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動態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發布《關于確定第一批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的通知》(下稱《通知》),確定北京居然之家等30家市場為第一批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市場,稱號有效期為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
《通知》要求,各有關省區市知識產權局要注重收集和推廣好的經驗做法,實現培育市場經驗的輻射示范效應,加大對相關市場的宣傳力度,對市場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建設情況、亮點做法及有益成效進行宣傳報道,進一步擴大培育工作影響力,切實發揮其在本地區、本行業的引領示范作用。要指導相關市場持續開展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管理工作,實現知識產權保護管理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促進流通領域知識產權保護長效機制的建立。
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充分調動市場主辦方積極性,推動各市場將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工作納入市場重要議事日程,配備相關工作人員,配置相應管理經費,加大宣傳培訓力度,強化誠信自律意識,逐步凈化整體經營環境,提升消費者滿意度,專業市場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已初見成效。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2016年度專利分析和預警項目專場成果匯報會在京舉行,會議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分析和預警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組織舉辦。會上,課題組圍繞核電、智能汽車、5G通信、操作系統、服務機器人、存儲器等6大項目10個課題,分3個專場進行成果匯報。
各課題組負責人分別向與會領導和專家介紹了課題組織開展情況以及取得的相關成果,并匯報了項目研究背景和思路、專利布局和競爭態勢、專利技術發展路線、專利標準及聯盟構建、專利與產業生態融合、專利風險及應對措施建議、創新研究方法等內容。
與會領導和專家對專利分析和預警課題取得的研究成果給予充分肯定,認為課題研究工作緊緊圍繞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和迫切需求,厘清了前沿技術領域及其關鍵技術的專利競爭態勢,對我國相關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與會專家希望課題組能持續跟蹤研究相關項目,并將研究成果及時推廣利用,充分發揮其應用價值,為更好地服務相關產業發展提供幫助。
2016年12月14日,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主辦的知識產權戰略及政策研討班在京舉辦,共有來自東歐和歐亞地區12個國家及地區組織的23名代表參加研討班學習。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何志敏在研討班上致辭。
何志敏在致辭中指出,此次研討班是落實《加強“一帶一路”國家知識產權領域合作的共同倡議》的重要活動,將為與會各國在知識產權戰略及政策方面的交流構建良好的平臺,進一步促進我國與東歐和歐亞地區各國在知識產權戰略和政策實施過程中的交流與合作。他表示,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愿意與東歐及歐亞各國的知識產權機構繼續發展良好合作關系,促進各國知識產權事業的共同發展。
在為期3天的研討班上,來自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國家工商總局的專家圍繞中國知識產權戰略制訂與實施、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與政策、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與執法、中國知識產權運營、中國商標與地理標志保護與政策、培育知識產權文化、加強知識產權合作等主題分享中國的做法和經驗。各國代表也介紹了各自國家開展相關工作的情況。
2016年12月8日,第16次中日韓知識產權局局長政策對話會在日本小田原召開。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日本特許廳長官小宮義則、韓國特許廳廳長崔東圭出席會議并講話,三方總結了過去一年中日韓三局在各個合作項目中所取得的成果,積極評價了中日韓三局合作的進展,確定了明年的合作計劃,并就未來的中日韓三局合作交換了意見,達成了重要共識。
申長雨指出,在知識產權領域,中日韓三國發揮著重要影響。近年來,中日韓三國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全球申請量的一半以上,2015年三國的PCT國際申請量占全球總量的40.7%。
申長雨強調,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大力支持中日韓三局在各領域中的務實合作,為地區知識產權的發展作出新的貢獻,更好地發揮知識產權在促進三國共同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據了解,中日韓三局自2001年建立合作機制以來,在專利審查業務、自動化、外觀設計、復審及人才培訓等多領域合作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增強了中日韓三局各自的能力建設,也促進了中日韓三國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
近日,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率團對匈牙利知識產權局進行了工作訪問,并出席了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首屆歐洲外觀設計獎有關活動。
甘紹寧在與匈牙利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法卡斯先生的會談中指出,近年來中匈兩國關系取得全方位發展,匈牙利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上的重要國家已經吸引了中國眾多企業的關注。近段時期以來,兩局的關系穩定發展,高層交流頻繁,雙方還簽署了PPH試點和合作諒解備忘錄。會談雙方就兩局的最新進展、發展規劃、知識產權服務、預算財務等關切的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在匈牙利期間,甘紹寧還對匈牙利工業產權和版權保護協會進行了訪問,就相互關心的知識產權問題進行了交流。
甘紹寧一行作為重要嘉賓參加了在意大利米蘭舉辦的首屆歐洲外觀設計獎有關活動。據悉,歐洲外觀設計獎活動是歐盟知識產權局(EUIPO)于2016年首次舉辦,旨在表彰歐盟外觀設計所有人(RCD)對設計和設計管理所做出的杰出貢獻。
2016年11月21日,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歐亞專利局共同主辦的歐亞專利制度報告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張茂于、歐亞專利局局長索里·特萊芙列索娃共同出席開幕式并致辭。張茂于在致辭中表示,希望兩局能夠進一步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地區乃至全球知識產權制度的革新與進步,也期待能夠通過共同的努力為更多的知識產權用戶提供高效便捷的知識產權服務,使得各國產業界、發明人和社會公眾從中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
索里·特萊芙列索娃表示,歐中兩局自2007年簽署諒解合作備忘錄以來,雙方一直都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隨著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日益增長,歐亞專利局收到來自中國的專利申請量也不斷增加。她希望以此次報告會為契機,不斷增進雙方的溝通和了解,為促進中國和歐亞地區的創新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會上,來自歐亞專利局的有關專家詳細介紹了歐亞專利體系優勢、專利實質審查程序、電子服務及產品等內容。來自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部門、企業等50余人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近日,新一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名單出爐。沈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16個園區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園區,天津市東麗區華明高新技術產業區等19個園區確定為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園區。
據悉,新一批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是國家知識產權局按照《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評定管理辦法》,經集中評定后所確定的。試點示范工作周期為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試點示范期間,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加強對試點示范園區的分類指導、項目扶持和跟蹤管理,督促落實相關主要工作任務。試點示范期滿后,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會同各有關省(區、市)知識產權局按照《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園區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對示范園區進行復核、對試點園區進行考核驗收。各有關省(區、市)知識產權局將加強對試點示范園區的日常管理和業務指導,將試點示范園區作為相關專項工作的推進平臺,予以政策傾斜和項目扶持,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2016年,河南省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工作再創新高,平臺選課學習突破萬人次,超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并在全國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工作綜合考評中取得第四名,打造了富有特色的河南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品牌。
截止11月底,遠程教育河南平臺下設8個子站,共建立班級115個;新增學員3 104人。在線學習共5 613人,共選課突破萬人次,達到10 814人次。目前河南平臺正在組織進行第三次在線結業考試,已參加考試學員6 171人次。
今年,河南省知識產權局統領各分站按照“分類指導、突出特色、整合資源、注重實效”的原則,實行分批建設和分級管理,對子站、分站等所承擔的工作職責進行了明確。濮陽分站對2015年成績突出的12名優秀班主任進行了表彰。今年將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列入了經費項目,單項經費1萬元,還設立了知識產權遠程教育工作單項目標獎,對優秀單位獎勵3 000元。對遠程教育工作扎實、成績突出的濮陽縣、清豐縣等4個縣區共撥付近3萬元經費予以支持,促進了該市遠程教育工作上新臺階。
近期,接國家知識產權局辦公室函,鄭州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順利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驗收,成績優秀。
2013年9月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正式批復同意在鄭州市設立國家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以下簡稱“鄭州集聚區”),鄭州市成為全國第二批國家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三年來,鄭州集聚區按照“集聚優勢、打造品牌、塑造亮點、突出特色、提升能級”的目標,圍繞加快基礎建設、引進機構、融合產業、完善業態、服務“雙創”,“一區多園”格局已然形成,“核心軸帶”漸顯雛形,集聚區建設成效顯著。
下一步,河南省知識產權局將進一步加強對鄭州集聚區的指導和支持力度,搶抓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實驗區、知識產權強省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夯實集聚區載體和平臺基礎建設,完善知識產權服務鏈條,提升知識產權服務層次,創新知識產權服務模式,緊貼區域經濟發展新形勢,進一步實現知識產權服務業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做大做強知識產權服務業,為河南省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支撐。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了《關于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授獎的決定》,公布了第十八屆中國專利獎獲獎名單,河南省共有13項專利獲獎,其中:洛陽大華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的“高效立式復合破碎機”等12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河南新飛電器有限公司的“疊翼冰箱(豎)”獲得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
中國專利獎是我國專利領域的最高獎項,不僅是我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更為激發全社會創業創新熱情、催生更多更好的專利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撐。據統計,“十二五”期間,僅120項專利金獎項目就實現新增銷售額6221億元,新增利潤1317億元。中國專利獎對于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增強全社會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自主知識產權的質量和結構起到了重要的示范和導向作用。
2016年12月30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了2016年度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和優勢企業名單,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河南牧翔動物藥業有限公司喜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據悉,本批次共評選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623家,河南省共有8家企業上榜,鄭州市僅航空港區1家企業獲得認定。
近年來,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大力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企業自主創新步伐不斷加快,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斷增強,知識產權體系建設不斷強化,企業申請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的積極性繼續高漲。截止目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累計培育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3家,省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2家,市級知識產權優勢企業4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對航空港區知識產權工作的示范引領作用日益顯現,對自主創新工作起到了示范帶頭作用。
2016年底,在漯河市知識產權局積極努力下,漯河市委、市政府相繼出臺了惠及專利申請、發明專利費用獎勵、專利質押融資貸款等多項惠企政策。
在2016年年底召開的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研究討論了《關于加快創新驅動發展的實施意見》、《漯河市加快研發中心建設實施方案》和《漯河市創新型試點企業培育實施方案》,“兩方案一意見”明確制定多項知識產權惠企政策:對單個中小微企業專利質押融資貸款貼息、評估、擔保、保險等費用給予不超過實際發生額50%、年貼息不超過20萬元的補助;對授權的發明專利(注:之前為職務發明專利)每件獎勵一萬元;對于積極繳納發明專利年費的企事業單位、個人,給予獎勵;探索建立專利、商標、版權“三合一”管理體制;健全侵權查處機制,將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納入社會信用記錄等。
本次“兩方案一意見”出臺,將漯河市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經費翻兩番,對漯河市從事知識產權的企事業單位、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個人等無疑是一個的福音,對激發漯河市創新活力和創造潛能,助推該市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