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實施市場區域化布局的過程中,公司每一個項目,每一筆投資,都根據行業的發展趨勢和經濟發展規律,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分步實施、謹慎推進。
堅定市場信心。近幾年,公司所處的汽車行業正在進行戰略性調整,而汽車零部件市場競爭猶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需要不斷的投入,不斷的跟進,不斷的開發新市場、新產品。如果對市場和行業失去信心而停止開發,就是對市場的放棄,就會很快出現滑坡。因此,公司一直堅持對開發市場、開發產品不動搖,對客戶有信心、對行業有信心,對自身實力有信心,對企業的發展戰略有信心,在信心的支撐下不斷開發新產品、新市場、新客戶,從而帶來一個又一個發展機遇。通過多年的努力,公司已經在行業中建立了一定的市場地位,綜合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在產品研發和資金上具有較強的實力,應該比競爭對手發展快,比行業發展快。目前集團公司要求各子集團收縮投資,而公司卻積極的申請投資上項目,歸根結底還是源于對市場的信心和對市場的準確判斷。
對市場“微積分”。實施市場區域化布局,不是“揀到籃里都是菜”,必須有所取舍。如市政工程管道市場,公司在堅持把燃氣管道市場做強做優的前提下,大力開發水管市場,利用品牌優勢、質量優勢和行業知名度,開發國內高端客戶,同時利用亞大集團的整體優勢和各分子公司的協作優勢,大膽開發大客戶。再如把汽車主機廠分為ABC三個等級,發展前景好、有國際背景的主機廠為A級市場,他們運作規范、信譽高,甚至提供模具費,材料漲價給補差,因此風險小,要大膽跟進、大膽開發。對于B級和C級市場要充分論證,挑挑揀揀,從不盲目開發,同時還要有防范風險的措施和手段。

以“點”帶“面”。汽車行業是一個“面”的市場,只要定了“點”,就可覆蓋“面”,要跟著行業發展,跟著汽車市場的計劃發展謀篇布局。市政工程管道系統、鍋爐燃燒器、紡織機械等基本靠市場競標贏得客戶和市場,是一個個“點”市場,凌云人抓住每一次投標機會,通過爭奪無數個“點”的市場,形成“面”的市場,實現以“點”帶“面”。
進退自如。在市場化布局過程中,公司堅持有進有退的原則,核心就是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對于沒有達到市場預期、出現虧損的及時進行整合,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生產能力和綜合實力。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從軍品到民品、從山區到平原、從單一國有體制到股權多元化,凌云人搶抓機遇,乘勢而上,以敢為人先的精神,突破了一個又一個難題,化解了一個又一個障礙。歷經十年磨礪,如今凌云集團規模突破百億,成為國內汽車零部件制造業及塑料建材行業知名的大型企業集團,涵蓋凌云股份、亞大集團、凌云驅動軸、凌云太行、凌云燕興、凌云長城光電、德國凱毅德七大業務板塊,所屬分子公司總數已達58家,遍布中國28個省(市)和地區、全球5個國家(包括中國、德國、捷克、墨西哥、美國)。產品涉及汽車零部件、PE管道系統及相關軍品領域,企業完成了精彩蛻變。

歷經20多年磨礪鋒刃,鑄就“四項第一”技術顛峰,完成“四個轉變”,實現“四化”格局,在行業內異軍突起、華麗轉身;勇于擔當兵器工業高科技國際化使命,以“有抱負、負責任、受尊重”價值追求和自身顯要的技術、市場、戰略地位,以及“六個滿意”文化輻射力,突破了西方人的“意識紅線”和管理、地域、戰略的銅墻鐵壁,造就了兵器式戰略性海外并購成功案例,邁出兵器工業“國際化”戰略步伐。
以打造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優質產品、高端客戶以及成熟的研發體系為抓手,并購重組積極探索合資合作的道路,領跑著世界汽車車鎖技術,實現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
事實表明,凌云在發展的各個階段,所制定的政策措施,都是針對環境情況、市場變化、形勢發展進行決策,運行中并視情況變化適時進行動態調整,靈活機動與時俱進,而不是一成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