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 林 濤 焦瑞英 龐麗霞
(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風濕免疫科,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0)
收集整理我院風濕免疫科確診疾病住院患者病案,采集數據,2012年8月—2017年8月共1781例。數據可靠準確。
所有病例均經常規、免疫學檢查、X線、CT、核磁等檢查證實,部分患者進行了病理檢查。疾病名稱按國際疾病[ICD-10]進行分類。
統計指標包括患者住院例數,各種疾病構成比、順位、性別、年齡構成等,并用趨勢性檢驗和χ2檢驗,應用SPSS 18.0進行統計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5年中風濕免疫科疾病患者住院人數升降趨勢,中風濕科疾病共1781例,男492例(27.6%),女1289例(72.4%),男女比例:1∶2.6。患者逐年增多。
前10例疾病構成趨勢: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骨關節炎患者均有逐年增加趨勢(P<0.01),痛風、結締組織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也有逐年上升趨勢(P<0.05),見圖1。

圖1
上述統計結果顯示確診風濕免疫科疾病人數呈逐年增長,以2015—2017年增長例數最多,其中以類風濕關節炎、脊柱關節病、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骨關節炎增長最明顯,其他疾病也有所增長。風濕免疫性疾病主要包括侵犯肌肉、關節、骨骼及關節周圍的軟組織,如滑囊、韌帶、筋膜、肌腿等部位的病。風濕免疫疾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原發性干燥綜合征、骨關節炎、痛風等。引起風濕免疫系統疾病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第一,遺傳因素。患者中 70%HLA-DW4 陽性,患者具有該點的易感基因,因此遺傳起重要作用。第二,病毒因素。研究表明,EB 病毒感染所致的關節炎與 RA不同[1],RA 病人對 EB 病毒比正常人有強烈的反應性。在RA 病人血清和滑膜液中出現持續高度的抗 EB 病毒—胞膜抗原抗體。第三,細菌因素。病人的關節液和滑膜組織中從未發現過細菌或菌體抗原物質,提示細菌可能與風濕的原因有關。
從這些因素方面考慮,如果要早期診斷風濕免疫系統疾病就必須多方面地進行臨床檢查。為探討研究風濕免疫病早期診斷方法,風濕免疫系統疾病病程時間長,病程反復,發作與緩解交替,部分還可導致臟器功能損害、衰竭,并且這類疾病用藥種類多,時間長,副作用大,而患者大多數也對此類疾病了解甚少。因此,健康教育以及對確診患者的隨訪、宣教工作是增進患者疾病知識,提高生存質量,控制疾病發展,預防疾病的最有效方法,同時也增進護患關系,提高患者依從性和滿意度。
[1] 李尚珠,黃平平,劉春華,等.系統性紅斑狼瘡伴血小板減少癥93例療效觀察及相關因素分析[J].鄭州大學學報(醫學版),2011(3):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