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民數量龐大,實現我國農業的信息化是國家大力提倡和扶持的。農業信息化不但可以提高農民經濟收入,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縮短城鄉差距,而且對于推動中國經濟健康快速發展以及促進和諧社會發展都有積極作用。本文筆者從農業信息發展的現狀出發,詳細分析了推廣農業網站信息的重要性,對如何提高農業信息利用率和推廣率提出了建議,希望對我國的農業網站信息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農業;網站信息;現狀;推廣活動
中圖分類號:S-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25
1 中國農業網站信息化的背景和現狀
農民缺乏信息化意識。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了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縮小城鄉貧富差距,合理分配社會資源,政府在建設農村網站信息化問題上給予了很所優惠政策。很多農村開始建立信息化服務站,但是由于農民信息化意識薄弱,不能很好地利用農業網站信息,使很多農業網站成為空架子。
網站建設有待完善。很多農業信息網站上的有價值信息重復率較高,缺乏針對性和側重點。很多農業信息網站信息資源更新較慢存在滯后性,很多信息沒有及時刪除更新,技術板塊很多設備科技都已經過時,缺乏實際利用價值。農業供求內容分散且存在虛假消息,導致網站實際價值缺少,從而影響了農業網站的利用率。
網站服務功能缺失。很多農業網站點開后對農民有益的服務類板塊較少,很多農業廣告,給人一種雜亂和不專業的視覺感覺,讓農民對此缺乏信任甚至產生反感情緒。有一些農業網站在操作設置上沒有考慮到農民的文化水平,設置環節復雜,操作難度系數較高的操作流程,導致農民不能夠及時尋找到所需的信息。
2 提高農業網站信息利用率的建議
利用農民可以接受的傳統信息傳播模式與農業網站形式相結合的方式,積極鼓勵農民利用農業網站,并配合板報、傳單、農業刊物對農業網站信息進行說明補充,這樣農民就可以實現線上農業網站信息學習,線下書籍刊物進行輔導的雙管齊下的學習模式。
為了提高農民的整體科學水平和現代化種植技術,利用廣泛農業信息網站對農民進行專業培訓,參考國內外科技種田的成功案例,對農民進行講解說明,提高農民對農業網站的重視,鼓勵農民利用農業網站信息資源。
農業網站要不斷的完善信息結構和板塊構架,簡化操作流程,新聞資訊更加貼近農民生活,豐富網站信息內容,完善信息資源建設,提供信息共享和專家輔導功能,提高網站的服務水平。
3 如何提高對農業信息網站的有效推廣研究
3.1 健全農業信息網站的服務機制
農業信息網站要明確服務定位,網站信息要具有針對性和準確定,并根據農業地區特點進行農業信息的整合,并且根據當地農民需求,進行信息的搜集發布。在網站板塊上要分類清晰詳細、設計一目了然,在操作上要盡量簡化操作流程、方便信息搜索和檢索,提高農業信息的利用效率,達到農業網站信息推廣的目的。
3.2 提高農民計算機水平
很多地區已經普及了互聯網應用,當地政府利用農忙空閑時間,積極組織農民的計算機能力培訓,講解計算機的基本操作方法,并對農業信息網站的操作進行詳細講解。這樣的培訓不但可以提高農民的計算機操作水平,提高農業信息網站的利用率并且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方向,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
3.3 加強網站的宣傳力度
由于農民認知水平有限,信息利用意識薄弱,不能夠了解農業信息網站的便利性,這是造成網站利用率低下的原因。為提高農業網站的利用率,可以將農業信息網站的操作方法印制成冊,每家每戶進行發放,方便農民按照操作流程合理利用農業信息網站;還可以開通24h熱線電話,方便那些文化水平有限的農民朋友,及時撥打熱線電話進行供求信息發布,再由專業人員幫助在網站上進行登記發布。另外還可以采用信息捆綁方法,農民可以按照自己的的喜好和需要,點選訂閱按鈕,當網站信息更新時,會以短信和郵件方式及時通知訂閱此信息的農民,這樣不但提高了網站信息的利用率還提高了農業信息網站的準確性和針對性。政府還可以到相關農業學校,招募農業專業的熱心同學,組成愛心服務小組,幫助和輔導農民學習農業信息網站操作。
3.4 農村干部分包制度
為了高效率利用農業信息網站,普及農民的信息利用率。農村干部可以將所在村民按組分配,進行小組培訓講解制度,遇到問題小組解決,好的咨詢也方便小組之間分享,不但調動了農民利用農業信息網站的積極性還擴大了農業信息化的影響力。采用這種干部分包制度,明確組員之間的責任和義務,還擴大了信息的傳播力度。組員之間能夠互相督促學習,在提高農業信息網站的同時還能夠推動我國的農業技術信息化步伐。
農業網站建設在自身不斷完善的基礎上,要注重農民計算機操作水平和信息利用效率,讓農民可以利用農業信息網站及時發布供求信息、學習科學技術、提高農業網站利用率。農業網站信息的有效推廣對于我國實現農業現代化建設和信息化建設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李丹.我國農業網站信息的有效推廣研究[J].價值工程,2013
(27):20-22.
作者簡介:羅箭巧(1970-),女,本科,云南昌寧,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