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間芳
一、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與“研學后教”的有機關聯
“研學后教”的課堂教學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樂于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等活動。作為課堂主人的學生需要大量的時間來進行繁多的閱讀、觀察、體驗、發現、分析、總結等學習活動,在探究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不懂的問題,善于提問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從別人的回答中得到答案或建議能讓自身產生新的想法與疑問。這一系列的知識內化活動,如果只單一地從教師那里得到幫助,那么學生的學習過程是緩慢的,學習范疇是狹窄的,學習效率是偏低的。為了改變以往教師滿堂灌的單一枯燥的低效教學模式,我們應該采用更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提倡學生主動的獲取知識,以合作交流為主要形式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方式就能較好的解決問題,成為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有效教學手段。
二、基于“研學后教”的多維度語音教學
(一) 小組的構建
構建小組是開展合作學習,引導學生研學的關鍵的第一步。小組的組成一般以4—6人為宜。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使計算方便和便于課堂的調控,筆者會把其中的一些小組又組合成一個大組,讓學生組成4個大組,每個大組中有2-3個小組。大組有大組長管理,安排好小組長的工作,小組由小組長管理,負責落實每一位組員的工作。小組成員的主要學習活動有:對話練習,小組表演,制作小繪畫,編寫短文等。以The Sounds of Letter U 為例,在課堂的學習中,筆者根據教學內容: 龜兔賽跑的故事,學生分成了兩個大組,一組是烏龜組,一組是兔子組。這樣,學生就不知不覺地移情到故事中,大組比賽就在不知不覺中開始了,課堂上的競爭,組員間的團結協作,共同努力就升溫了,學習的熱情隨著故事以及課堂活動的安排而逐漸進步高潮。
(二) 課中的小組合作與多維度的語音教學
1. 在游戲中合作,復習舊知
四年級生活潑好動,愛唱愛跳愛思考,愛玩游戲,有一定的進取心和競爭意思,喜歡團隊合作,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敢于展示自我。在warming- up 環節中,我設計了Chant和Sharp eyes這兩個游戲活動,小組內營造一個和諧積極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兩兩chant,讓學生們在4人小組內猜猜圖中是什么的活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復習舊知,為學習新知做準備。除了chant,sharp eyes等熱身活動,我們還可以開展小組讀小詩,唱歌,猜謎語等活動來復習舊知,進一步鞏固學生已掌握的語音知識。
2. 在故事中合作,學習新知
故事能激發人的思維,讓人明白道理,讓人內省,讓人成長。故事本身就是很好的教材,是學習新知的有效載體。在故事中,學生能很好地感知語言,理解語言,內化語言。
在The Sounds of Letter E 這一課例中,筆者利用了學生耳熟能詳的故事《龜兔賽跑》中的兩個人物:烏龜和兔子,來進行了故事新編。將烏龜取名為Bruce,兔子名曰Bully,教學內容就是講述Bruce和Bully比賽跑步的故事。為了給比賽準備獎品,Bruce和Bully分別去買禮物,由此帶出了含有字母組合uy的新詞:buy,buys,guy,guys. 通過故事情節:Bruce buys a blue ruler. 引出ue,u_e 在單詞中的發音,進而學習了含有該字母組合發音的新詞: rule,June,July,glue,true. 通過故事情節:Bully goes to buy a story book. He puts the book on the wood. 引出字母u的短音,并學習了含有短音的新詞:bull,full,pull,bush,push. 最后,Bruce因為遇到了一兩小火車,他按要求完成了任務,他就開動了小火車,很快到達了終點,結果Bruce就贏得了比賽。
實踐證明,在語音教學中加強故事性,把語音教學與故事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讀故事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圖片理解故事,在不自覺中感受單詞的音、行、意,過渡到學習字母和字母組合的發音。在讀故事中自然地學習了phonics 知識,使語音知識變得有味道了,不那么單調乏味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被激發起來,學起來就主動投入,就能充分發揮其學習的主體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