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朝暉
摘 要:七年級作文不僅是小學作文的延伸,也是整個中學階段作文訓練的重要基礎。下面就如何提高七年級學生寫作能力這一問題談談看法。
關鍵詞:作文;七年級;寫作能力
七年級作文不僅是小學作文的延伸,也是整個中學階段作文訓練的重要基礎。這“一步棋”走得如何,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在八、九年級乃至整個中學階段的寫作能力。所以,在25年來的作文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在這方面進行一番嘗試和探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如何提高七年級學生寫作能力這一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重視寫作之前的指導
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師在寫作上對學生的指導,能起到開拓學生思維、讓學生會用知識的金鑰匙打開作文之門的作用。眾所周知,在作文教學活動中,作文前指導、批改、評講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特別是作文前指導,對于剛從小學進入七年級的學生來說,顯得尤為重要。七年級新學生開學以后,在作文上對其要求有較大的提高,六年級的作文字數一般是300至400字左右,七年級的作文字數則提高到500至600字左右,這不僅是字數的增加,還要求學生把增加的字融合到布局謀篇當中。由于剛跨入中學校門,學生對中學的作文訓練目的尚不了解。有的學生只是記住了所謂寫人記事的模式,有的學生甚至背下幾篇所謂的范文,草率應付升學考試。而現在真正要寫新的作文時,學生就覺得無物可寫,有的學生空發議論,有的只寫幾段文字,有的雜亂無章。這時,我便有針對性地指出他們過去的錯誤做法,并給他們樹立新的作文思想觀念,指導他們有針對性地做好每一篇作文。
二、加強學生口頭表達和筆頭表達訓練
口頭表達訓練和筆頭表達訓練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口頭表達訓練,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是利用課前五分鐘讓學生到講臺前演講,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豐富其詞匯。具體做法是: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搜集警句、詩詞佳作,課上談談對它們的認識、感想和體會;講完后,認真進行整理,去粗取精,規范地寫在語言積累本上,供大家借鑒、學習。
二是精心設計課堂問題。教師應根據每節課學習目標、教學重點及教學難點,設計具有層次性、差異性的問題,讓學生去討論,去質疑,去答疑。這樣一來,既訓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又通過反反復復的“說”,提高了學生對作文語言的運用能力。
三是利用語文課外活動,以報告會、朗讀會和演講會等多種形式訓練學習“說”的能力。筆頭表達訓練,主要從寫日記入手。我要求學生每人準備一本日記本,記下自己當日的見聞和感受。日積月累,所記的事一多,寫起文章來也就覺得順手多了,而且也有內容寫。此外,我還引導學生寫摘錄筆記,將課內外閱讀中好的語段、警句、格言等抄寫在筆記本上,并要求學生在作文時要靈活運用,達到錦上添花的效果。
三、注重學生模仿能力的培養
七年級學生模仿能力極強,而課文是他們最直接的模仿對象,無論在內容,還是在語言、結構、寫作技巧上,學生都能受到其潛移默化的影響。譬如《石榴》在寫法上有三個方面值得學生學習,一是抓住事物特征的寫法。二是詳略得當、重點突出的寫法,課文開頭部分概寫,總領全文。中間部分圍繞中心,分層展開。結尾部分簡略生動,照應開頭,點明文意。三是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借物抒情。學生學了這篇文章后,對本文的寫作方法就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然后把這幾種寫作方法應用到自己作文中去,從而提高了自己的寫作水平。
四、激發學生寫作興趣,鼓勵和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在學生活動中,學生除了求知的需要外,還有一個交往的需要,渴求把自己的耳聞目睹、想法見解說出去,跟同學和老師交談……”寫作正是滿足了學生這種心理需要。比如在作文課上,我采用口頭作文與書面作文相結合的方法,以“書面”為主,以“口頭”為輔。口頭作文的形式有講故事、熱鬧話題評論、演講會、詩文欣賞等生動有興趣的活動。
五、重視作后評講
作后評講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重要一環。它是對學生在作文反饋的信息進行科學評價的過程,也是信息反饋規律所必須實施的必要步驟。作后評講也不應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據寫作要求,一次突破一個重點。方法也可以靈活多樣,可以精選幾個精彩片斷,組織討論后再進行評講,可選擇一兩篇有代表性的習作進行講評,并指出優缺點和提出改進的方法,也可以由學生互改作文后組織學生評講。通過這樣形式多樣的作后講評,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要提高七年級學生寫作的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鑄就的。它需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讓學生多層次、多渠道地進行聽、說、讀、寫訓練。同時,更要重視發揮教師指導作文教學的作用。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1]吳中清.提高學生寫作能力之我見[J].學周刊,2014.
[2]范小軍.以“說”促“寫”,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J].華夏教師,2015.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