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燕妮
臨沂市交通醫院,山東臨沂 276000
神經外科手術創始于1935年,常用于經保守治療無效、腦部器質性改變或者是強迫癥、焦慮癥等精神性疾病的治療,能夠有效清除病灶組織,改善患者神經損傷,但是在手術過程中,也有困難會破壞患者某些神經功能區,遺留語言、認知、運動功能障礙[1-2]。對于接受神經外科手術的患者來說,術后予以康復護理,讓患者在術后康復階段接受系統化的護理干預,進行功能康復鍛煉,對于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具有積極意義。此次實驗選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8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旨在探究康復護理在神經外科手術中的實施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該院收治的84例神經外科手術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42例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25:17;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20歲、75歲,中位數年齡(48.65±6.47)歲。對照組42例中,男性與女性的比例為24:18;最小、最大年齡分別為22歲、76歲,中位數年齡(49.03±6.18)歲。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納入對比研究的價值。此次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通過,患者均知悉此次試驗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將術前存在語言、運動、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排除在外[3-4]。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指標,觀察其臨床癥狀改善情況,督促患者遵照醫囑服藥,配合治療,如有異常及時告知主治醫生,采取對癥治療及護理措施。觀察組予以康復護理,具體方案為:①心理護理干預。患者因為疾病的影響,容易滋生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主動關心患者,在進行護理操作時,介紹用藥的目的及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主動詢問患者的感受,傾聽患者的煩惱,及時疏導其負面情緒,鼓勵引導患者以積極樂觀的心態接受治療;②健康宣傳教育。站在專業的醫療角度,采用口頭宣導的方式,讓患者了解所患疾病的病因病機、病程進展、治療方式,了解影響病情的相關因素,同時給患者發放自制的健康手冊,把關于相關疾病的基本知識及自我管理方案記錄下來,方便患者隨時查閱。在院內組織醫療知識講座,鼓勵患者參加,了解更多的疾病知識,與其他患者進行交流;③飲食護理干預。術后加強口腔護理,鼓勵患者使用漱口液 (比如2%的硼酸溶液、0.9%的氯化鈉溶液)漱口。根據患者的營養需求,制定科學合理地膳食計劃,多食用一些低熱低脂、富含維生素或者粗纖維的食物,合理搭配瓜果蔬菜,少吃動物性脂肪和糖,每日食鹽攝取量應低于10 g,少量多餐,循環進食;④功能康復鍛煉。語言功能障礙患者,從基本發音“a”“o”“e”等開始,逐漸引導患者學習語言,逐步掌握字詞句的發聲,鼓勵患者多與他人溝通,同時根據患者需求進行記憶力、定向力訓練;運動功能障礙患者,臥床期進行患側肢體的被動運動,自主練習翻身、坐立等,離床期練習站立坐下,嘗試慢慢轉移身體重心,同時進行上肢的伸肌訓練、下肢橋式運動、髖的內外收展以及面部的刺激按摩等,步行期即可開始練習如何使用手杖獨立行走,并開始嘗試自主活動,練習穿衣洗漱等生活內容。
1.3.1 生活質量評定 護理干預后,采用SPitzer的QLI量表,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評價維度包括日常活動、日常生活、健康狀況上,每個維度為0~3分,總分為9分。
1.3.2 護理滿意度 采用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讓患者對護理工作進行評價,根據評分可將之分為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3個等級,計算兩組護理滿意度。
在生活質量評分上,觀察組在日常活動、日常生活、健康狀況3個維度上的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組別 日常活動 日常生活 健康狀況 總評分觀察組(n=42)對照組(n=42)t值P值1.67±0.38 1.32±0.21 8.572<0.05 1.62±0.32 1.20±0.45 9.026<0.05 1.70±0.34 1.33±0.34 8.913<0.05 5.84±0.35 3.84±0.36 9.275<0.05
在護理滿意度上,觀察組為97.62%,對照組為76.19%,明顯低于觀察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n(%)]
神經外科手術雖然是一種治愈性的治療方式,但是由于手術都具有一定的創傷性[5-7],手術過程中難免傷及某些正常功能區域,導致術后患者失語、偏癱等,影響到患者的預后生存質量。在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及時予以康復護理,通過心理護理干預,改善其心理狀態;通過健康宣傳教育,提高其病癥認知水平,增強其自我管理意識;通過飲食護理干預,幫助其指定科學合理的膳食方案,能夠有效保證術后康復的營養供應;通過功能康復訓練指導,能夠讓存在語言、認知、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其臨床癥狀顯著改善。
此次試驗中,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康復護理,護理后患者生活質量優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神經外科手術中實施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其神經功能缺損,改善其預后生存質量,值得采納應用。
[1]張瑜.神經內科疾病護理中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的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64):210.
[2]曹曉霞.康復護理對腦梗死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改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64):244.
[3]侯香梅.腦梗死病人不同時期的肢體康復護理實踐思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62):226.
[4]夏玉蓮.整體康復護理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恢復期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民康醫學,2017(12):68-69.
[5]方昕,高小波.面神經麻痹患者的治療及臨床康復護理[J].中國農村衛生,2017(17):55.
[6]黃巖.兩種不同術式治療老年股骨粗隆間骨折術后的康復護理[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31):63-67.
[7]李靜.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康復護理指導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7(26):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