐富,總水域面積達3498萬畝,有湖泊6026個,水庫1021座,其中大型水庫27座,中型水庫97座,還有著名的“五江四湖一河(黑龍江、烏蘇里江、松花江、嫩江、牡丹江,鏡泊湖、興凱湖、連環湖、茂興湖,綏芬河)”。全省宜漁水面面積達1099.3萬畝,已開發利用水面面積589.1萬畝,其中湖泊水庫面積390萬畝。通過幾十年的漁業養殖和增殖,水域中蘊含的有較高價值的40多種經濟魚類,年魚產量達幾十萬噸,加之得天獨厚的冰雪自然生態環境,為我省發展漁業冰雪產業提供了有利的基礎條件。
2、發展漁業冰雪產業有一定的產業基礎。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6年底,省內已建成各類休閑漁業場(館)近4000處,垂釣面積100多萬畝,占全省總養魚水面的17%;室內冬釣場(館)面積8000多畝,占全省垂釣面積的0.8%;餐飲面積30多萬平方米,住宿面積近22萬平方米。全省10家農業部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中有6家開展了冬捕、冬釣等冬季休閑漁業旅游項目。牡丹江鏡泊湖、肇源青花湖連續舉辦了六屆漁獵文化節,哈爾濱長嶺湖連續舉辦了三屆冬捕冬釣旅游節,杜蒙連環湖、虎林南島湖、同江赫哲村等舉辦了第一屆漁獵文化節,黑河五大連池、阿城民豐水庫等也都開展了以冬捕為特色的冬季旅游文化活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與文化、體育、旅游等產業融合初見成效。
3、發展漁業冰雪產業有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我省赫哲族、蒙古族、滿族等少數民族和漢族,世代生活在廣袤無垠的三江、松江平原上,早期以捕魚獵獸為主的生產實踐,創造了獨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漁獵文化,其中赫哲族魚皮服飾工藝制品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的魚皮服飾及其它魚皮工藝品成為游客的搶手紀念品。赫哲族的漁獵文化和鏡泊湖、連環湖等在冬捕中的祭湖儀式等傳統習俗,為我省漁業冰雪產業發展注入了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農墾勤得利、哈爾濱市農科院、撫遠市等魚展館成為漁業冰雪產業文化教育基地。
4、發展漁業冰雪產業有政策導向支持。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我省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發展漁業冰雪產業指明了方向。省委、省政府“建設冰雪經濟強省”的戰略部署,為我省漁業冰雪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我們應抓住這次建設冰雪經濟強省的歷史性機遇,采取創新性措施,使漁業冰雪產業真正融入擁抱冰雪經濟春天的大潮之中,推進漁業產業轉型升級。
雖然我省發展漁業冰雪產業有了一定基礎,也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但制約我省漁業冰雪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和短板也很突出。
一是漁業冰雪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薄弱。我省漁業冰雪產業主要以冬捕、冬釣為載體,一些大中型湖泊、水庫或漁場都比較偏遠,交通不便,大部分道路沒有硬化。大部分漁場都沒有保暖休息場館,漁獵文化節儀式在野外冰上進行,影響了部分游客的參與熱情。我省室內冬釣場館面積小,野外冬釣保暖釣位幾乎沒有,影響了釣魚愛好者的參與度。成魚越冬池面積約4.5萬畝,僅占全省池塘面積的2.5%,適宜開展池塘冬釣的魚池也不多。開展文化、體育、旅游活動的設施建設滯后。
二是漁業冰雪產業規模小產業鏈短。冬捕漁獵文化節等大型活動剛剛起步,漁業冰雪產業還處于點狀發展階段,沒有形成產業帶。杜蒙連環湖、同江赫哲村等舉辦的漁獵文化節均為首屆,而吉林查干湖已舉辦15屆,看出我省與先進省份的差距。漁業冰雪產業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一二三產業體系不健全,處于一產強、三產弱、二產短的階段。
三是漁業冰雪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度不高。目前,我省漁業冰雪產業模式大部分還停留在冬捕、集中銷售捕撈鮮魚上,與文化產業、體育產業、旅游產業融合不夠,品牌效應不高;像長嶺湖、連環湖漁獵文化節這樣與文化、體育、旅游、媒體高度融合的典型還較少。冬捕水產品精深加工、漁文化產品設計、品牌打造推廣等二三產業較為薄弱。冬捕節帶來大量游客資源,但是經濟效益大都落在魚產品上,企業和養殖場戶積極參與,但帶來的經濟回報率并不十分顯著。
四是沒有漁業冰雪產業發展規劃。我省各地漁業冰雪產業大都沒有整體規劃,冬季休閑漁業以散兵游勇為主,真正有規模、上檔次的漁業冰雪產業基地不多,產業布局不合理,仍以單打獨斗為主,沒有形成冬季休閑漁業產業帶,沒有形成整體合力,發展后勁不足。
五是對漁業冰雪產業扶持力度不夠。目前,財政還沒有支持漁業冰雪產業發展的專項資金,產業發展全靠企業或民間投資,引導力度不夠。招商引資和引進技術、人才力度不夠,產業管理和服務水平不高。金融、保險等相關部門支持不夠。行業扶持、技術指導和協調服務不夠,制約漁業冰雪產業的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