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景芹,官瑞啟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哈爾濱 150050)
?
個性化護理干預在精神分癥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姜景芹,官瑞啟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哈爾濱 150050)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復雜、好發于青壯年的慢性疾病,患者具有思維、情感及意志行為的改變,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社會安定。為探究個性化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的臨床作用,對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個性化的護理干預,分析護理前后患者對疾病知識的認識情況及生活質量情況。經過個性化護理干預后,患者健康知識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優于護理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對精神分裂癥患者采取一對一的個性化護理干預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個性化護理;精神分裂癥;生活質量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病因復雜、好發于青壯年的慢性疾病,患者具有思維、情感及意志行為的改變,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及社會安定。精神分裂癥是精神科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種[1],隨著生活及工作壓力的加大,該類疾病的發病率在不斷上升。在臨床治療模式中,護理占據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如何通過護理干預提高治療效果是本次探究的重點。
1.1 臨床研究資料
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間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癥患者,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36.7±4.0)歲,病程(9.8±3.1)年,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癥相關診斷[2],排除嚴重軀體并發癥及其他精神疾病類型患者。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屬具有知情權并與我方簽訂知情協議,我院院辦批準本次研究方案的成立。1.2 護理方法
對患者進行個性化的護理干預,具體護理措施如下:第一,心理護理。護理人員積極與患者交流,在交流過程中注意語言語氣的恰當使用,通過交流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并進行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耐心聽取患者傾訴,對患者的遭遇表示同情,通過良好的交流建立與患者和諧的護患關系,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例舉通過配合治療后康復出院的病友資料,增加患者治療信心。第二,健康教育。根據患者的受教育水平及病情制定相對應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借助電視機、網絡及小手冊等方式對患者及其家屬普及疾病的相關知識,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例如,在病房電視機播放疾病知識講座,向患者分發知識小手冊,使患者可以隨時查閱,對照自身狀況,增加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對于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定期安排專家到病房與患者交流,當面向患者傳授知識,指導患者正確處理自我情緒,幫助患者擺脫不良情緒困擾。第三,建立家庭-醫院-社會的支持體系[3]。叮囑患者家屬多探望并給予患者精神方面的支持。醫院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定期舉辦活動,增加患者的社會交流能力,提供患者社會功能,使患者盡量回歸正常生活。第四,睡眠護理。根據患者的睡眠質量提供相應的病房環境,盡量使病房處于安靜、光線柔和、溫度適宜的環境。合理安排患者的作息制度,因為睡眠障礙會引起情緒的波動,因此要保證患者的睡眠質量。此外,白天鼓勵患者進行戶外運動,睡前溫水泡腳、避免過度興奮與緊張,從而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穩定情緒。第五,疾病護理。根據患者精神分裂癥的類型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對于青春型的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沖動、傷人等,因此,護理人員要掌握患者的情緒變化情況,盡量不要激怒患者,當患者沖動時,要用溫柔的語言與患者交流,幫助患者控制情緒。緊張型的患者主要是精神運動深度抑郁、生活不能自理,因此護理人員要做好基礎護理,盡量幫助患者建立自理能力。單純型的患者情感淡漠、思維匱乏,因此護理人員要給患者制定長期的自理能力訓練計劃,督促患者訓練,經常鼓勵患者參加醫院舉辦的娛樂活動,增加患者與他人的交流。
1.3 觀察項目
護理前及護理3個月后采用精神分裂癥相關知識調查表判斷患者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分數越高說明對于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越深。使用GQOLI-74表判斷患者護理前后生活質量,包括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生活狀態等5個維度,得分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4]。
1.4 統計分析
相關數據均納入統計分析軟件SPSS22.0中計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驗分析,數據比較后P<0.05,表示差異顯著。
護理前患者健康知識評分為(60.9±1.2)分,經過3個月的個性化護理后,患者健康知識評分為(86.9±3.0)分,護理前后差異顯著(t=7.1,P<0.05);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優于護理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具體結果如表1。

表1 護理前后患者生活質量比較[(X±S),分]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類疾病,發病原因復雜,可能與遺傳、環境和社會因素等相關,臨床特征情感障礙、行為分裂等,目前對于該病的治療主要以藥物治療為主,而單純的藥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5]。隨著醫療模式的不斷改變,護理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而個性化護理主要提倡的是人文關懷,通過更為人性化的護理模式,充分滿足患者的需求,并尊重患者的人格、權利、尊嚴,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最后達到提高治療效果的目的。
個性化護理是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而制定的針對性護理。在本次臨床護理中,第一,給予患者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采取對應的心理疏導,通過心理疏導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因此我們認為該項護理最為重要。第二,健康教育。通過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和了解,幫助患者正確對待疾病。第三,建立家庭-醫院-社會的支持體系。通過該模式的建立,幫助患者盡早回歸社會正常生活。第四,睡眠護理。良好的睡眠質量可以穩定患者情緒,對于治療極其重要。第五,疾病的針對性護理。針對不同類型的病癥采取對應的護理措施,使護理效果事半功倍。通過以上個性化的臨床護理干預后,患者健康知識評分及生活質量評分均顯著優于護理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而提示個性化護理干預對于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治療具有積極作用。
通過本次臨床研究分析,我們認為:精神分裂癥為特殊慢性疾病,在積極接受治療同時,給予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楊忠慧.精神分裂癥的危險行為分析及護理對策[J]. 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12):2808-2809.
[2] 馮春.優質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2015,9(6):536.
[3] 孫素蘭,李素芹,王新,等.優質護理服務在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當代護士(下旬刊專科版),2011,9(12):95-97.
[4] 尹華,趙曉艷,謝俊霞.優質護理干預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18(12):123-124.
[5] 李秀美,鄒遠珍,彭燕萍,等.優質護理在精神分裂癥患者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5):46-47.
Application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JIANG Jing-qin, GUAN Rui-qi
(Harbin First Specialized Hospital, Harbin 150050, China)
Schizophrenia is a complicated chronic disease, which mostly strikes young people. The patients have changes in thinking, emotion and will, which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ocial stability.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ersonalized care intervention in schizophrenic patients, 40 cases of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person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analyz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After the individualized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patients′ health knowledge and life qualit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before nursing,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It indicates that the one-on-one personalized care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Personalized care; Schizophrenia; Quality of life
2016-10-26
姜景芹(1972-),女,本科,副主任護師。
R473.74
A
1674-8646(2017)02-007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