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嫦娥
【摘要】目前高中語文教學課堂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嚴重地抑制了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功能的整體發揮。本文主要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打造高中語文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模式,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感悟。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質量;課堂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高中語文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模式,應該是指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提高高中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學生全面、富有個性的發展。畢竟語文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還具有人文性。高中語文課程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語文應用能力和一定的語文審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終身學習和有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然而反觀我們現在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可以說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尷尬。高中語文學習在學生心里的地位堪憂,教師教得很辛苦,學生學得很痛苦。學生的潛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揮,沒有獲得有效的發展,教學過程中的低效現象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當然很多,但跟課堂教學模式單調、死板、不夠靈活肯定是有很大的關系。目前課堂語文教學內容主要偏向于課文分析,而在課文分析的課程中主要穿插語文知識講解及應用訓練等內容。如果語文教學內容一味地注重基礎教學而忽略引導學生探究和創造,那我們的語文教學就不能真正完成語文教學目標。所以,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語文課堂“活”起來,真正達到高效高質的地步,是當今之際的重中之重。經過這幾年的教學摸索,筆者談談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讓課外閱讀貫穿始終
在閱讀探討中筆者傳遞重要觀念,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調動語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真正達到高效高質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我始終認為,學生閱讀興趣不濃厚,語文學習不主動,是與老師的缺乏引導有很大的關系。我每個星期都會印發一些閱讀材料給學生,而且每個星期都會抽出時間與學生一起探討,在探討中,聯系現實,傳遞重要觀念,讓學生真正有所得。比如余華的《十八歲出門遠行》,我設置了幾個問題:1.這篇小說有很多不合常理和荒誕的地方,你能不能說說看?2.作者設置這些不合常理的情節,目的是什么?設置這些問題既可以幫助他們解讀文章,又可以讓他們獲得一些重要的觀念。讓他們明白人生有時是非常荒謬的,在這荒謬的人生面前,青年該如何面對,最后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世界以痛吻我,要我以歌回報。再比如鐘離的《等等等等》中,我設置了這幾個問題:1.“我”愛“你”,但“你”愛“我”嗎?2.“我”愛“你”,“你”一定要愛“我”嗎?3.“我”愛“你”,“你”不愛“我”,那“我”要怎么辦?4.“愛”的意義是什么?通過這些問題的探討,讓這些處在敏感時期的學生明白愛的意義。對“愛”的內涵有個初步的了解。對這些文學作品的討論,學生有很大的興趣,課堂歡聲笑語,而且充滿濃濃的文學味。很多畢業出去的學生都曾經對筆者說,語文閱讀課讓他們難忘,也讓他們受益匪淺。
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堅持課前三分鐘,培養學生說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在這過程中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有思想的碰撞,學生與老師之間也有了思想的交流,在這互動過程中,彼此拉近了距離,觀念得到了更新,真正是在快樂中學語文。課前三分鐘,學生準備了很多的話題,比如:什么是成熟?在學生眾說紛紜中,在老師的發言中,學生對成熟有了新的理解。比如:“愛”要不要說出口?這是一個沒有結論的話題,因人而異,因時而異,但對這個話題的討論,學生對愛有更深的理解。再比如:面對社會的不公,說還是不說?怎么說?通過這個話題,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讓他們明白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喪鐘為你,也為我而鳴,當然也讓他們明白了說和做要講究方法方式。教育是潛移默化、點點滴滴滲入的過程,羅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要堅持,要系統,對于課前三分鐘這個活動,我也遇到過困難,但我都咬住了,堅持到底。這個活動帶來的結果是學生熱愛語文課,議論文寫得很流暢。真的是趣味性與實用性的完美結合。也給學生在枯燥的高中生活中留下了難忘的一筆。
三、開展影視欣賞
我認為生活處處是語文,語文應該是包羅萬象的,所以影視欣賞當然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環,我一般都是三四個星期開展一次影視欣賞課,通過影視欣賞課的開展,拓寬了學生的事業,增加了他們的見識,也極大地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比如幾米的《一條微笑的魚》,我們討論了幾個問題:1.影片中有幾個魚缸?2.你的“魚缸”是什么?你能打破你的“魚缸”嗎?如果能,如何打破?在《車四十四》中,我們討論了幾個問題:1.你想活還是想死?活下來的兩種人:一種是小伙子,一種是土匪。死去的也有兩種人:一種是司機,一種是乘客。2.如果你可以活下去,你選擇當小伙子還是土匪?3.如果你只能死去,你是選擇當司機還是乘客?4.如果你可以自由選擇,你選擇哪項?A.小伙子/B.司機/C.乘客/D.土匪。通過對影片的欣賞、探討,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巧妙地把影視與文學結合起來,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他們的見識,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讓語文課精彩起來,活起來,真正達到高質高效的效果。
總之,要讓語文課堂活起來,必須要改變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靈活多變地處理課堂教學內容,多層次多方位地引導學生感悟討論作品,讓他們在學習中體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從而使語文學科在學生心里占有一席之地,不要淹沒在數理化中。
基金項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項目編號:JAS151463(福建教育學院資助)。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