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新自由主義思潮意識形態危害論剖析

2017-03-07 07:05:34□竟
理論月刊 2017年11期
關鍵詞:價值

□竟 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6)

新自由主義思潮意識形態危害論剖析

□竟 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南京 211106)

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新自由主義思潮的傳播給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尤其對我國意識形態建設危害甚大。這些危害具體表現在,經濟領域奉行“三化政策”,削弱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經濟基礎;政治領域推崇“憲政民主”,詆毀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領導核心;文化領域盲目“唯洋是舉”,沖擊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文化自信;社會領域強調“福利個人化”,惡化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社會環境;價值觀領域宣揚“普世價值”,消解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價值認同;意識形態領域主張多元化,爭奪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話語權。當前,抵制、反對和批判新自由主義思潮日益成為我們黨維護主流意識形態安全和做好意識形態工作的先決條件。

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危害;主流意識形態安全;馬克思主義

在當代中國,與其他社會思潮相比,新自由主義因其持續時間之久、影響范圍之廣、受眾人群之多、危害程度之大而備受關注。隨著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和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進程的深入,新自由主義在國內學術與實踐層面空前活躍,其價值訴求體現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個方面。新自由主義在經濟領域的“三化政策”、政治領域的憲政民主、文化領域的“唯洋是舉”、社會領域的“福利個人化”、價值觀領域的“普世價值”、意識形態領域的多元化等理論主張和實踐指向,一度給我國意識形態建設造成嚴重危害。

1 經濟領域奉行“三化政策”,削弱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經濟基礎

受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的影響,國內一些經濟學家公開反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論,而對新自由主義私有產權制、股份制頂禮膜拜,希望借助西方經濟學理論改變我國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經濟關系。從整體來看,這些人多以新自由主義絕對自由化、完全市場化和徹底私有化的理論來觀照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鼓吹所謂自由至上論、市場萬能論、私有制優越論,主張建立新自由主義式的市場經濟制度,進而將中國納入由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主導的世界經濟體系之中。

首先,作為個人主義自由至上價值觀在經濟領域的直接表現,絕對自由化的經濟主張旨在論證經濟自由對于提高經濟效率和積累社會財富的絕對意義。從哈耶克“自由市場機制是最好的制度”到弗里德曼“自由競爭是資本主義社會理想的經濟制度”,自由經濟中的經營自由、貿易自由、競爭自由等市場原則得到了近乎完美的闡釋。國內新自由主義者承襲了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絕對自由的思想,倡導市場機制的自由運行,反對國家對經濟活動的任何管控或干預?!拔覈鴤€別經濟學人士曾大力倡導把政府職能壓縮到提供市場環境和維護市場秩序上,要政府從一切經營性領域退出,從全部競爭性乃至壟斷部門退出,并且竭力貶低和削弱國家計劃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1]其次,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在渲染“絕對自由化”的背后是對市場化的迷戀和推崇。在他們看來,市場經濟才是唯一能夠實現資源有效配置的運行方式,而計劃經濟則是一條“通往奴役之路”、一種“致命的自負”。新自由主義這種“市場原教旨主義”情結在中國新自由主義者身上更為明顯。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固守著西方新自由主義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絕對對立的思維定勢,認為任何對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行為都是向計劃經濟的復歸。對他們而言,“市場是內在穩定的,而且可以自我平衡。它一般不需要干預?!袌鲈谛再|上不同于政府。自由的市場能夠產生自發的秩序,市場不會強制人,效率和效益也都極高,且帶來合作?!保?]另外,還有人將國家必要的宏觀調控視為“強勢政府”的表現,認為“各級政府日益強化的資源配置的權力和對經濟活動的干預,強化了尋租活動的制度基礎,使腐敗迅速蔓延和貧富差別日益擴大,官民矛盾激化,甚至可能醞釀社會動蕩”[3]??梢?,這些新自由主義人士是市場萬能論的忠實信奉者和積極倡導者。再者,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圍繞經濟自由化和市場化所作一切論述的最終旨趣是實現生產資料占有和分配關系的私有化。在新自由主義那里,私有制、私有產權是市場經濟乃至社會發展的核心議題,市場經濟只能建立在私有制基礎之上;既然實行市場經濟,也就應該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轉化。按照國內新自由主義者的理解,“私有制澆灌培育了我們人類的文明,包括亞洲、美洲、歐洲的文明”[4]。 他們認為,私有制是促進中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靈丹妙藥”和“唯一選擇”,故而竭力美化私有制,高喊 “私有制萬歲”,甚至主張“中國的經濟改革應該實現全面的私有化”和“建立以私有產權為基礎的制度”,如若中國“一日不實行私有產權制度,就沒有可能用市場價值作為衡量準則”。鑒于此,這些人不僅抹黑我國市場經濟的社會主義性質,模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界限和區別,而且詆毀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主張國有企業的“非國有化”,加快“國退民進”改革步伐,還一度曲解我國按勞分配制度,強調“按貢獻分配”是市場經濟條件下實行個人收入分配的最佳選擇。

可見,國內新自由主義者所吹噓的經濟學理論不過是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翻版而已。不能否認,西方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理論在深化人們對市場經濟的認知、構建現代企業制度和促進企業主體不斷創新等方面確實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從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程來說,國內新自由主義者企圖以“絕對自由化”剝離經濟計劃的必要性,以“完全市場化”否決政府對經濟活動進行宏觀調控的合理性,以 “全面私有化”抽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內涵的科學性,勢必會威脅到公有制的主體地位,進而損害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摧毀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建設的經濟基礎。

2 政治領域推崇“憲政民主”,詆毀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領導核心

建立憲政民主制度是中西新自由主義的共同政治宗旨。“現代中國自由主義是以西方在立憲完成之后興起的、旨在解決憲政制度之下的策略選擇的理論及制度,來討論中國的立憲問題,設計中國的憲政制度?!保?]在國內新自由主義者看來,當前中國政府專制威權的統治形式已經使個人私有財產遭受嚴重侵犯,而要徹底改變“權力捉弄財產”的現狀,就必須實行西方憲政民主。因而,他們把斗爭矛頭集中指向黨的領導和人民民主專政,大肆宣揚“階級調和論”“政黨多元論”“直接民主論”“黨導立憲論”,以憲政民主代替人民民主。對此,有論者指出,“歷史證明,憲政民主政體是人類迄今為止所能找到的既保障自由,又提供相當程度平等的最不壞的體制。 ”[6]

國內新自由主義者鼓吹憲政民主的做法有:首先,主張按照西方憲政模式修訂憲法。近年來,國內新自由主義者要求“修憲”的呼聲不絕于耳。他們對中國憲法修訂有著極強的樂觀心態,主張將我國社會主義式的“革命憲法”“改革憲法”修改為西方資本主義式的“憲政憲法”。為了給“修憲”運動營造輿論聲勢,有些人通過修憲研討會等形式開展所謂的“憲政啟蒙”和“憲政教育”。他們認為推進憲政已在民眾中形成了“強大共識”,“民間修憲”也已成為全體中國人的“理性呼聲”和“熱烈愿望”。有人甚至還提出了“修憲雙十建議”,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污蔑為 “一把懸在所有公民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并要求在憲法中取消黨的領導地位。然而,無論是推進憲政的共識還是“民間修憲”的呼聲,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在取消“專政”條款、取消“主體經濟”與“非主體經濟”劃分、實行總統制等目標內容方面的設計,顯然有悖于“四項基本原則”。其次,鼓吹選舉民主或純粹民主,認為西方憲政民主具有普適性。國內新自由主義者認為,憲政民主對公私財產的保護和對個人民主權利的關注,使其成為所有現代文明國家進行政治制度建構時的理想選擇。曾有論者指出,“區分憲政民主體制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家干預和再分配與全能體制和國有制條件下的國家包辦、控制,是十分必要的。歷史經驗證明,前一種情況沒有產生可怕的結果,因為國家的權力受到監督和制衡,個人自由財產權受到憲法、法律和整個政治體制的保障。”[7]究其實質而言,新自由主義所推崇的憲政民主無非就是民主選舉過程中的“一人一票”。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尤為崇拜和向往美國式民主,視美國民主為人類社會政治文明發展的標準樣式,并希望中國能夠按照美國民主模式推行選舉民主或純粹民主。故而,國內有些新自由主義者竭力鼓吹個人政治參與自由,主張以全民民主和直接民主推進中國民主化進程。他們罔顧美國民主選舉過程中政治獻金的客觀事實,自然也看不到 “一人一票”的背后是“一錢一票”,由此掉進了西式民主神話的語義陷阱。再者,倡導多黨制,從根本上改造中國政治制度。國內新自由主義者主張政黨多元化,要求學習西方多黨制而與社會主義“一黨專政”徹底決裂,并且將中國現實社會中所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歸咎于中國共產黨一黨執政。據此,他們將西方某些按照憲政方案建設民主社會主義的國家視為未來中國的前途。曾有人將瑞典視為中國發展的楷模,認為“在民主憲政框架內,瑞典社民黨依靠自己政策的正確,代表了廣大人民的利益,得以連選連任、長期執政的經驗……為我們在改革開放中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走民主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成功的范例。”[8]所以,他們質疑中共執政的歷史必然性與現實合法性,要求允許政治反對派和反對黨的存在,進而給黨和政府施壓,以此否定和取消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然而,“完整的自由憲政制度形成于西方,而不是在中國的傳統中自然地生發出來的,中國自身的歷史并沒有演進出可有效運轉的、相對完整的自由憲政制度。”[9]這就意味著,國內新自由主義者為了實現憲政改革的目標,就必須要借助西方憲政民主制度來重塑中國政治文明。這就不難看出,國內新自由主義者所標榜的憲政民主的實質就是要在政治上全盤西化。針對中國自由主義憲政民主的這一本質,毛澤東同志早在民主革命時期就已經做出了闡明。他指出,“中國的頑固派所說的憲政,就是外國的舊式的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他們口里說要這種憲政,并不是真正要這種憲政,而是借此欺騙人民?!保?0]可見,國內新自由主義者所倡導的憲政民主已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學術論題,而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政治問題。作為西方國家政治制度的基本架構,憲政民主服務于資產階級專政的需要,它以表面上的自由民主掩蓋實質上的資產階級專政,在根本上區別于我國社會主義人民民主制度。

3 文化領域盲目“唯洋是舉”,沖擊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文化自信

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在文化領域妄自菲薄,對中華民族五千余年文明史視而不見,散布“文化落后論”“文明窒息論”等怪論、謬論,不但造成了人們思想上的極度混亂,而且嚴重阻礙了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進程,同時也對增強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產生了不利影響。由于缺乏相應的文化自信,這些人“言必稱西方”“言必稱美國”背后折射出的是其食洋不化的通病。在現實生活中,他們作為倡導西方大眾文化、消費文化的“急先鋒”,積極配合著國際上的反華勢力,企圖在文化理念和文化信仰上架空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賴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首先,文化領域的“唯洋是舉”意味著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拒斥和否定。一是喪失民族文化應有的自信。從20世紀80年代末電視系列專題片《河殤》所演繹的藍色文明完勝黃色文明,到今天思想文化領域所主張的全面接軌西方文明,國內新自由主義者的一貫態度是貶斥中華文明、贊揚西方文化。有些人全盤否定民族文化,認為中華傳統文化充斥著糟粕。在他們看來,中華文化是一種奴性文化,無論是傳統儒學、道學還是傳統法學、佛學,到處充斥著壓抑個性和毀滅人性的文化因子。所以,他們污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是一種“牢獄文化”,認為“這種文化的特點就是沒有私人生活空間,使人的生存方式就像牢獄。每一個人的私人生活空間都非常狹小,因為每一個人都生活在各種圍墻之中,都生活在密集的監視之下”[11]。二是詆毀傳統文化中的愛國主義精神。國內新自由主義者認為,一個專制的國度和野蠻的民族不可能形成愛國主義精神。他們把“五四運動”以來中華民族高舉的愛國主義旗幟稱之為“狂熱的民族主義”,要求所謂“有條件地愛國”。按照他們的理解,“愛國的前提是通過像共和、憲政、民主這樣的政治制度設施使國家真正成為屬于每個公民的‘公器’。沒有體現‘公器’的新制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愛國’和政治的統一?!欠N‘把黨放在國家上面’的做法,如何能養成‘公忠’? ”[12]即是說,中國只有建立西方國家“共和、憲政、民主”的政治制度,才能養成國家的“公忠”,也才能形成自身的愛國主義精神。三是推崇西方殖民文化。國內個別新自由主義者認為,中國百年來反帝反封建斗爭阻礙、延緩了中國實現現代化的步伐,要求借助西方列強再殖民中國的方式來實現中國社會的真正變革。有論者近乎瘋狂地指出,“殖民化在世界范圍內推動了現代化進程”,“香港一百年殖民地變成今天這樣,中國那么大,當然需要三百年殖民地,才會變成今天香港這樣,三百年夠不夠,我還有懷疑?!眹鴥刃伦杂芍髁x者這種殖民文化心態,無疑為西方敵對勢力和平演變中國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其次,文化領域的“唯洋是舉”同樣意味著社會建設的某些領域存在著愈演愈烈的西化傾向。比如在國內某些高校、科研院所和管理機構,以西方學術標準來評判我國學術研究尤其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現象尤為凸出。一些高校在學術管理評價體系、職位晉升和人才引進等方面唯洋刊是瞻、唯留洋是瞻,以在國外期刊發表文章和出國留學與否作為各項考核與申請資助的重要依據。這種以“西方認不認可、留學成不成功”的評價導向,不僅嚴重挫敗了高校教師和相關科研人員學術研究的積極性,造成了學術評價上的“崇洋媚外”和中國學術話語權和影響力甚微;而且導致了馬克思主義在學科中“失語”、教材中“失蹤”、論壇上“失聲”,威脅著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安全。與此同時,在改革開放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反華勢力積極在西方高?;蚩蒲袡C構中培育反共、反社會主義人員。這些人員中既包括留洋海外的中國學人、久居國外的華裔,也有西方資產階級的御用學者。他們往往以大學教授、國際專家、慈善人士等身份作掩護,通過文化交流、學術講座等方式傳播西方價值觀念,成為對中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重要推手。

當然,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唯洋是舉”文化心態的形成,既與缺乏應有的民族文化自信有關,也與西方國家操縱和綁架中國整個理論研究的惡劣行徑相聯。在現實中,國內新自由主義者所力主的中西交流、思想包容,與西方國家所倡導的全球化、國際化話語遙相呼應,旨在誘使中國在學術研究和文化發展方面服膺于資本主義世界制定的“國際標準”。為了克服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唯洋是舉”的文化心態和應對西方敵對勢力思想文化方面的侵襲,我們要立足中國發展實際,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在堅定文化自信的過程中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進而構建體現中國特色、具有中國風格、彰顯中國氣派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4 社會領域強調“福利個人化”,惡化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社會環境

新自由主義認為,作為一種人為的制度設計,福利國家是政府依據公共權力進行“分配正義”和實施福利政策的結果,它不僅嚴重侵害了個人自由,而且還妨礙了經濟的正常發展。國內新自由主義者沿襲了西方新自由主義反對福利國家的思維模式,為私人(外資)資本和國內“既得利益集團”代言,希望通過消減政府福利開支和削弱工會力量,在最大程度上減少企業的稅收與社會責任。他們無視社會保障和福利的公共性質,認為靠市場這只“無為之手”就能夠“讓財富更多地流向百姓,以最大化社會經濟福利”[13]。中國新自由主義者“福利個人化”主張的實質在于,把理應由政府承擔的撥付資金和提供服務的計劃職能變相地轉變成市場職能,使個人而不是國家和政府來負擔社會福利所需要的資金。

為了推動福利個人化,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強烈反對由政府主導建立的社會保障體系與社會福利制度。他們希望借助市場的力量介入社會公共服務,進而促進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的市場化、私人化。尤其是在與基本民生緊密相關的公共住房補助、教育經費預算、醫療衛生救濟等公共服務領域,新自由主義 “福利個人化”的傾向更為凸顯。首先,要求取消國家各項社會保障和福利政策。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對黨和政府主導制定并實施的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制度百般阻撓,認為政府進行收入再分配和提供民生保障的行為,既是對私人產權的踐踏和自由市場的破壞,也是對人們工作積極性的打擊。基于這種認識,有人對中國社會福利和保障制度產生質疑:“中國是否應健全福利與社會保障制度?我建議取消所謂的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熱情和能力。”其次,漠視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默認甚至吹捧貧富差距。新自由主義“福利個人化”的傾向與其所代表的階級立場和經濟利益有著緊密關系。與普通民眾相比,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在中國改革開放進程中所獲得的經濟收益更多更大。而為了維護既有巨額財產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國內有些新自由主義者謊話連篇、怪論不斷,甚至拋出貧富差距大小與社會和諧進步程度高低成正比的謬論,認為“中國的貧富差距還不夠大,只有拉大差距,社會才能進步,和諧社會才能有希望”;“為了達到改革的目標,必須犧牲一代人,這一代人就是3000萬老工人。8億多農民和下崗工人是中國巨大的財富,沒有他們的辛苦哪有少數人的享樂,他們的存在和維持現在的狀態是很有必要的”。國內新自由主義者的此番言論表明,其所倡導的福利個人化政策的最終受益者是既得利益集團,而不是廣大人民群眾。另外,他們對廣大人民群眾也心存芥蒂,認為少數富人才是推動中國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而絕大多數的窮人則破壞著中國社會的穩定、阻礙著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對此,國內個別新自由主義者指出,“改革在中國造就了約占總人口5%左右的富人,他們是中國的中堅力量,而另外的95%中的很大部分,則因為信仰毛澤東思想,具有很大的破壞性?!痹僬撸鲝堅谏婕吧鐣U虾透@墓卜疹I域全面引入市場機制。國內新自由主義者不但不把房價高、上學難、看病貴、養老難等民生難題歸咎于住房、教育、醫療和社保等領域所進行的市場化、私有化改革,反而認為是市場化、私有化不徹底才導致了以上民生問題。其中,有人甚至無知地發表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言論,認為房價之所以居高不下是因為老百姓手中太有錢,是老百姓“瘋狂購房”抬高了市場的房價。凡此種種,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反人民的立場可謂是顯露無遺,其“福利個人化”主張只是其鞏固和維護自身既得利益的噱頭而已。

這就表明,認清、揭穿新自由主義在社會建設領域鼓吹“福利個人化”的真實目的和現實危害,既是自覺遵循共同富裕原則的應然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然要求。要知道,“社會主義的目的就是要全國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兩極分化。如果我們的政策導致兩極分化,我們就失敗了;如果產生了什么新的階級,那么我們就真是走了邪路了。”[14]所以,我們黨和政府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和福利制度,就是要在堅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上使廣大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但也應認識到,當前我國社會保障和福利水平低、覆蓋面窄、受益不公平的現象依然嚴峻。其中,社會群體性事件頻發問題突出,無不與現實生活中我國公共住房、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民生事業相對滯后有關聯。因而,黨和政府要加大力度健全完善我國社會保障與福利制度,不斷排除國內新自由主義者“福利個人化”主張的干擾,在關注民生、改善民生中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5 價值觀領域宣揚“普世價值”,消解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價值認同

國內新自由主義者“唯洋是舉”的文化心態使其對西方價值理念充滿崇拜。他們認為,自由、民主、法治、人權不應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專利”,而該是由人類社會共享的文明成果,也理應成為世界各國共同追求的價值?!罢缭诮洕I域有些東西既不姓社也不姓資,而是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求和規律體現一樣,在政治領域也有些東西既不姓社也不姓資,而是人類政治生活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求與規律體現。”[15]照此推理,代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政治文明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等概念范疇就是人類社會政治生活的規律體現,因而也是世界各國進行政治文明建設所必須遵循的價值理念。所以,在信奉和宣揚西方普世價值的自由主義分子看來,中國改革開放所取得的一切業績都是承認、接受并確立普世價值的功勞,任何批判、否定普世價值的言論或行為都是逆時代潮流而動。

首先,承認“普世價值”的存在。國內新自由主義者普遍認為,“當代中國命題應該是‘秉承普世價值,開創中國道路’”[16]。他們一方面從近現代資本主義發展歷史的角度論證普世價值的客觀存在。對于西方普世價值的這種客觀存在性與普遍適用性,有人解釋說:“普世價值指的是歐美思想史上為啟蒙理性所倡導的個體自由、獨立、平等、民主、人權以及與之相聯的科學、進步等觀念,認為它們有世界性的價值,可以普遍適用?!保?7]另一方面,也有人從中國傳統文化抑或馬克思主義的角度認同普世價值的存在。不過與西方普世價值不同的是,此類論者或試圖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某種普世性追求或某些超越性理念(如仁愛、尚德等)視為普世價值,或嘗試從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文本中尋找支撐普世價值存在的證據。為此,國內新自由主義者要求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普世價值的對接和交融?!拔覀円诰蛭覀儦v史遺產中的積極因素,拋棄那些與普世價值相背離的東西,瞄準由人類文明的普世價值所確認的基本社會經濟制度邁開前進步伐,堅決地將中華民族融入到世界文明的主流中去?!保?8]不僅如此,還有人從改革開放的角度闡明普世價值之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現實意義,認為“中國實行改革開放,……必須融入人類文明主流,民主、科學和法治,承認普世價值,同世界文明接軌”[19]。其次,主張接受“普世價值”。國內新自由主義者認為,普世價值既然造就了西方現代文明,也必然能夠促進未來人類社會的文明進步,我們對“普世價值應予肯定”。有人指出,“普世價值既是一定社會歷史發展時期的產物,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將無可避免地在全世界各地區傳布開來,它們將指引人們走向更為繁榮、富裕和幸福的生活,任何宗教、文化或傳統觀念都難以阻擋?!保?0]所以,中國不應以維護民族特色為理由,也不該為多元文化找借口來抗拒西方的自由、民主、法治、人權等核心價值。即是說,中國沒有必要走到“否定普世價值,否定憲政”的“另一個極端”。相反,在全球化時代,“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成敗的關鍵都與是否接受這些普世性的核心價值息息相關?!保?1]再者,認為中國正在確立并踐行“普世價值”。長期以來,國內新自由主義者把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污蔑為另類的普世價值,借此來緩和普世價值與馬克思主義之間的對立與沖突。他們認為,思想解放和理論創新就是要確立普世價值,“無論是經濟、政治還是社會、文化的理論創新,我們都必須以普世價值為尺度。”[22]正因如此,他們將現時期我們黨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同于確立普世價值,更認為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就是一個不斷確立和實踐普世價值的過程。有些人甚至認為,在改革開放過程中,“中國已重新逐步融入世界文明,人權、法治、公平、正義、自由、平等、博愛等普世價值日漸成為我們文明中的核心價值?!保?3]

國內新自由主義者承認、接受并踐行普世價值,從根本上來說是有其明確政治目的的。他們不僅有意或無意地忽略西方普世價值哲學基礎的二元對立,而且還無視普世價值給其他國家帶來的災難困苦。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某些自由主義分子甘愿充當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國意識形態滲透的馬前卒,以西方普世價值為標準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妄加指責,要求按照普世價值改造我國的政黨制度和價值體系,并希望借此消解人民群眾對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建設的價值認同。

6 意識形態領域主張多元化,爭奪我國意識形態建設的話語權

敵視、仇視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新自由主義的一貫立場。早在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國內就有少數資產階級自由化分子鼓吹指導思想和意識形態的多元化。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一些新自由主義者又公開叫嚷用新自由主義取代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他們認為,馬克思主義嚴重束縛了人們的自由、鉗制了人們的思想,據此將馬克思主義的“一元主導”地位污蔑為“壟斷主義”或“集權主義”。因此,他們主張意識形態領域的多元化,要求黨和政府放松對代表不同觀點和思想的意識形態的管控,進而實現各種意識形態之間的“自由競爭”。

首先,從唯心史觀出發,否認意識形態本身所固有的階級性,宣揚“意識形態多元化”。自人類進入階級社會以來,任何占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都是統治階級思想意識的體現,也都具有鮮明的階級屬性。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從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關系的角度,科學論證了階級社會中占主導地位思想的階級性。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統治階級的思想在每一時代都是占統治地位的思想。這就是說,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保?4]然而,西方新自由主義卻將資產階級的自由、民主、法治冠以超階級的“人類意識”“普世的價值”,并利用各種方式和手段對外傳播這些階級色彩濃厚的意識形態觀念。國內新自由主義者也有意回避意識形態的階級性,要求實行意識形態多元化,主張用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新自由主義改造中國社會。其次,要求我國人文社會科學 “去意識形態化”。明確地說,國內新自由主義者所要求的是在涉及到維護和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的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去意識形態化”。他們的論證邏輯是,人文社會科學是客觀“科學”而非主觀意識形態,為保證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客觀性、真實性和科學性,就必須實現人文社會科學的“去意識形態化”。然而,國內新自由主義者這種否定人文社會科學意識形態屬性,將人文社會科學的客觀性、科學性、真理性同其意識形態性對立起來的做法,不但沒有相應的理論依據,反而會由于價值導向、服務對象的缺失而導致人文社會科學發展緩慢。再者,強調取消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是實現意識形態多元化的根本前提。為了取消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國內新自由主義者拋出“馬克思主義危害論”,認為“在對中國民生有影響的理論中,馬克思的為禍最深”;杜撰“馬克思主義西學論”,視馬克思主義為“外來的異族文化”,人為割裂馬克思主義與中華文明的相通之處;鍛造“馬克思主義儒化論”,認為“復興儒學是中國大陸當前最大的問題”……還有人主張“摒棄‘主義’思維”,“少講主義,多談問題”,以所謂的“主義不能背離‘常識’”消解人們對主流意識形態的認同。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國內新自由主義者還以發展馬克思主義之名而行反馬克思主義之實,篡改、歪曲、肢解、裁剪、偽造馬克思主義是其慣用伎倆。他們或是將馬克思關于“勞動不是一切財富的源泉”篡改為“勞動不是價值的源泉”;或是將馬克思關于“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歪曲為“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唯一力量”,……顯然,這些荒謬言論和錯誤做法既對馬克思主義形成了圍攻態勢,同時也給人們造成了極大的思想混亂。

不過,從國內外發展經驗和實踐來看,在階級社會里,意識形態多元化存在著極大的理論誤區和潛在的現實危害。尤其是在當今世界資本主義制度一家獨大的背景下,新自由主義主張意識形態多元化,其根本指向就是以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取代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用新自由主義替代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近40年來,正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一再證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不容置疑,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不容撼動。在人類走向未來社會的進程中,無論是對于社會主義國家還是對于資本主義國家,都“不能沒有馬克思,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傳,也就沒有將來;無論如何得有個馬克思,得有他的才華,至少得有他的某種精神”[25]。所以,我們不僅要堅決反對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多元化主張,還要在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過程中,發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

[1]張力化.認清新自由主義本質 堅持馬克思主義主流地位[J].當代經濟研究,2010(10).

[2]劉軍寧.共和·民主·憲政:自由主義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398.

[3]吳敬璉.改革回歸市場化才是正途[J].新經濟導刊,2012(3).

[4]曹思源.國企改革 繞不開的私有化[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03:192.

[5][9]秋風.嵌入文明:中國自由主義之省思[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4:144,252.

[6][7]徐友漁.重讀自由主義及其他[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124,122-123.

[8]謝韜.民主社會主義模式與中國前途[J].炎黃春秋,2007(2).

[10]毛澤東選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32.

[11]李澤厚,劉再復.告別革命[M].香港: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1995:99.

[12]劉軍寧.北大傳統與近代中國:自由主義的先聲[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1998:423.

[13]田國強.中國經濟發展中的深層次問題[J].學術月刊,2011(3).

[14]鄧小平文選: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15][20]蔡霞.解放思想需要什么[J].理論參考,2008(7).

[16]秦曉.秉承普世價值 開創中國道路[J].社會觀察,2010(9).

[17]李澤厚.從“兩德論”談普世價值與中國模式[J].東吳學術,2011(4).

[18]黨國英.立足民族特色擁抱普世價值[N].南方周末,2007-10-25(E29).

[19]李銳.李昌和“一二·九”那代人[J].炎黃春秋,2008(4).

[21]袁偉時.中西文化論爭終結的內涵和意義[J].炎黃春秋,2005(2).

[22]解放思想需要勇氣決心獻身精神:南方周末思想解放論壇觀點集[EB/OL].[2017-09-17].http://ww w.infzm.com/content/trs/raw/41255.

[23]袁緒程.中國改革開放 30 年:回顧與展望[J].發展研究,2008(12).

[24]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8.

[25]雅克·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債務國家、哀悼活動和新國際[M].何一,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47.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11.008

B036

A

1004-0544(2017)11-0044-07

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5AKS014);國家社科基金專項工程重大項目(16ZZD016)。

竟輝(1987-),男,河南商丘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生。

責任編輯 梅瑞祥

猜你喜歡
價值
踐行初心使命的價值取向
當代陜西(2019年18期)2019-10-17 01:48:58
價值3.6億元的隱私
華人時刊(2019年23期)2019-05-21 03:31:36
一分鐘能創造多少價值?
一粒米的價值
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七月》價值新解讀
唐山文學(2016年2期)2017-01-15 14:03:53
“給”的價值
俆衛:用夢創造價值
科學中國人(2015年4期)2015-02-28 09:12:39
價值
小說月刊(2014年8期)2014-04-19 02:39:17
從平凡中體現價值
聲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32
“活著就要體現自身價值”
中國火炬(2012年3期)2012-07-25 10:34: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人妻少妇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毛片| 国内自拍久第一页| 久久久久青草线综合超碰|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2020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国产高清色视频免费看的网址|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激情乱人伦| 国产高清精品在线91| 99一级毛片|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一级毛片免费高清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亚洲欧美日韩动漫|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私拍99pans大尺度| 69视频国产| 亚洲性色永久网址| 国产一二三区视频|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www亚洲天堂| 5555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婷婷|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国产白浆在线| 久久www视频|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久久中文电影|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 欧美日本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日韩高清在线观看不卡一区二区|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天堂| 在线看免费无码av天堂的|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色婷婷亚洲综合五月| 欧美激情首页| 久久一色本道亚洲| 毛片在线区| 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幕有码在线| 91av国产在线| 久久青草视频| 中国美女**毛片录像在线| 自慰网址在线观看|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综合在线| h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福利免费观看| 18禁高潮出水呻吟娇喘蜜芽| 久久特级毛片| 日韩最新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尤物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成人在线欧美| 欧美午夜小视频|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欧美在线一二区| 国产在线观看91精品| 成人午夜免费视频| 国产美女丝袜高潮|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h网址在线观看| 美女扒开下面流白浆在线试听| 亚洲成肉网|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无码高清专区| 国产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成在线观看|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