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珂
(中共河南省委黨校《學習論壇》編輯部,河南 鄭州 461000)
黨員修養的“變”與“不變”
□王 珂
(中共河南省委黨?!秾W習論壇》編輯部,河南 鄭州 461000)
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黨員修養的主要內容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在基礎理論修養方面,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層解讀和透徹分析,以及黨中央關于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必然要求黨員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學習自覺加強理論修養;在政治覺悟修養方面,新形勢下,主要體現在堅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黨的團結統一,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在道德作風修養方面,在對理想人格的塑造、追求中以及從個體出發對整體共產主義道德目標的建設中不斷加強此修養;在紀律規矩修養方面,黨員受約束的范圍更加全面、態度更加嚴肅、能動性更加自覺。然而,不管時代怎樣變化,社會怎樣發展,黨員修養的宗旨、目標、實踐都不會發生改變。
黨員修養;變;不變
黨員加強自身修養實質上是不斷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這樣一個反復推進,從而提升自身素養的過程,此過程具有日常性和持久性。那么,黨員在加強修養時需要學習什么,即黨員修養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筆者認為,此內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修養、道德作風修養、紀律規矩修養、知識能力修養等方面。隨著客觀條件的變化,黨員修養的內容也在不斷變化。
1.1 思想政治修養的變化
思想政治修養是黨員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條件,其內容主要包括基礎理論修養和政治覺悟修養兩方面,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
首先,基礎理論修養的變化。一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的變化。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一員,黨員基礎理論修養的最精華、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把嚴格的科學性與高度的革命性有機結合起來,以無可辯駁的事實和毋庸置疑的邏輯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為社會發展、人類進步指明了正確方向,具有鮮明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是我們黨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進程中取得勝利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進入21世紀,人類發展進入全新階段,如何在21世紀破解難題、抓住發展機遇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視理論武裝問題。對中國和中國共產黨而言,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同時,還要從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尋找新的理論指引。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現有編譯基礎上,新時期,編譯工作進入精益求精、攻堅克難階段,即努力追求經典著作的原始意旨,以更加客觀、準確、全面地表達經典作家的思想原意。此外,國際馬克思恩格斯基金會正在編輯出版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歷史考證版。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一經掌握最初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就增強了知識素養、判斷能力,真正意識到當時的中國處于什么樣的狀態,并對人類歷史、社會發展、經濟運行有了全新的認識,而且作出了相應的變革社會的選擇。21世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加工編譯和歷史考證,必然引起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層解讀和透徹分析。學習馬克思主義,洞察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編譯工作的充實、完善變化,把握馬克思主義思想原意,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分析問題、判斷問題、處理問題,是每一位黨員都應具備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素養。21世紀,每一位黨員都應該形成一種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素養去分析未來的世界形勢、國家形勢和黨的形勢,從而對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作出理解和判斷,以更加積極的心態和行動擁護支持黨中央的選擇、向黨中央看齊。二是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修養的變化。馬克思主義是一種開放的發展的理論體系,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在時代、形勢和實踐發生深刻變革的歷史條件下,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前提下,中國共產黨把握住這一理論特質,遵照馬克思、恩格斯關于“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的歷史交待,動態地、歷史地而非教條地對待馬克思主義,在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基礎上勇于進行理論探索和理論創新。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理論探索和理論創新的重要成果。恩格斯說過,一個民族要想站在科學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1]。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一刻也沒有停止理論創新的腳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以及黨的建設等多個方面,蘊含了許多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例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目標,“新常態”理念,“四個全面”戰略思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有關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一些新思想,“六個堅持”的發展原則,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維護國家核心利益的外交理念,以及全面從嚴治黨理論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理論創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集體智慧的結晶。這無疑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繼承和創新,是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在新時期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作為當代中國的一名黨員,只有站在時代高度,敏銳察覺到黨的理論創新,以高度的理論自覺和學習自覺積極吸收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加強理論修養,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才能更深刻地體會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漸進過程,更真切地領會到我們黨追求真理的拳拳初心,更好地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論信仰,更好地在堅持馬克思主義中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
其次,政治覺悟修養的變化。黨員政治覺悟是黨員在政治生活實踐中領悟政治問題、明辨政治是非的能力和水平,是對政治問題所持有的政治態度,是政治責任、政治擔當的主觀反映。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黨員的政治覺悟主要體現在接受馬克思主義并以此為指導、聯合工人階級、開展階級斗爭、承認無產階級專政、少數絕對服從多數。遵義會議后,黨員的政治覺悟主要體現在擁護馬克思主義的獨立自主的正確路線、承認和擁護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和毛澤東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擯棄教條主義的錯誤指揮??箲饡r期,黨員的政治覺悟主要體現在團結抗戰、英勇善戰、積極生產、堅持抗戰。解放戰爭時期,黨員的政治覺悟主要體現在擁護統一戰線、聽黨指揮、不怕困難、不怕犧牲。新中國成立后,黨員的政治覺悟主要體現在鞏固政權、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改革開放后,黨員的政治覺悟主要體現在把握和平和發展主題,擁護把全黨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新世紀新階段,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員的政治覺悟主要體現在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維護黨中央的權威和黨的團結統一,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嚴格遵規守紀,密切聯系群眾,發揚優良作風,繼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員政治覺悟的側重點都有所不同,可以說黨員的政治覺悟隨著黨的政治生活和黨的事業的發展在不斷變化,但無論如何變化,黨員政治覺悟的高低都關系到我國各項事業和黨的事業的成敗和發展。因此,不斷加強黨員的政治覺悟修養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政治覺悟提高了,才能深刻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能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推進各項事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1.2 道德作風修養的變化
對社會而言,道德是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軟約束力量,是社會所追求的價值取向和文化觀念的反映,是人們共同的生活和行為準則,是衡量社會行為和個人行為善惡對錯的重要標尺;對個人而言,道德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精神追求的客觀反映,是指引個人行為的精神力量,是個人融入社會的重要價值旨歸,是個人維護社會秩序、規范人際關系的重要依據。作風是組織、個人在工作、學習、生活中所展現出來的精神風貌和行為風格。二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互通。道德的發展變化和作風的發展變化具有漸進性、統一性、系統性,道德和作風在不同時代、不同執政環境下的具體表現都會發生變化。因此,黨員在道德作風方面的修養也應隨之發生變化。
總體而言,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員道德作風修養經歷了幾種發展階段。例如,純粹馬克思主義者、立黨為公、實事求是、舍己為人、革命拼命精神的道德作風修養階段,韜光養晦、執政為民、愛國愛黨、和諧全面發展的道德作風修養階段,尊法守法、責任擔當、親民為民、廉潔奉公、團結一致、慎獨慎微、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內核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道德作風修養階段等。其中,共產主義道德是道德建設的根本目標。在仔細分析黨員道德作風修養發展階段的基礎上,可以總結出其發展特征,即強調黨員自律道德作風修養與激勵黨員追求共產主義道德作風修養目標相結合,對黨員的道德作風修養進行培育,以塑造黨員的理想人格形象??梢哉f,黨員道德作風修養過程就是對其理想人格的塑造、追求過程,就是從黨員個體出發對整體共產主義道德目標的艱難建設、追求過程。黨員自律道德作風的培養是黨員現實品格的日常表現,是道德作風修養的一般境界,而共產主義道德作風修養的實現是道德作風修養的最高境界和最終追求目標。如果沒有前者的積淀,就沒有后者的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培養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干部隊伍”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是新形勢下對黨員道德作風修養的新要求、新標準、新期盼。只有黨員自律道德作風修養不斷加強、不斷發生質的變化和飛躍,才能在全社會產生強大的凝聚力量和示范力量,才能為共產主義道德目標的實現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意念支撐。
1.3 紀律規矩修養的變化
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員紀律規矩修養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第一,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至新中國成立前,黨員紀律規矩修養從強調黨員的純潔身份到強調黨員執紀責任意識的變化。中國共產黨成立初期,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綱領(俄文譯稿)》對黨員的忠實性、加入黨派的單一性作出明確規定。黨的二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第一次將紀律條款單列出來,對黨員的專屬性、服從性、戒除性作出明確要求;此次會議通過的《關于共產黨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強調黨員在行動上應表現出理想性、大局性、代表性。黨的三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修正章程》、黨的四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修正章程》基本延續黨的二大對黨員的實質性紀律規定。黨的五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三次修正章程決案》則主要強調黨員的紀律執行力;此次會議通過的《對于組織問題議決案》在強調紀律的重要性和靈活性的同時,首次提出黨的政治紀律。黨的六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黨章》仍然強調黨員的執行力和遵守紀律的責任意識。黨的七大召開后,黨員執紀范圍從黨紀擴大到其他革命組織的紀律,更加強調遵守黨的無產階級的鐵的紀律的嚴格性、嚴肅性、強制性、自覺性,但同時又不抹殺黨員的創造性。
第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員紀律規矩修養的范圍擴大到黨章、國家法律和共產主義道德。新中國成立后,黨的總任務就是逐步完成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現國家的工業化,處理民族關系、國際關系,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和國際地位。黨的八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指出:“嚴格地遵守黨章和國家的法律,遵守共產主義道德,一切黨員不管他們的功勞和職位如何,都沒有例外?!保?]黨關于黨員執紀范圍擴大的規定,實質上是對經濟基礎建設和社會關系調整的客觀反映,對黨員紀律規矩修養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時段的黨員紀律規矩修養要求具有全局性、泛化性、概括性特征,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長期形成的黨的威望和黨內優良的政治生態仍成為激勵黨員嚴格遵守紀律、積極投身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無形戒尺和重要推動力量。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黨員所保持的精神面貌和黨所取得的重要成就都反映出黨員紀律修養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十一屆三中全會至黨的十七大,黨員執紀修養包含正反兩方面內容的變化,即從嚴守黨紀、堅決服從到嚴守國家法律及黨和國家的秘密、執行黨的決定的變化,從執行紀律到功過分明、賞罰分明的變化?!吨袊伯a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指出:“黨的各級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嚴守黨紀。對于違犯黨紀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執行紀律,做到功過分明,賞罰分明,伸張正氣,打擊邪氣。 ”[3]之后,我們黨加強對黨員的紀律教育,并注重檢查黨員和干部執行紀律的情況。黨的十二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除從正面明確規定黨員自覺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的法律,嚴格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執行黨的決定,服從組織分配,積極完成黨的任務外,還從反面明確闡述對違反黨紀的黨員的五種紀律處分,以懲前毖后、治病救人。黨的十四大及此后黨的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黨章對黨紀的重要性、黨紀的內涵及違反黨紀的處分情況都進行了明確規定。需要指出的是,黨的十六大、十七大通過的黨章突出黨員要“模范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彰顯了黨員在執紀方面的先進性、代表性,同時凸顯了對黨員的嚴格要求。這一時期,絕大部分黨員都能按照黨章的規定和要求自覺加強黨的紀律和規矩修養,但同時部分黨員的紀律規矩意識薄弱,無視黨的組織和紀律,甚至嚴重違反黨紀黨規,腐化墮落。這些問題的存在說明加強黨的紀律建設任重道遠。
第四,黨的十八大以來,更加嚴明的紀律、更加全面的規矩客觀上使黨員自覺遵守紀律規矩的意識明顯增強,促進了黨員紀律規矩修養的提高。黨的十八大報告把遵守黨章放到重要位置。黨的十八大通過的黨章再次明確黨的紀律的地位和本質,“黨的紀律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全體黨員必須遵守的行為規則,是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完成黨的任務的保證”[4],為新形勢下加強黨員紀律修養提供重要章程性指導。習近平強調,“學習黨章是全體黨員的基本功,這個功課要經常做”。他還指出,“紀律是成文的規矩,一些未明文列入紀律的規矩是不成文的紀律……需要全黨長期堅持并自覺遵循”[5]。經常學習黨章實質上是在為嚴格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做準備;遵守成文和不成文的紀律是黨成立以來對黨員執紀范圍的高度概括,使黨員對黨的紀律有了全新的理解,對黨的優良傳統和工作慣例的實際效力有了全新的認識。從執行效力而言,二者都是為防止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為,保證中央政令暢通,維護中央權威,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做思想和行動準備。黨的十八大報告和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是黨員提高紀律規矩修養的重要指導思想和總遵循。
“法與時轉則治”。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以下簡稱 《準則》)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準則》分三大板塊、十二個部分,在嚴明黨的政治紀律方面進行明確規定:“政治紀律是黨最根本、最重要的紀律,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是遵守黨的全部紀律的基礎。”[6]《準則》作為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高位階黨內法規,把黨的政治紀律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確說明黨的政治紀律的地位和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的重要性。在黨的所有紀律中,政治紀律永遠排在第一位。《準則》中關于黨的政治紀律和其他紀律的所有內容都是對全體黨員的紀律約束,并且這些規定都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全體黨員必須嚴格遵守,這也是新形勢下黨員提高紀律規矩修養的重要內容?!吨袊伯a黨黨內監督條例》也分三大板塊,共八章四十七條,對黨內監督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重點對象、黨的機構的監督、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的監督、黨內和黨外相結合的監督、整改和保障措施等內容作出具體規定。這是對黨章中一些基本要求的具體化。《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是對黨的十八大報告中關于加強監督檢查等論述的深度和細致解讀,是有針對性地解決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內監督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的關鍵舉措,突出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時代特點。
黨的紀律是黨員提高戰斗力的重要保證,黨的紀律的進一步完善使黨員受約束的范圍更加全面、受約束的態度更加嚴肅、受約束的能動性更加自覺,從而在客觀上有助于提高黨員的紀律規矩修養。事實證明,黨的十八大以來,多數黨員都能自覺地用黨的紀律約束自己,并自覺接受黨組織和人民群眾的監督,黨員的紀律規矩修養在整體上得到很大提高。
1.4 知識能力修養的變化
在慶祝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這是回顧中國共產黨歷史和中國歷史發展的全局以及站在新形勢下中國選擇新的發展戰略的高度所作出的重要論斷,是中國共產黨90多年光輝歷程和偉大實踐的一條重要經驗總結。
黨員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有馬克思主義理論、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國家法律法規、歷史知識(黨史和國史)、傳統文化知識、科學文化知識、相關業務知識等,所要具備的能力素養有學習適應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戰略思維能力、辯證思維能力、開拓創新能力、貫徹執行能力、綜合判斷能力、自律自醒能力等。進入21世紀,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深刻變革對全黨學習提出新要求,黨員所要掌握的知識重點和所具備的能力素養也在發生變化。對黨章、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黨規黨紀、黨史知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以及現代國際關系、現代市場經濟、現代管理和做好本職工作所必需的各種新知識、新技能等方面知識的掌握,是新形勢下黨員掌握知識的重點范圍。學習適應能力、戰略思維能力、開拓創新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服務示范能力、自律自醒能力是新形勢下黨員所要具備的重點能力。
黨員所具備的知識和能力具有互通性。知識是能力的前提,能力不能離開知識而獨立存在,充足的知識積淀可以為能力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但僅有知識,也談不上有能力,能力是知識在實踐和運用中的提高和升華,是知識發展的高級階段,同時,能力的提升和升華又有助于知識的再次積累和儲備。二者相互促進、相互轉化、共同發展。因此,黨員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注重學習、加強學習、不斷學習,以豐富知識儲備、提高知識水平,從而實現學用結合、用有所得,不斷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這也是新形勢下黨員加強知識能力修養的重點。
2.1 黨員修養的宗旨不變
中國共產黨在繼承和創造性地發展馬克思主義“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思想的基礎上,在長期拼搏、實踐的基礎上,解決為什么人的問題,找到黨的事業的價值歸屬,最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確立為黨的根本宗旨。在這一思想的指導下,我們黨正是不折不扣地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并將之發展為實際工作中的群眾路線,才贏得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才能使黨在艱苦的環境下存活、壯大、發展,最終在與多種勢力的斗爭中贏得天下、長期執政。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7]。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提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又一個顯著標志。這也是從政黨自身宗旨修養的高度對共產黨的特殊性、相異性所做的精確概括。
在革命戰爭年代,群眾對我們黨的支持和擁護達到了“最后一口米做軍糧,最后一尺布做軍裝,最后一個兒送戰場”的程度。這種支持和擁護是我們黨用“一切為了群眾”、不怕流血犧牲的實際行動換來的,是全體黨員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修養換來的。新中國成立以來,從黨的理論表述和對黨組織及黨員的要求上來看,與黨的宗旨相關的具體表述不同,但宗旨的核心內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變,并且我們黨一直要求黨組織和黨員密切聯系群眾,為群眾謀福利。從黨的實踐上來看,黨所進行的社會主義建設、及時總結“文革”經驗教訓、改革開放、科學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都是為了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從黨員的行為來看,絕大多數黨員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是黨的宗旨的忠實踐行者。但同時,在黨內存在一些理想信念動搖、價值觀念扭曲、宗旨意識淡漠的黨員,他們放松了自身的宗旨意識修養,脫離群眾、脫離實際、脫離基層,使黨的形象大打折扣,使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大打折扣。針對這種情況,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使廣大黨員、干部受到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的深刻教育,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明顯增強,服務群眾的自覺性明顯增強。
無論在什么情況下,我們都不能忘記:人民群眾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和勝利之本,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新形勢下,全體黨員只有進一步增強宗旨意識、錘煉宗旨修養,好好地為人民服務,才能以嶄新的形象贏得人民的尊重和信任,才能使黨的理想信念在現實生活中散發出光芒。
2.2 黨員修養的目標不變
從理想和現實的角度分析,黨員修養目標包括最高目標和日常目標。
首先,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作為黨的肌體細胞的黨員,從成為黨員的那一刻起,就應時刻警醒“我是誰”,時刻自省自己的身份,時刻擺正自己的位置,保持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主觀自覺,明確“角色不變,崇高理想不變”,堅定黨員修養的最高目標是堅持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即習近平總書記講到的“不忘初心”。
其次,現階段,黨是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是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的,黨員在響應黨的號召、為事業和夢想努力的過程中,必須從與黨的事業發展和自身發展緊密相連的日常工作做起,在日常工作中加強黨員修養,以政治堅定、作風優良、品質優秀、大公無私、顧全大局、無私奉獻、愛崗敬業作為日常修養的目標,造就對祖國、對黨、對人民忠誠無比,具有高尚政治靈魂和堅強精神支柱,能夠經受住任何考驗的共產黨人。
黨員修養的最高目標是黨員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靈魂根基,是黨員具備優秀品質和崇高境界的根本基石;黨員修養的日常目標是黨員日常行為的精準標尺,是黨員開展工作的內在要求。不管時代怎樣變化,社會怎樣發展,黨員修養的最高目標和日常目標都是每個共產黨員畢生恒定的標準追求,也是其畢生不變的修身境界。
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以增強的黨的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的要求,以及黨的隊伍規模和黨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使黨面臨加強黨員教育的重要任務?!皟蓪W一做”是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細胞工程”,要求廣大黨員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八闹v四有”實際上即包含理想信念的黨員修養的最高目標,也包括政治品格、紀律觀念、道德品行、擔當作為的黨員修養的日常目標,是最高修養目標和日常修養目標的統一體,既有對黨員修養的概括性規定,也有對黨員修養的具體要求,恰當地闡釋了新形勢下對黨員堅定理想信念、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樹立黨的意識和黨員意識、帶頭攻堅克難敢于擔當、強化宗旨觀念的科學教育定位,同時突出為提高黨員修養最高目標和日常目標所提倡的經常性教育理念。做“四講四有”合格黨員,必須牢記黨員身份,踐行黨員職責,在忠誠、為民、敬畏、擔當的針對性實踐中力達黨員修養目標。
2.3 黨員修養的實踐不變
馬克思、恩格斯很重視實踐的力量。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8],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建構原則和邏輯起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中心范疇。列寧在指導俄國革命的實踐斗爭中,使馬克思主義實踐觀得到進一步豐富和發展:“生活、實踐的觀點,應該是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保?]毛澤東在《實踐論》中指出,“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10]。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承馬克思主義關于“在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斗爭所經歷的各個發展階段上,共產黨人始終代表整個運動的利益。因此,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11]的革命實踐理論,堅持實踐第一的原則,堅持調查研究、實事求是,深入基層、依靠群眾,一切從社會革命和經濟發展的實踐出發,正確認識和處理革命、建設和改革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不僅創造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也領導人民創造了新中國的歷史。
黨員在實踐中的修養主要指在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指導下,在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期的實踐鍛煉,總結實踐經驗,在與群眾的緊密聯系中加強自己的修養,提高自己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使自己的行為不脫離實際、不脫離群眾,使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使自己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者、創新者。
黨員在實踐中的修養要求其具備實踐基礎和密切聯系群眾兩個方面。“道不可坐論,德不能空談”。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中指出:“革命者要改造和提高自己……離不開在實踐中的自我修養和學習?!笨梢?,黨員的修養與實踐活動密不可分。在實踐活動中,黨員的知識文化水平、精神風貌和創新能力等會隨著實踐的深入而不斷得到提高,黨員的榜樣力量和先鋒模范作用都會在實踐中得到彰顯和發揮,黨員修養的提高又會促進實踐活動的開展、豐富、完善,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同時,黨員修養要求密切聯系群眾。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依靠力量。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紀念大會上指出:“在9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跨過一道又一道溝坎,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為中華民族作出了偉大歷史貢獻。”這句話是中國共產黨在密切聯系群眾的基礎上,鍥而不舍、步步為營、久久為功而創立黨的事業和國家事業的精辟概括。進一步推進黨的事業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除了依靠我們黨自身的建設和每個黨員的努力奮斗,更要依靠人民群眾。離開人民群眾,一切都無從談起。帶領人民創造幸福生活是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新形勢下,只有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在密切聯系群眾中提高黨員修養,才能凝聚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推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歷史進程。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62.
[2]中國共產黨章程[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0/65452/6412335.html.
[3]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3/65371/4441902.html.
[4]中國共產黨章程[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49.
[5]習近平.深化改革鞏固成果積極拓展 不斷把反腐敗斗爭引向深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1/13/c_1113982249.htm.
[6]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 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6.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8]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5.
[9]列寧選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3.
[10]毛澤東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1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5.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11.018
D263
A
1004-0544(2017)11-0110-06
全國黨校系統重點調研課題(2017):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社會治理邏輯研究。
王珂(1981-),女,河南許昌人,法學博士,中共河南省委黨?!秾W習論壇》編輯部編輯。
責任編輯 趙繼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