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州師范學校,新疆庫爾勒841000)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化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學探究
——以《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化學部分為例
李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州師范學校,新疆庫爾勒841000)
《自然科學基礎知識》是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本文探究了如何在其中的化學課堂教學中實施有效性策略,真正實現學科教學的能力與目標。
中職;化學;有效性;教學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教師應該多利用實驗教學,通過實驗教學不僅有助于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在經歷化學實驗探究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的積極性。<<自然科學基礎知識>>以大量的實驗和小制作使得我們的教學生動并直觀起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開展一些科普小實驗,使學生經歷化學實驗的過程,讓學生理解與感受這個過程,更加深刻地了解科學原理及方法,從而讓他們的化學探究學習更具有實效[1]。根據學生求動、求趣、求異、求新等心理特點,可安排一些實驗材料隨手能找到的實驗,讓學生獨立完成,親自操作[2]。例如,在學習酸、堿的知識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利用紫甘藍、月季花在課堂上制作酸堿指示劑,判斷白醋、肥皂水的酸堿性,最后讓學生總結酸堿指示劑的變色指示原理及如何簡單判斷溶液的酸、堿性。在學習鹽的性質時,教師準備白醋、小蘇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自行進行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并討論實驗原理。通過學生親自動手進行實驗,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動手等能力,還可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培養學生掌握化學科學研究的方法[3]。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的不同,通過建立師生間、認知客體與認知主體之間的情感氛圍,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使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優化的環境中開展,讓學生的情感活動參與認知活動,以期激活學習者的情境思維,并從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方式[4]?!蹲匀豢茖W基礎知識》提供了相當數量與生活、社會、健康、環境緊密聯系的內容,并將科學教育與職業教育融合其中,教師在教學中聯系實際,根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特點,通過利用直觀素材,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從而實現有效性教學目的。例如,在學習鹽類的性質時,教師準備生活中常用的小蘇打、蘇打,通過展示個體實物,讓學生觀察小蘇打和蘇打的物理性質,同時舉出小蘇打和蘇打在生活中的應用,提出問題讓學生分析討論其應用原理。教師還可以提出貼近日常生活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從而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述典型的堿和堿的通性時,引入課題時首先提出問題:如果被蚊蟲叮咬了該怎么辦?學生們積極思考踴躍回答,這樣引入新課不但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也培養了學生科學的態度和探究問題的方法,為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奠定了基礎。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化學課堂可以進行分組教學,不僅有利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還有利于老師把課堂交給學生,從而通過學生間相互協作、互相交流、討論總結的過程實現有效性教學的目的。合作學習是在教學中運用小組使學生共同開展學習活動,小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們合作、解釋和開展各種協調一致的嘗試,這些合作與交流的實踐和經驗,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準確地與他人交流,向別人解釋自己的想法,傾聽別人的想法,善待批評以審視自己的觀點、獲得更正確的認識,學會相互接納、贊賞、分享、互助等[3]。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開始首先提出問題,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互為補充,使學生有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機會,并在討論中發現自己的長處與不足,認識到與他人合作能使自己思想更廣闊,培養他們不盲從、不人云亦云、有寬容精神,從而在理智上建立獨立性、自主性、批判性。
教師在備課時應多考慮學生生活的經歷及需要,圍繞學生興趣進行課題討論,在討論探索中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調動學生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很重要,這樣有助于對學生展開自主性學習,不僅開拓了學生大腦的創造力,還能讓學生養成主動思考、自主學習的好習慣。例如,在學習《非金屬單質——氯氣》的性質時,教師在課堂導入時先敘述一戰時期德軍投放氯氣的戰爭歷史故事,吸引學生對課堂的注意力,進而通過小故事,引出課程主題——氯氣,并且由此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回答氯氣的主要物理性質。學生在教師的故事引導下,經過自己的積極思考總結歸納知識點,會有效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另外,教師還應盡力創造條件采用新的教學手段,如幻燈教學、科教電影、化學實物和圖片展覽等。這些形象化教學手段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并獲得深刻的印象[5],從而真正達到有效性教學的過程和目標。
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化學課堂應該利用化學學科優勢,充分發揮實驗教學作用,運用情境教學法、分組合作學習法,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手段,實施有效性策略,這樣做符合新課標的要求,也能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1] 史躍輝.巧設情境,讓化學探究回歸時效[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07):64.
[2] 鄧樹萍.教師如何指導中職學生進行學習自然科學基礎知識[J].讀寫算,2014(06):272.
[3] 梁崇佳.中職化學教學改革探索[J].教學設計,2015(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