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劍俠
單縣人民醫院,山東菏澤 274300
腦血管病的發生與動脈粥樣硬化、脂肪透明樣變性與纖維蛋白壞死、纖維肌肉發育不良、亞急性動脈硬化性腦病(Bingswanger?。?、淀粉樣血管病變等有很大關系。其中我國臨床中有很大一部分患者因腦血管病導致偏癱[1]。偏癱帶給患者的不僅僅是身體上的傷痛,更多的是心理上的創傷,加上偏癱患者帶給家庭沉重經濟負擔。臨床中越來越重視對腦血管病偏癱患者的護理工作,特別是早期康復護理。該次研究共納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00例患者進行臨床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進入該院的腦血管病偏癱患者100例作為研究對象,100例研究對象根據入院順序先后分為兩組,對照組50例,男40例,女10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58歲,平均(63.78±6.67)歲。研究組50例,男43例,女7例,年齡最大81歲,最小60歲,平均(62.19±5.92)歲。兩組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均為各種腦血管病導致的偏癱患者;②Glasgow評分>8分;③病情穩定,臨床表現以偏癱為主;④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患者或患者家屬了解該次試驗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有精神障礙者;②出現明顯意識障礙及認知障礙;③合并存在癲癇、腦損傷及周圍神經病史者。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臨床護理模式。研究組采用早期康復護理模式,具體護理操作包括:①早期心理康復護理:在患者入院后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患者及家屬心理狀態,有針對性的開展護理工作。②實現早期健康教育護理:在患者入院后立即開展對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讓患者及家屬更加全面、理性的認識到疾病,提高患者對治療方法的認知度和護理工作的配合度。③實現早期身體護理,由于該次研究對象均為老年患者,而老年患者因受到疾病引發壓瘡的可能性較大,因此護理人員針對長期臥床的患者需要定期幫助患者更換體位,進行必要的按摩。要求患者臥床休息采取合適體位,避免搬動,如果患者嘔吐、流涎較多需要將頭側向一邊,煩躁者需要增加床欄。還需要加強對患者四肢的保暖,進行早期腦保護和康復護理。在護理的過程中需要盡量減少掀動被服次數和裸露次數,注意患者保暖。④實現對患者早期個人護理,針對眼瞼不能閉合患者需要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雙眼,保持床單清潔。⑤實現早期肢體康復訓練:根據患者個人情況制定功能鍛煉方案,要求患者在病情穩定之后及早開始進行肢體康復治療。針對癱瘓肌采取揉捏的方式,對拮抗肌采取安撫性推摩的方式,順序以遠心端到近心端。按摩2次/d,10~20 min/次,逐漸加大活動量,幫助患者制定康復計劃,避免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要求患者雙手交叉握住并伸直,由健側上肢帶動患側上肢,健側腿伸到患側腿的膝關節下方,以軀干為軸實現患側或健側的轉向,在每一次的翻身變動臥位時進行練習。在床上可開展康復訓練,被動性實現肢體上下端的活動關節,確保其活動度,上肢進行腕關節內翻、外展,再逐個進行關節的屈伸、上抬、上舉等,還可以進行肘屈伸、肩上舉等操作。在這個過程中要求患者進行坐起、坐位平衡訓練、站起平衡訓練、站位平衡訓練以及步行訓練。
使用Barthel指數評分[2],≥60分:輕度功能障礙,能夠完成部分日?;顒?;需要一定幫助,59~41分表示中度功能障礙,需要極大幫助才能夠完成日常生活活動;≤40分表示重度功能障礙,多數日常生活活動不能夠完成或需要人照顧。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肺部感染、壓瘡、泌尿系感染或結石、關節僵硬。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分析,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100.0%。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完成數據的處理與對比,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通過χ2對其予以檢驗,計量資料則以(±s)的形式來表示,通過t對其予以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在護理前Barthel指數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 Barthel指數評分[(±s),分]

表1 比較兩組 Barthel指數評分[(±s),分]
組別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n=50)對照組(n=50)t值P值35.06±8.14 35.09±10.11 0.023>0.05 59.39±6.87 46.01±7.03 8.67<0.05
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研究組總發生率4.0%明顯低于對照組3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對比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n(%)]
研究組非常滿意32例,滿意17例,不滿意1例,對照組非常滿意10例,滿意20例,不滿意20例,研究組總滿意率98.0%與對照組總滿意6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腦血管病在臨床中包含多種疾病,例如血栓形成、腦動脈瘤、腦動脈損傷等等,分析這些腦血管病,可以發現其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是能引起腦組織的缺血[3],導致患者的殘廢或死亡。針對腦血管病偏癱的患者,為了降低患者在臥床的過程中出現嚴重并發癥,該次研究以早期康復護理為主,開展了臨床護理工作,針對研究組患者采取了全面性的護理措施,包括心理護理、個人護理、飲食護理、健康教育,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工作,積極開展了針對患者的患肢早期康復護理,包括按摩、翻身動作訓練、床上訓練等等,最終目的就是實現患者功能的恢復。目前臨床上已經有研究證實康復護理越早開始越有利于患者功能的恢復[4]。通過實現早期康復護理有效促進神經細胞的軸突發芽,利用反復訓練幫助這些軸突形成新的突觸并建立神經環路網絡,有效改善患者肢體的功能,改善患者自理能力。
在該次研究中,兩組在護理前Barthel指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Barthel指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早期康復巡訓練可有效提高患者Barthel指數。研究組并發癥總發生率4.0%明顯低于對照組32.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總滿意率98.0%與對照組總滿意60.0%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腦血管病偏癱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可促進肢體功能的早恢復,對改善患者自理能力有積極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1]王敬茹.腦血管病偏癱患者影響個體預后的因素及早期康復護理模式的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2):10-12.
[2]梁桂蘭.腦血管病偏癱早期康復的護理研究[J].雙足與保健,2017,26(14):48-49.
[3]李倩云,岑曉婷,利春玲.早期康復護理對腦血管病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意義[J].遼寧醫學院學報,2011,32(6):552-553.
[4]張麗娟,陳春光.早期康復護理對腦血管病偏癱患者生活能力及肢體功能的影響[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6,33(2):204-205.
[5]張慶華.早期康復護理對腦血管病偏癱患者功能恢復的價值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1):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