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佩韋
摘 要:數學在初中階段是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學生需要有很強的邏輯性和知識結構的能力才能將數學學好。在現代教學方式中,信息技術已經成為許多學校數學教學的必用工具,而在農村中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尚不成熟,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還需要進一步的開發。結合農村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與自身的教學經驗,從知識體系構建、知識原理呈現等方面談一談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深度整合的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農村教學;初中數學
數學是一門同時需要邏輯性與抽象思維能力的學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常常因為無法宏觀地看待數學知識,而難以構建起知識體系,也會因為自身的想象能力不足而難以理解數學中的一些抽象概念。這在過去的傳統教學中一直是數學學科中的一個難點。而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可以利用新技術為學生破除這些難點,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
一、信息技術對初中數學教學的促進作用
1.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知識
在初中階段,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將要開始接觸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比如直角坐標系、平面幾何等內容。這些知識內容不同于直觀的數字,學生可以在計算1+1=2時直接將數字轉化為實物進行理解。直角坐標系、平面幾何等內容是從特殊現象中抽象出的一般規律,學生很難直接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情境進行理解。這時如果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現知識的具體應用場景和知識的原理,那么學生將能更好地去理解這些抽象知識。
2.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
在現代教學理念中,我們要求學生能夠將自己學過的知識通過加工整合,最終形成一套成體系的知識系統。在初中階段,我們的教學更多的是在為學生打基礎,這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對某方面的知識理解不到位,就會導致學生整體知識體系構建上的缺失。針對這樣的問題,信息技術能夠帶來更多的解決方式。
比如,教師可以將自己整理的知識體系資料共享在云空間上,讓學生都能夠隨時隨地查缺補漏;比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來讓學生在課下查找自己學習上的不足。我們農村學校的信息技術應用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可以直接利用很多現已發展成熟的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只要教師能夠用心地為學生進行指導,學生將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獲得更加完善的知識體系。
二、在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策略
科技的發展為人們的生活工作都帶來了很多的便利。21世紀是信息的時代,信息技術是我們這個時代的主題。如今信息技術早已不是束之高閣的理論,人們早已將它應用在生活和工作的各個場景之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農村初中學校也應該及時跟上時代的步伐,將高科技運用在日常教學中,幫助數學學科進行更好的教學。
1.創設形象的教學情境
在學科分類中來看,數學屬于理科,理論意義更強。因此,很多數學知識點都是比較抽象的。為了將這種抽象的知識具象化,我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常常將數學的知識點隱藏在應用題中,這種方式就是將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具象化。同理,我們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講解更加抽象的知識點時,也可以借鑒這樣的方法。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營造知識應用的情境。
比如,在講解直角坐標系的建立時,教師需要讓學生理解直角坐標系上每一個點的意義,那么就可以通過幻燈片將班級的座位安排情況用圖形表示出來。并且在這張圖上標出每一張桌子的位置,然后教師讓學生在這里面找到屬于自己的座位。當學生可以利用直角坐標系定位以后,學生就能夠更加直觀地去理解這一工具的作用。在這樣的教學方法中,學生就可以將原本十分抽象的坐標系融入自己對日常經驗的理解之中去。這對于學生解決數學問題有很大的幫助。
2.構建數學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的構建本身就是一種比較抽象的行為。知識本身沒有實體,因此,學生必須在充分理解知識內容的前提下,才能將各個知識部分構建成一個完整的體系。然而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各有不同,對于知識理解的程度也深淺不一。因此,構建知識體系。對于每一個學生的難度也都不一樣。而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幫助更多的學生輕松地構建知識體系。
舉例來說,在一段時間的學習之后,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多個知識點的名稱打亂順序投放到投影儀上。然后教師讓學生自行將這些混亂的知識點進行分類。學生將會根據自己對于知識的理解把知識點分類。接下來,教師再將知識點的體系還原,讓學生看到每一個知識點是如何與其他知識點進行聯系的。學生通過這樣的圖片式記憶,可以將整個數學知識的體系構架牢記于心,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在今天的農村初中數學教學中,我們仍有很多教學方式上的不足。得益于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運用信息技術來彌補教學中的這些不足。運用信息技術,農村初中的數學教學可以為學生構建更完整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形象具體的理解。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被全面激發,數學學習的質量也才能有根本提高。
參考文獻:
[1]盧毅祈.初中數學知識體系構建的方法策略[J].信息技術教學,2017.
[2]劉夢遙.中學數學知識體系的梳理教學[J].教學風向標,2017.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