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洪雙
(通化廣播電視臺中波發射臺,吉林 通化 134000)
?
淺析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技術中的應用
呂洪雙
(通化廣播電視臺中波發射臺,吉林 通化 134000)
計算機技術是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技術應用的基礎,以通信與圖像處理技術為手段,計算機與監控設備為載體,實現數據畫面的有效反饋。對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技術中的應用進行分析與探究,希望可以提出可行性建議。
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技術;計算機技術
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技術的本質是積極利用現代化網絡控制技術,結合發射臺與控制中心的工作,在無線發射系統中對這些技術手段進行開發與利用,以實現數據實時傳送和工作狀態反饋。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技術的主要優勢是時效性、及時性、智能化和系統化。為更好發揮其優勢,需進一步提升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系統的整體穩定性。
廣播電視的監測內容為基本運行參數、運行狀態、運行數據、運行內容[1],一旦運行數據及運行狀態無法達到規定參數的設置,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測系統會記錄其異常數據,并及時上報。這種預警信號能為廣播電視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一旦發生問題,能提供更長的搶修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一些安全隱患,提高廣播電視工作人員工作效率的同時,也保障了整個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
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技術在應用過程中也存在許多不足,缺乏相應技術管理配套措施,對所出現問題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機制。另外在計算機應用與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體系設計與構建過程中,不能正確認識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系統,忽視對無線發射監控系統在設計過程中數據安全性的管理,不能滿足數據量的增大及數據變換速度的加快[2]。
頁面整體設計不夠簡潔,為實際監控人員的操作帶來相應障礙,無法將系統的實際應用方式與操作習慣結合起來。并且計算機技術的應用需要一定的物質設備做基礎,例如微型計算機、發射臺等,而在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系統的設計過程中,往往缺乏設計資金及設備更新環節,即使有相應的設計理念與發展應用框架,最后也會因資金問題而不了了之,無法進一步實現廣播電視的實時監控。
計算機的有效應用根本上取決于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系統的設計,正確進行監控系統設計有助于確保系統的安全與穩定。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系統設計的首要目標是確保系統有加密系統的疊加,能保證電視節目不受入侵,進行相對穩定的播放,同時要與計算機技術進行技術對接,方便管理人員進行相應操作與管理。在具體設計過程中,首先要注意數據參數的設置,方便隨時調取參數數據,方便管理活動的同時,有效實現數據記錄[3]。其次,設計的系統界面要整潔、連貫,能夠方便用戶進行相應操作。另外智能化設計也能使監控系統具有基本數據判斷能力,通過采集數據自動進行信息的發送與統計,監控工作狀態的同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維護。
計算機技術的具體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能對發射機工作狀態進行監測,在系統運行過程中,經常出現故障的硬件設備大多在發射機上[4],因此核查發射機的量值、參數等,對保護系統穩定性有很大作用。在數據監測過程中,計算機有其相應優勢,能二十四小時不間斷進行監測與記錄,加以智能化的系統配備,對非正常工作狀態及時上報。
其次,從監控方式而言,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集中式監控體系,但集中式監控體系的設立往往有空間限制,不能相對靈活地進行系統確認。另一種是遠程監控,事實上遠程監控技術也是計算機技術的重要體現,能克服空間局限,以遙感等通信技術為主要監控手段,遠程進行相應的訪問、調控、記錄等。將遠程監控與集中監控管理有機結合,能最大程度完善監控體系,實現監控管理的有效性。
另外,計算機技術也存在智能化的應用方式,能更加靈活地進行問題的自我處理,一旦發射機出現故障,或是系統紊亂,在立即上報相應問題的同時,還能進行急救措施,利用已存檔備案設備進行相應系統覆蓋與系統維護[5],在解決不了的情況下,及時發揮預警作用,實現人工維護。當計算機系統監測發現發射裝置處于不規律的工作狀態時,根據其嚴重程度實現報警信號的發射,值班人員要積極配合報警預警機制,實現事故問題的及時處理。
5.1 更新技術、加強應用
實現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系統中的合理有效優化,需要從技術本質上進行提升,比如在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系統中,利用計算機技術配備相應備用設備,加強技術及時轉化效率。在頻道中配備相應主用發射機,在發射機維修檢查、控制硬件的同時,配備備用設備及備用發射機,這樣進行監控發射時,能利用備用發射機,實現主用發射機的維修與護理,提升硬件實際控制水平。又如取樣接口電路等,也需加強技術升級,可以對開關進行合理優化,在命令實效被其他電子信號屏蔽時,可添加手動開關,這樣就能為人工操作取得控制機會,增強其抗干擾的實際能力[6]。還可以增加定位系統,客戶端與服務器的基本時間一旦出現誤差,會直接影響命令執行時間,不能很好地進行命令下達與任務轉化,所以設立相應的GPS能幫助網絡及發射信號校準時間,保持發射命令的系統設備與收集命令的系統設備能在時間上保持一致。另外還可以優化通信模塊,在提升參數數據信息收集準確率的同時,能進一步實現通信方式的串行,從而對整體設備形成相應的保護措施。
5.2 提升操作人員的綜合素養
提升操作人員的綜合素養,使其在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適應監控體系的實際應用,將理論化知識轉化成操作技能,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促進整體發展。可采取加強操作管理人員綜合培訓等項目,設立技術能力測驗與考試,促進相關人員掌握技術技巧,熟練應用計算機的同時,能正確認識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系統的應用模式[7]。
在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系統的應用方面,計算機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能實現更進一步的提升與運用。計算機技術對廣播電視傳播媒介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從根本上真正明確監控系統的設計特點與設計原則,認識到計算機技術應用的重要意義,才能與時俱進,利用優化計算機技術中的監控體系、提升操作人員的綜合素養等方式,提升整個無線監控系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使節目能夠正常、穩定地進行播出。
[1] 陳延娟.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發射監控過程中的應用探討[J]. 中國新通信,2016,(22):107.
[2] 宮茂庭.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無線發射監控技術中的應用[J]. 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05):84-85.
[3] 劉鵬鑫.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發射監控中的應用[J]. 科技傳播,2016,(09):73.
[4] 王曉楠.計算機自動監控技術在廣播電視高山無線發射臺中的應用[J]. 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6,(06):148.
[5] 朱櫻.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發射監控中的應用[J]. 電子世界,2015,(15):97-98.
[6] 李洪超.淺談計算機技術在廣播電視后期制作及廣播電視發射監控中的應用[J]. 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2,(05):64-65.
[7] 徐麗民.水利工程建設施工中混凝土襯砌渠道防滲漏技術的運用[J]. 民營科技,2014,(01):144.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radio and TV transmiss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LV Hong-shuang
(Tonghua Radio and Television Station Medium Wave Launch Station, Tonghua 134000, China)
Computer technology is the basis of applic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wireless monitoring technology with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carriers of computer and monitoring equipment to fulfill the effective feedback of data screen.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was analyzed, hoping to put forward feasibility recommendations.
Radio and television;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nitoring technology; Computer technology
2016-12-26
呂洪雙(1963-),男。
TN948
A
1674-8646(2017)02-00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