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紅+孟廣文
[摘要] 金融業、總部經濟、跨境電商、文化傳媒創意、科技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已成為天津自貿區五大主導產業集群。同時,存在大企業入駐不多、“雙創”類企業對經濟的貢獻較小、創業創新政策體系欠完善、政策執行實施不到位、金融發展潛力沒充分挖掘、進出口貿易連續負增長等問題。應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政策實施,完善配套設施,深化金融創新,簡政放權,擴大開放,推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改革,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注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
[關鍵詞] 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 中心商務區 產業集群 京津冀協同發展
[中圖分類號] F1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6623(2017)01-0051-04
天津自貿試驗區總面積119.9平方公里,涵蓋三個片區,分別是天津港東疆片區、天津機場片區和濱海新區中心商務片區。中心商務區2007年啟動開發建設,自貿區成立后其功能定位是京津冀企業總部聚集區、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標志區、創新創業特區和天津市濱海新區核心區,同時肩負著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跨境電子商務示范區等一系列使命任務。本研究主要就中心商務區的產業集群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并針對存在問題提出若干對策建議。
一、中心商務區產業集群發展現狀
(一)經濟發展概況
近兩年,中心商務區經濟保持了迅猛增長的良性態勢,2015年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54億元。中心商務區經濟的高速增長,得益于招商引資工作的有力支撐。2015年以來,在建設自貿區、自創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一系列重大利好作用下,中心商務區新落戶企業呈現井噴式增長,累計新增各類市場主體9679家,合計注冊資本金2450億元。
(二)產業集群發展現狀
中心商務區大力發展以金融創新為主的現代服務業,推動貿易轉型升級,加快雙創特區建設。
1. 在新金融產業發展方面,于家堡金融區是中心商務區著力打造的亮點,聚焦發展總部經濟和創新型金融產業,目標是建設成為京津冀企業總部集聚區和金融創新運營示范區。金融業支柱地位突出,已聚集金融及類金融機構896家,涵蓋了銀行、保險、證券、租賃、基金、保理、交易市場、資產管理等幾乎所有金融細分業態,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8萬億,其中持牌法人金融機構7家,持牌類非法人金融機構38家,創新型類金融企業851家。
2. 總部經濟貢獻也較顯著,著力引進跨國型、總部型的銷售公司、連鎖企業、結算中心和投資性公司,促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全國性大企業區域總部、市屬企業集團等一批功能性機構和行業領先企業集聚。華夏人壽、天弘基金、中信金租、敏華品牌管理、民生銀行北方交易中心、金城銀行、中建八局等龍頭企業和總部項目支撐作用明顯,是推動中心商務區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的重要動力。一批行業內高成長性龍頭項目以總部形式落戶,包括國內最大的跨境支付企業易支付、國內最大的二手車交易平臺車易拍、微信最大的文化娛樂營銷與發行平臺“互聯網+影視文化”、國內最大的商標代理和交易商中細軟、國內知名房地產企業碧桂園北方總部項目,均在商務區設立了運營機構,并逐步將企業總部或核心業務總部轉移到商務區。
3. 在推動貿易轉型升級和跨境電商方面也取得顯著成效,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以于家堡地下商業街“環球購”項目為突破口,積極發展進口商品的保稅展示交易。來自土耳其、德國、韓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家的一大批知名商家入駐,天貓國際跨境電商體驗店、各國特色商品、主題公園和街區匯聚,平行進口汽車展廳開業,已成為自貿區吸引京津冀三地客源的重要載體。致力打造符合區域特色的跨境電商產業生態體系,以發展一般貿易為核心,提供綜合跨境業務服務、網購保稅進口、海外直郵進口服務和海外倉儲、海外清關、跨境清關服務。至2016年9月底,京津冀跨境電商產業聯盟成員企業已經達到近百家,涵蓋了電商平臺、企業自營、服務商、國際物流和第三方支付等產業鏈多個環節,中心商務區跨境電商生態圈初步行成。此外,中心商務區還整合30個品類的上萬種產品貨源、20萬平方米保稅倉、12萬平方米海外倉等產業資源。
4. 科技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方面,著力引進為制造業企業提供物聯網、人工智能、節能降耗、資源回收利用等技術支持的研發機構和設備制造企業。加快打造培育一批位于產業鏈和價值鏈高端,高成長性的科技小巨人企業。如國內規模最大的腫瘤大數據平臺零氪科技于2016年10月正式落戶中心商務區。到2017年底,零氪科技有望發展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腫瘤大數據公司。11月8日,中鋼集團創新創業基地——中鋼科德孵化器在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正式啟動,包括全國最大的3D打印設備研發企業多巴科技等在內的首批4家入駐企業集體簽約。中鋼科德還將聯合零氪科技謀劃建立國家級醫療大數據產業基地。
5.文化傳媒創意產業方面,重點推進文化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基地建設,打造涵蓋創意、制作、營銷、版權交易、衍生品開發的完善產業鏈條。吸引聚集新聞出版、影視制作、工業設計、數字內容等創意產業資源。在于家堡“環球購”商業項目打造首個航空文化體驗項目,實現線上平臺與線下體驗店聯動。未來,旅客可實現購票、候機、休閑、購物“一站式”航空體驗。
6. 教育產業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如天津師范大學音樂與影視學院和中心商務區管委會共同建設創新創業實踐基地,正式落戶于家堡自貿試驗區創始空間。根據協議,天津師范大學音樂和影視學院將依托中心商務區的資源及平臺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教育培訓、講座、文化交流等活動。此外,備受關注的世界名校茱莉亞音樂學院天津分院設計方案正式出爐,并將于近期在中心商務區啟動建設。
7. 在上述產業發展的同時,中心商務區還在加快雙創特區建設,優化提升商務區載體功能,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自主創新示范區“雙自”政策疊加優勢,在體制機制、人才引進、國際資金集聚使用等方面先行先試。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14日,商務區已累計落戶創新金融、國際貿易和跨境電商、科技互聯網和文化傳媒創意等四類“雙創”企業3875家,占到同期新落戶企業總數的67%以上。自掛牌以來,中心商務區月均新增“雙創”企業300余家,預計有44家企業年納稅額將超過1000萬元。
二、中心商務區產業集群
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1. 大企業入駐不多,世界知名大企業更為鮮見。這與天津自貿區整體的國內外影響力不高有關,也與中心商務區的定位以及自貿區三個片區之間的分工和競爭關系有關。盡管天津機場片區重點發展航空航天、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高端制造業和研發設計、航空物流等生產性服務業,但也吸納金融企業、企業總部等入住,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心商務區形成了競爭,削弱了中心商務區的核心吸引力。
2.“雙創”類企業對經濟的貢獻比較小,創業創新政策體系還需不斷完善。“雙創”企業大多處于運營開發期,2016年上半年中心商務區企業增加值排名前40名的企業合計實現增加值142億元,占中心商務區全部增加值的99.9%,其中沒有一家“雙創”企業。
3. 政策執行實施不到位,服務質量及效率還有上升空間。目前自貿區《總體方案》90項分解任務已完成57項;兩批175項制度創新舉措有141項已落地實施,尚有34項沒有實施;“金改30條”的政策落地70%。在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政策實施不到位問題。在執行過程中有時過于教條,政府服務不夠靈活,對政策理解不深入,錯失了一些引資機會,服務質量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4. 金融發展潛力還沒有充分挖掘出來。創新金融可以分為基礎類新金融和應用類新金融。基礎類主要有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債券、基金、融資租賃、風險管理八大類。應用類主要有民生金融、科技金融和產業金融,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科技金融和綠色金融,這兩個領域未來發展極具潛力。
5. 進出口貿易連續負增長,外貿潛力特別是對日韓貿易沒有發揮出來。2015年中心商務區對外進出口總額為17億美元,比2014年大幅下降30.8%。2016年上半年,中心商務區進出口總額為4.32億美元,比2015年同期的8.37億美元48.3%,只完成全年計劃的24.5%,其中出口完成全年計劃的23.1%。中心商務區外貿額的大幅下滑既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對日韓貿易發展潛力挖掘不足,也與國內經濟增長減緩密切相關。
6. 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設施還不完善,生活居住環境質量有待提升。目前中心商務區的幼兒園、小學、中學等教育配套還比較缺乏,醫療機構進駐較少,生活便利化水平較低,文化產業處于初期發展中,尚無法全面滿足居民物質及精神生活的需要。
三、推進中心商務區產業
培育與發展的對策建議
天津自貿區的總體目標是經過三至五年的改革探索,將自貿區建設成為貿易自由、投資便利、金融服務完善、高端產業集聚、監管高效便捷、法制環境規范、輻射帶動效應明顯的國際一流自由貿易園區,在京津冀協同發展和中國經濟轉型發展中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結合中心商務區的總體定位,針對上述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特提出如下幾點對策建議。
第一,轉變政府職能,將自貿區各種政策執行實施到位,并使總體服務質量水平再上一個臺階,為各類機構加速向中心商務區聚集、開展業務創新創造條件。繼續推動商事登記標準化,形成具有商務區特色的市場主體登記標準化操作規程。優化完善市場主體登記網上預約預審系統,提升整合有限公司、外資、合伙企業設立網上申報與變更功能,逐步實現商事登記全部網上辦理。同時加快行政審批的效率,進一步深入探索“多項合一、多證合一”改革和“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
第二,在重視招商引資促進各產業集群發展的同時,努力完善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設施,提高中心商務區居民精神物質生活水平。一方面通過招商引資提高配套,另一方面還需要政府的財政投入。要加快于家堡二期、響螺灣、天堿商業區和東西沽四大片區開發,謀劃布局一批新的教育、醫療、商業、文化、住房等配套項目,推動區域配套環境不斷提升。
第三,深化金融創新改革,大力推進簡政放權、擴大業務開放,深化與海內外金融機構和專業機構的合作,促進金融創新產業的發展。中心商務區應借助創新金融體系,引導社會資金流向實體經濟,并以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轉型,構建創新金融鼓勵政策體系。以首都金融企業、金融資產、金融業務、金融人才為金融招商的主攻方向,加快推進央企產融結合示范基地和資產管理業務創新中心、資產證券化業務中心、保理產業聚集中心、保險業創新中心、跨境投融資服務中心等“一個基地、五個中心”建設。
第四,推進投資和貿易便利化改革,進一步挖掘跨境電子商務的潛力。要加快拓展“單一窗口”服務功能,加強“互聯網+”應用,發揮“雙自”聯動優勢,進一步提升商務區投資便利化水平,促進京津冀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政策鏈深度融合,推動更多的首都優質資源向中心商務區轉移聚集。加快APEC綠色供應鏈天津示范中心建設,探索發展更多的新型貿易業態,同步建設完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積極嘗試貿易發展的新途徑新模式。要進一步豐富提升進口商品保稅展示交易的形式和種類,建設完善一體化的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優化提升“1+1+1”跨境電商產業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對外投資合作“一站式”服務平臺,組建龍頭企業“走出去”服務聯盟,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出海并購全球核心資源,推進金融服務、服務貿易、科技服務等現代服務業對外開放。
第五,在不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同時,還要致力幫助駐區其他企業解決好融資、市場、用工等方面的發展瓶頸和現實問題。對于國有企業,積極落實國家和市區有關深化國企改革文件精神,理順集團系統企業管理體制和投資運作關系,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完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實現集團化管理、專業化經營、市場化運作。對于那些對中心商務區經濟貢獻較大的駐區企業,要切實做好服務,保障企業平穩運行。針對發展前景好的中小企業,成立專門團隊,幫助其對接各方資源,盡快成長壯大。
第六,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完善創新驅動體制機制。應以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建設為抓手,切實落實相關政策,激發中心商務區企業創新創業活力,完善創新驅動體制機制。努力引導扶持已落戶眾創空間不斷提升服務孵化功能,打造專業眾創空間,大力培植各類創新載體,推進眾創空間轉型升級。研究制定一系列新的政策舉措,加快形成具有中心商務區特色和全國影響力的雙創政策體系。著力塑造崇尚創新、鼓勵創業、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充分發揮京津冀眾創聯盟的作用,促進京津冀地區的創新創業資源跨區域流動。
第七,注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與發展。中心商務區應結合產業集群發展情況與自身功能定位,注重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培育與發展,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外開放,構建協調發展新格局。
[參考文獻]
[1]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R] www.china-tjftz.gov.cn
[2]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管委會[R].“關于中心商務區經濟發展和規劃相關情況”的報告.2016(10).
[3] 《2016上半年中心商務區統計月報》[EB/OL]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官網www.china-tjftz.gov.cn
[4]李迅雷.“新金融”發展的趨勢與策略[N].21世紀經濟報道.2012-9-10.
[5]張芃,王艷紅.淺析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背景下天津濱海新區發展對策[J].天津經濟,2014(6):5-9.
Investigation on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in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f
China (Tianjin) Pilot Free Trade Zone
Wang Yanhong, Meng Guangwen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Abstract: The financial sector, headquarter economy, cross-border business, culture media creativ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a new gene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ve become the five leading industries cluster in CBD. At the same time, there had some ques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cluster,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number on the scale of large enterprises, the less contribution to the economy of "double innovative" enterprises, the imperfection of entrepreneurial innovation policy system,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did not reach the designated position,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potential is not fully improving and the continuous negative growth about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including transforming government functions, speeding up the free trade area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improving education, health, culture and other supporting facilitie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promoting new vigorously decentralization, opening wider to the outside world,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investment and trade facilitation and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Key words:China (Tianjin) Pilot Free Trade Zon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Industry Cluster, Beijing-Tianjin-Hebei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