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市松嫩工程管理處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高寒地區稻蟹共作關鍵技術措施
張向軍
(大慶市松嫩工程管理處 黑龍江 大慶 163000)
黑龍江省是我國水稻種植第一大省,每年水稻種植面積6000多萬畝,發展稻蟹共作的資源潛力巨大。盡管資源豐富,但黑龍江省發展稻蟹共作也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主要有:一是稻田適合河蟹生長期短,由于地處高寒地區,從6月上旬放養蟹種到8月下旬放水捕撈,適合生長時間只有2個多月。二是蟹種供應時間與稻田蟹種放養時間的不同步。黑龍江省稻田插秧的時間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需等到插秧后才能放養蟹種,而黑龍江省稻田養殖所需蟹種(扣蟹)大多來自遼寧省盤錦,遼寧盤錦蟹供應時間一般在4月份。三是稻田養殖的成蟹收獲過早,河蟹肥滿度差。黑龍江省稻田放水的時間是8月下旬,這時需要捕出成蟹,而此時河蟹肥滿度差,品質較低,賣價較低。四是防止河蟹逃逸、防治敵害難。特別是小面積稻田養殖河蟹,最難防治的是鼠害。針對以上這些制約因素,可采取以下措施,實現蟹稻雙豐收。
蟹種也稱扣蟹,扣蟹規格以100~200只/kg為宜,并且規格整齊,體質健壯,體色黃中帶青有光澤,附肢完整,臍部緊貼腹部,活動靈敏,手抓一把蟹種松開后立即四散逃跑。可采取以下方法鑒別蟹種質量:取一些扣蟹用窗紗網包住,放置在陰涼處,10小時后檢查。如果沒有死亡,那就是體質健壯、質量好的扣蟹。另外,還要避免購買小老蟹(性成熟的蟹種)和有病的蟹種。小老蟹的鑒別方法:雌蟹臍部覆蓋整個底部,頂端呈半圓形,周邊長滿絨毛;雄蟹雙螯的絨毛前后連成一圈,臍部用手觸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覺。還應特別請注意的是,體表不光滑,粘有污物的往往是有病的蟹種,切勿購買。稻田蟹種放養密度以200~400只/畝為宜,最多不超過500只/畝。
4月份購進的扣蟹應先放入池塘中暫養,待稻田內分蘗肥施完后,一般是6月上旬將蟹種放入稻田,各地放養時間有所差異。扣蟹一般需在暫養池暫養50天左右。暫養池面積以1~5畝為宜,池深1m以上,水深0.5m。扣蟹放養前,在池塘內放置一些稻草,作為河蟹遮蔽物。暫養密度一般為1200~3000只/畝。扣蟹入池時,不應直接放入池水中。因為扣蟹長時間動容過程中,脫水嚴重,直接入池,易導致扣蟹大批死亡。可將裝在網袋中的扣蟹放入池水中浸泡一下取出,這樣反復2~3次,每次間隔時間3~5分鐘,讓河蟹吸水且逐漸適應水域環境條件,再用濃度20mg/L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時間為5~10分鐘。經消毒后,打開網袋,讓扣蟹自己爬入池水中。暫養期間飼料以動物性飼料為主。每天傍晚投喂1次,日投飼率5%~10%,根據河蟹吃食情況調整投喂量。定期換水,以促進河蟹正常的生長蛻殼。暫養期間,一般河蟹會蛻一次殼,有的也會蛻兩次殼。
在河蟹飼養管理上,要堅持“四定”投飼的原則。一是定時。每天投喂1次,一般傍晚投喂1次即可。二是定位。每次都在相對固定的位置投喂,將飼料放在距田埂30cm的田面上。三是定質。投喂的飼料應新鮮,無腐敗變質。動物性飼料和植物性飼料應搭配投喂。掌握“兩頭精,中間粗”的原則,即6月份多投喂動物性飼料;夏季7月份至8月上旬,河蟹生長旺季,動物性飼料與植物性飼料并重,多喂一些水草;8月中旬以后多投喂動物性飼料。四是定量。河蟹的日投飼率為10%~15%。每天巡田時注意檢查河蟹吃食情況,根據其吃食情況及時調整投喂量。
一家一戶,小規模(幾畝至十幾畝)開展稻田養蟹,很難防逃除害。最好規模化連片(幾十畝至幾百畝,甚至上千畝)開展稻田養蟹,這樣更容易防逃除害。在稻田插完秧后,蟹種放養之前,在稻田四周設置防逃墻。防逃墻材料用的最多是防老化塑料薄膜(一般可使用三年),但防老化塑料薄膜防鼠害效果不佳,可采用鈣塑板、玻璃鋼等更堅固的材料,這些材料更有利于防鼠害。進排水口(管)加防逃網。河蟹的主要敵害為老鼠。為防治鼠害,可使用鼠藥,也可使用電貓、鼠夾等捕鼠工具,捕鼠工具設置在稻田的周圍。電貓使用效果較好,但使用電貓應注意用電安全。
從稻田捕出成蟹,最好在育肥池飼養15~30天,可顯著提高河蟹肥滿度,提升河蟹品質。成蟹育肥池塘標準與養蟹池塘標準相同,面積3~10畝即可,也需要建設防逃設施。池塘最好有水草;沒有水草,可提前移栽一些,如金魚藻、菹草等。育肥期間,每畝池塘可放養成蟹300~500kg。育肥期間投喂的飼料以動物性飼料為主,另外搭配植物性飼料。動物性飼料主要投喂鮮魚。植物性飼料主要投喂玉米、高粱、小麥、黃豆等,可煮熟后投喂,也可生喂。一般每天傍晚投喂一次,投喂量為蟹體總重量的5%左右,根據河蟹吃食情況調整投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