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成,全國知名的寓言作家。2012年,他的首部個人作品集《掉在地上的星星》榮獲第五屆金駱駝獎創作二等獎,單篇作品《從不馬虎的縫葉鶯》榮獲全國第十屆金江寓言文學獎。他的寓言作品集《從不馬虎的縫葉鶯》入選中國科普作家協會青少年科普圖書推薦書單。
這本書的封面提示是“最令孩子著迷的名家寓言”。張一成很好地把寓言與童話和科普創作融為一體,獨辟蹊徑,找到了屬于他自己的創作道路。他的許多寓言作品集都是向少年兒童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經典。

圖1 《從不馬虎的縫葉鶯》(延邊大學出版社,2014年)
我國寓言出現得很早,春秋戰國時期已經相當豐富。諸子百家的著作中引用了大量的寓言故事,比較集中地體現在成語故事中。到了近現代,古希臘的伊索寓言、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德國的萊辛寓言等西方寓言進入中國,占據了中國的寓言市場。這幾年,隨著教育越來越被重視,我國寓言發展又出現了一個高潮,寓言的創作和出版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我長期在教育部門工作,耳濡目染,對這一點深有體會。由于寓言都是采用比喻手法寫故事和說明道理的短小文章,生動易懂,所以很受少年兒童歡迎,特別是在小學、初中階段,各種各樣的寓言讀物都是學生追捧的搶手貨。
張一成創作前期基本上以寫故事、雜文為主,2009年后才開始轉寫兒童寓言。其厚實的寫作基本功滋潤了他的神筆,使他的兒童文學創作立竿見影走向了全國,到了2012年已經相當成熟了。張一成說,《從不馬虎的縫葉鶯》就是他偶然看到關于縫葉鶯的介紹時,信手拈來,油然而生,自然天成的,并且也摘得了中國寓言單篇最高獎的桂冠。他的許多寓言作品充滿了童話的想象力,他的童話又具有寓言的哲理性和思想性。他說:“我的作品最適合小學生閱讀。”無論用哪種文體寫作,張一成的目標讀者都是孩子。由于這樣的一個創作定位,張一成的作品注定屬于兒童文學的范疇,必定成為少年兒童喜歡的寓言式的童話故事。比如,他前幾年出版的《會唱歌的橡皮擦》《沙丁魚巴新》《愛唧喳的小精靈》《美味的陽光》,基本上都具有這樣一個特點。
張一成非常善于把一些科普知識和生活智慧融入精美的故事之中。《從不馬虎的縫葉鶯》這本書選編他多年來創作的150篇寓言作品,基本上寫的都是關于動植物的故事。就像用作書名的這篇《從不馬虎的縫葉鶯》,不到600字的小故事,卻告訴我們有關縫葉鶯的生活習性和縫制窩巢的方法,特別是“媽媽”告訴孩子的一個深刻的道理:即使只生活一天,也要認真對待。又如《插上翅膀的球》,雖然故事沒有直接敘述羽毛球的發明史,但是在小松鼠與小兔子扔桃核的過程中,卻可以啟發孩子了解關于羽毛球發明的原理。小松鼠與小兔子由于扔桃核傷了小豬,然后從樹上麻雀展翅飛走這一現象得到啟發,給桃核綁上了羽毛,這樣桃核飛起來就穩當多了,砸到身上也不疼。這樣的故事生動有趣,啟人心智。
像這種融知識于故事中的作品在書中比比皆是。《小猴子量體溫》寫的是小猴子冒雨給雞大嬸收稻谷后感冒發燒的事。雞大嬸送小猴子到河馬診所看病,量體溫達到了39攝氏度,河馬醫生給開了藥。雞大嬸也順便讓河馬醫生給自己量了量體溫,竟然有41攝氏度。雞大嬸非常害怕。河馬醫生卻說沒事。原來雞的體溫本來就比小猴子要高。這不僅雞大嬸不懂,可能好多人都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孩子讀了這篇童話后,自然也獲得了一個有關動物的生理常識。《曬被子》告訴孩子另一種有關動物的生活知識。故事通過猴大嬸、小白兔、小松鼠曬被子的活動,發現了小松鼠是靠大尾巴取暖的,他的被子就是他的大尾巴。像這類的寓言故事還有《抓住風的翅膀》《南瓜三兄弟》《石頭動起來》等,它們分別傳授了有關流體力學、植物生長規律、物理學中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知識。
張一成的作品具有深邃的思想性和教育意義,精短的故事背后蘊含深刻的哲理,這得益于他博覽群書,有扎實的文學功底。北方工業大學的譚旭東教授說:“《從不馬虎的縫葉鶯》探討的是生活態度。”張一成自己也說,認真的生活態度,不僅創造了美好舒適的生活環境,父母更能以其言傳身教的方式影響自己的子女,同時也會贏得子女的尊重和熱愛。可見這篇寓言把知識性和思想性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不但孩子喜歡讀,成人也樂于品味。譚旭東教授還說:“為孩子創作寓言,一定要單純一些。”當我們想贏得孩子的信任和尊敬時,就要敢于做一回孩子,用心回到童年。無論是給孩子寫詩歌,寫散文,寫童話,寫小說,還是寫寓言,都要把自己變得單純一些,心地變得寬容一些,美好一些。
可以說,這是張一成寓言創作最突出的貢獻,是值得家長與孩子共同品讀分享的家庭營養餐。像書中的《天使送來的力氣》《住在山里的松鼠》《小豬的才藝》《請你抱抱我》《別怪猴面鷹》《沙皮狗的選擇》《老鼠的隱身草》等文章,不但對孩子有教育意義,而且成人讀來也很受啟發。每讀一遍,都可以從中發現新的美學價值,得到智慧的啟迪。
《老鼠的隱身草》寫的是老鼠聰聰發現了一棵隱身草,把它別在胸口,所有的老鼠就看不到他了。他大搖大擺地從鄰居鼠大媽身邊偷吃她的奶酪,鼠大媽也不知道。他在路邊給五大三粗的鼠老二使絆子,對方摔了個狗啃泥,也不知道是誰在使壞,樂得他在邊上笑痛了肚子。可是當他悠然自得地偷到老貓家里后,卻被老貓逮個正著。老鼠聰聰犯了一個大錯誤,原來他的隱身草只對同類有效。故事生動有趣,形象逼真,可讀性強。2014年,這篇作品被《故事大王》刊發后,又被《襄陽日報》《少年科普世界》《幽默與笑話》《經典閱讀》等報刊和數十家網站轉載,而且被許多地方學校改編成各種文藝形式參加比賽。浙江省永嘉縣的小學生將其改編后參加故事比賽獲獎;四川省瀘州市的學生改編成童話劇,在學校的親子表演中獲獎;福建廈門的小朋友將其改編后參加“超級寶貝說全城大搜索”表演活動,甚至有小朋友將其改編成廣播劇,等等,說明了這篇優秀的作品是多么的受孩子的喜歡。
《請你抱抱我》原創于2011年,收入《從不馬虎的縫葉鶯》這本書后,2016年又獲得全國童話大獎賽“百葉獎”成人組第一名。小刺猬在得不到小雞、小猴子擁抱的時候,小白兔勇敢地上前擁抱了他。這篇故事的結構也比較簡單,但情節卻非常感人,揭示的道理也深刻:愛不但能給人以力量,愛更是相互的,當你付出的時候,同時也會得到回報。《住在山里的松鼠》寫了兩只松鼠“身在福中不知福”,黃山松鼠與泰山松鼠相互羨慕對方的風景,卻忽視了身邊的美景。讀起來很是好笑,但笑過之后,讓人深思,其實我們好多人都是這樣的,不知道珍惜現在,珍惜當下。而《沙皮狗的選擇》中的沙皮狗在榮譽面前毅然選擇放棄了機會,選擇了誠信,受到了大家的尊敬,這篇傳達的是做人的道理。
把深刻的道理埋藏在有趣的故事里,寓教于樂,這是張一成作品的一個顯著特點。當然,要吸引讀者,感動讀者,這并不是其唯一的特點。張一成說,趣味性才是兒童文學首要的特色。這也是寓言的基本特色,是基于兒童閱讀興趣和心理特點,要求作者必須遵守的一個創作原則。張一成的寓言,短小精美,語言樸實,結構簡潔,但內容豐富,情節生動,手法靈活,形象逼真,讀來妙趣橫生,回味無窮,深受少年兒童歡迎。
期待張一成的創作就像他書中的《愛幻想的毛毛蟲》一樣,繼續精進,并最終達到“驚艷的蛻變”,給孩子帶去更多膾炙人口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