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燕 肖楠
(1.北京教育學院朝陽分院,100026;2.北京市金盞學校,100018)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促進學生掌握體育與健康學習的方法,并學會體育與健康學習”。其實,在小學到初中,直至高中階段,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教師的教是為了指導學生更好的學習體育知識與技能,如果沒有教會學生如何學習“體育”,僅僅是一些技術動作,說明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更多需要教師培養的是體育學習中學習的方式,使學生們真正能夠自主學習,能夠和伙伴一起合作學習,在體育學習中進行探究學習。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發揮學生學習體育的自主性。下面我們就用實例談談對課程標準中教學方式的理解與應用:
1.概述: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很多教師自覺或不自覺的都在應用這種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是與傳統的接受學習相對應的一種現代化學習方式。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擾通過閱讀、聽講、研究、觀察、實踐等手段使個體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知識與技能,方法與過程,情感與價值的改善和升華)的行為方式。但是在體育課堂上,自主學習是有階段性,特別是年級越小,課上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越短、內容越簡單,這是因為年級越小的學生,其學習的主要方式是接受式學習,隨著年級的升高,學生的知識儲備增加,技能項目掌握較多,就有了自主學習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地要放手在一些練習和活動中給學生以自主的空間和時間。下面以初中學段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例(見表1),進行闡述。
2.案例分析:在本課中,教師將大部分的教學時間用于學生進行自主練習。在簡單的專項練習后,便采取了分層教學的策略。這樣能夠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練習的難度,從而更好地完成動作。這種安排的優勢在于避免了由于練習難度過高而導致學生在完成練習時技術動作變形。在本課的檢測環節,更是設置了本課目標挑戰線、過程性考試及格線和優秀成績挑戰線這三個明顯的標示。這樣的設計就能夠讓學生體會的不僅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更是實現自我的目標,充分感受到自主學習所帶來的成就感。本課的整體設計體現了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學生自己做主,不受別人支配,不受外界干擾通過聽講、觀察教師或同伴的示范、各種聯系等手段使自己可以得到持續變化的行為方式。符合自主學習的特點。
1.概述: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合作學習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有明確的主題:合作學習什么內容?怎么合作?合作以后的學習效果是什么?這些需要教師在備課時仔細考慮。下面以初中學段學生為例(見表2),進行闡述。

表2
2.案例分析:球類教材本身就具有合作學習的特點,不但戰術配合需要合作,基本技術學習也需要二人或多人的合作。本課是一節初中的籃球課教學案例。通常在初中的籃球課中,由于要應付體育中考帶來的壓力,教師們往往更加重視籃球的單個技術教學,卻忽視了技術動作在籃球比賽中所起到的技戰術應用。籃球是一個集體項目,想要打好籃球,同伴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雖然本課是一節新授課,但在本課中,教師不僅對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動作進行了細致的示范和講解,更是對該動作對于其在籃球比賽中的實際作用給學生形成了初步的印象。在兩人一組原地體前變向換手運球這個環節中,就在學生學習這個動作的初始階段簡單模擬了籃球比賽的場景,使學生初步體會該動作在籃球比賽中的作用。在安排適當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練習的環節,也體現了在籃球比賽中會面對不同對手的特點。而這些環節都是需要通過合作學習的形式來完成的。整堂課充分體現了合作學習的特點,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
1.概述:探究學習是在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前提下,根據自己的猜想或假設,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在研究過程中獲得創新實踐能力、獲得思維發展,自主構建知識體系的一種學習方式。下面以初中技巧—單肩后滾翻成單腿跪撐平衡內容為例(見表3),進行闡述。

表3
2.案例分析:在本案例中,教師不僅對本課的教學內容進行了詳細的示范與講解,更是利用在練習者身上貼“小紙條”的方法強調了本課的動作要點,為學生練習動作提供了充分的科學依據。學生在練習中,通過邊練習邊觀察動作要點的方式,探究每個練習步驟,并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每個動作要點在不同的練習中加以應用。在學生完成整堂課的學習后,我們會發現學生不僅是學會了在保護幫助下完成單肩后滾翻成單腿跪撐平衡這個動作,更是明確了在各練習環節中每一個練習動作的要點和其對完整動作完成應起到的支撐作用。整個教學過程符合學生主動參與的前提,并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能夠通過探究的方式運用這些理論來一步步完成所有練習。這樣學生學習更能夠理解整個動作完成的科學理論依據,將探究學習充分體現到了本課的教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