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梅
(福清衛生學校,福建 福清 350313)
中職婦產科護理學生標準化病人培訓模式探析
林春梅
(福清衛生學校,福建 福清 350313)
學生標準化病人培訓模式是目前醫學教育研究熱點,本文主要探討學生標準化病人分別作為模擬病人、評估者和指導者的不同培訓形式。
中職;婦產科護理;學生標準化病人
標準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 SP)是指經過訓練,旨在恒定、逼真地復制臨床情況的人,是具有模擬病人、評估者、指導者職能的正常人或病人[1]。由于培訓職業SP的費用較高且招聘困難,本課題組于2015年10月開始探索培訓學生標準化病人(Student as Standardized Patients,SSP)并將其應用于婦產科護理案例教學和技能培訓中,充分發揮其作為模擬病人、評估者、指導者的職能,解決傳統教學中以模型人為操作對象,缺乏有效護患溝通,學生練習時“啞巴”操作的問題,取得了較好教學效果,現總結如下。
在福建省福清衛生學校2015級三年制中職護理專業6個班中招募12名女學生作為SSP志愿者,對其進行系統培訓,之后課題組教師對其進行考核,最終篩選出6名SSP。
課題組教師制訂招募方案,班主任發放宣傳單,采取自愿報名形式。基本要求:(1)思想品德好,責任心強,能公正對待及評價每一位同學;(2)善于與教師、同學溝通,具有一定的表演及模仿能力;(3)守時、可靠,有時間參與SSP教學和考核,能正確處理學習與充當SSP的關系;(4)具備較強的觀察能力、記憶力及體力。參考以上條件,對報名學生進行初篩,之后以班級為單位分組,3人一組,表演“痛經患者就診”這一常見的臨床場景,其中一人扮演痛經患者,一人扮演患者家屬,一人扮演護士。課題組教師對各組表現進行打分,選出得分最高的4組學生(12人)為學生標準化病人(SSP)培養對象。
SSP劇本由課題組成員(學校教師及某二級甲等醫院婦產科專家組成)依據教學大綱,結合授課章節的重、難點編制。內容包括學生標準化病人概述(概念、職責、必要性、意義以及國內外發展歷程等),學生標準化病人基礎知識(醫學知識儲備、角色扮演、問診技巧、體格檢查)以及精選案例3部分。其中案例主要由醫院臨床及教學經驗豐富的婦產科專家提供,由課題組教師討論決定適用于問診及體格檢查的婦產科常見疾病為精選案例,包括異位妊娠、胎膜早破、慢性宮頸炎、子宮頸癌、子宮肌瘤5個案例。所有案例雛形均來自臨床,具有完整的病史、輔助檢查及相關檢查資料,課題組成員對其進行加工,要求病史中寫明SSP應表演的陽性癥狀、體征及心理狀態,力爭使劇本真實、合乎邏輯、便于表演。
為保證SSP培訓質量,根據SSP所扮演的3種角色(模擬病人、評估者、指導者)進行培訓。
3.1.1 基礎理論培訓 講解SSP的概念、職責、必要性、意義以及國內外發展歷程等,使學生了解SSP對婦產科護理臨床教學的重要性,以培養SSP工作責任心,指出SSP在表演過程中應遵循守時、忠于劇本、有問才答、適度回饋、保持中立等基本原則[2]。此培訓耗時4學時。
3.1.2 婦產科基礎知識培訓 包括醫學知識培訓、問診技巧培訓、體格檢查培訓3部分。(1)醫學知識培訓。①通過復習與婦產科護理相關的解剖學知識,使SSP掌握內外生殖器的解剖知識和不同疾病所引起的不同部位的不適。例如輸卵管異位妊娠破裂案例中,由于輸卵管位于子宮兩側,故單側異位妊娠破裂時表現為下腹部一側突發撕裂樣疼痛。②復習與婦產科護理相關的診斷學知識,幫助SSP認識不同疾病的癥狀、體征和輔助檢查結果。例如當患者患盆腔炎時,血常規中的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百分比都會升高。③復習與婦產科護理相關的生理學知識,幫助SSP了解疾病相關癥狀、陽性體征的原因,以更好地理解病情。例如稽留流產可發生大出血,主要是由于胚胎組織死亡后長時間稽留宮腔,釋放凝血活酶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DIC(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總之,通過復習解剖學、診斷學、生理學知識,讓SSP理解疾病發生原因、癥狀、體征及輔助檢查結果,為后續培訓打下基礎。此培訓耗時6學時。
(2)問診技巧培訓。對病史、癥狀及輔助檢查結果的問診技巧培訓,是培訓重點和難點。SSP在回答問題時要遵循以下原則:忠于劇本、有問才答、不問不答、保持中立。此外,回答問題時要表現自然。此培訓耗時4學時。
(3)體格檢查培訓。SSP的面部表情及肢體語言對疾病的診斷具有一定的導向作用,所以針對SSP陽性體征的表演培訓非常重要。疾病的陽性體征需要通過SSP在接受體格檢查時的語言、表情和軀體反應表現出來,必要時還要給SSP化妝。比如扮演盆腔炎高熱患者時,需在體格檢查時表現出急性面容(呼吸加快、焦慮),在腹部觸診時表現出下腹壓痛,雙合診時子宮及附件區有壓痛的體征,此外,還要給SSP進行面部化妝,體現面部潮紅的體征。要想將不同疾病的陽性體征恰當、逼真地表現出來,需要很多技巧,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體格檢查培訓是SSP培訓的重點。此培訓耗時4學時。
3.1.3 案例培訓 就是以某一疾病為例,進行病史、癥狀、體征和輔助檢查培訓。
(1)案例表演培訓。詳細講解與病例相關的病史、癥狀、體征、體格檢查步驟、操作標準、輔助檢查方法等,對SSP的動作、表情、神態、情緒等變化進行指導。比如,右側輸卵管異位妊娠破裂時,表現得疼痛、焦慮,做出相關肢體動作。教師制定詳細的評分標準。SSP依照標準操作,不能自行更改、增加或刪減病例的癥狀、體征及病史等。此培訓耗時10學時。
(2)參與臨床見習。為了能更逼真地表演案例,體會患者的心態,SSP要利用周末進行臨床見習,對與精選病例相似的臨床患者進行問診、查體,通過溝通深入了解該疾病,從而更好地扮演標準化病人這一角色。
作為評估者,SSP需要牢記每一項評分標準,并保持評分的一致性,盡可能公平、客觀地評估每一位學生[3]。問診時要注意考生問診技巧及問診內容是否全面,體格檢查時要關注考生手法、部位與檢查順序等。為方便SSP記錄考生表現,我們設計了評估表,內容包括考生操作過程(用物準備、自我介紹、健康史詢問、體格檢查、時間把握)和人文素質(人文關懷、解釋與表達能力、溝通技巧、總體感覺)評價。教師針對評估表填寫情況進行分析,指出SSP存在的不足之處,促使其不斷進步。此培訓耗時8學時。
SSP作為指導者的培訓是更高層次的培訓,不僅要求SSP能扮演模擬病人和評估者角色,還要知道考生問診內容是否必要、是否漏問、體格檢查方法是否正確并適時指導考生應該怎么做[4]。例如右側輸卵管異位妊娠破裂案例中,考生對SSP進行下腹觸診時,沒有觸及右下腹,這時作為指導者的SSP應該指導其進行右下腹觸診,以觀察陽性體征。然后將考生問診、查體結果向教師反饋,教師根據SSP的反饋了解教學中存在的不足,改進教學方法。作為指導者,SSP要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及豐富的專業知識,而這需要較長時間的培訓。本課題組培訓的SSP主要是充當模擬病人和評估者角色,了解作為指導者的角色,所以此培訓只安排兩學時。
指導教師對SSP的表現進行評價,填寫考核表[5],內容包括SSP對劇本的熟悉程度、SSP對病例背景資料的理解程度、SSP表演的真實性、SSP的配合程度、SSP應用醫學知識進行干擾的技巧、SSP填寫評估表的熟練度及準確性和SSP應用于婦產科護理教學的效果。若考核沒通過,則繼續接受培訓,直至考核通過為止。從12名SSP中選出6名(兩組)SSP應用到實踐教學中。
(1)SSP均為學生,培訓成本低,且學生配合度較高,相對集中,便于培訓和管理。
(2)SSP已經有一些醫學基礎知識,能較快熟悉劇本,可根據要求模擬不同病種,較準確地填寫評估表,培訓難度相對較低,培訓時間相對較短。
(3)傳統教學中,以模型人為操作對象,缺乏有效的護患溝通,學生練習只是操作,而SSP能較好地發揮作為模擬病人、考核者、指導者的三大職能。
(4)中職生年齡相對較小,缺乏臨床經驗,對疾病的理解不夠深入,SSP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模擬臨床環境,把案例搬進課堂,由SSP呈現出來,不僅能提高護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提高護生臨床實踐能力及溝通能力[6]。
(5)解決臨床見習難的問題。婦產科操作大多涉及患者隱私,見習時常遇到患者不合作、詢問病史難等情況,大大減少了學生實踐機會。在教學中引入SSP,建立臨床模擬環境,能有效提高婦產科教學效果。
(6)有利于培養學生人文關懷精神。SSP從婦產科患者角度理解問題,扮演患者角色的SSP能更為深刻地理解患者,有利于學生領悟醫患溝通技巧,提高人文素養。
(7)促進SSP學習。扮演SSP的學生能夠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尤其是疾病臨床表現,提高自身綜合能力,激發婦產科學習熱情。
(1)缺乏多元化角色:婦產科疾病種類多,從幼女到老年婦女,而SSP均為學生,在扮演這些角色時,缺乏真實感。
(2)培訓時,學生接觸的是有典型病史、體征的被標準化的SSP,這很容易誤導學生,使其對復雜多變的臨床表現認識不足,導致他們面對患者時束手無策[7]。
(3)由于SSP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在考核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提供病史,出現表演過度、配合過度的情況,從而影響考核的公平性。
(4)由于SSP應用于同年級學生,在操作和考核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學生之間的關系而出現不公平現象。
現代醫學教育中應用SSP是必然趨勢,SSP培訓質量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以后本課題組還將不斷實踐,參考相關文獻,向同行學習,以提高SSP在中職婦產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Boulct J R,McKinley D W,Whelan G P,et al.Qualityassnrance methods for 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s[J].Adv Health Sci Educ,2003(8):27-47.
[2]朱俊勇,董衛國,王璐,等.學生標準化病人的培訓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1,31(4):581-583.
[3]徐云燕,白露,岳鳳蓮.標準化病人的培訓及管理[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8(3):101-102.
[4]William D,Rikfin M D,Arthur Rifkin M D.Correlation between Hous-estaff Performance on the United States Medi 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and Standardized Patient Encounters[J].The Mount Sinai Journal of Medicne,2005(11):72.
[5]汪愛琴,劉志勇.護理職業教育中“學生標準化病人”的培訓初探[J].教法展臺,2014(32):66-69.
[6]郭樹清,趙小玲.臨床實驗課的現狀及對策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02,20(7):73-74.
[7]趙民,周鋼,張曉蔚.標準化病人在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之我見[J].醫學教育,2000(4):31.
G421
B
1671-1246(2017)21-00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