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杰,于 洋,吳漢東
(錦州醫科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1)
醫學院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創新實驗基地建設探討
王麗杰,于 洋,吳漢東
(錦州醫科大學,遼寧 錦州 121001)
醫學院校開辦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可以將食品健康和醫學常識緊密結合起來,兩者的結合能承擔起應用型復合人才的使命。但是要達到這一目標,急需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現行單一的培養模式,以創新創業為導向,構建醫學院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醫學院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模式
醫學院校開辦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將醫學基礎課程和預防醫學課程納入課程體系中,使學生對食品的各種污染、摻雜造假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有全面了解。但傳統的培養模式已無法滿足社會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的專業技能和知識能力越來越高的需求[1]。經過我國各高校專業人士不斷研究和摸索,提出一種以資源整合和分類定向為基礎,通過創新教學結構、資源及改革教育體系,以培養應用型復合人才為目標,醫學院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建設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四維一體”應用型復合人才培養創新實驗基地,其中的“四維”是指“學工融通、開放式管理、創新創業導向及資源整合”;“一體”是指“以理工管結合模式”培養復合型人才。將這四者相結合,以學生為本、以培養人才質量為核心,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并協調發展,形成一股新的教學力量。
1.1 學工融通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對食品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其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學??梢院褪称焚|量與安全相關企業及單位合作,創建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模式,打造以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為主要目的的實訓基地。通過學生實習、工學結合,實現學生技術培養,并在技術培養中學習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專業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職業能力和專業技能水平。
1.2 開放式管理
摒棄傳統的教學管理模式,采用“以學生為本”教學方式,改革“學分制”評價模式,促進“彈性學制”實施。實施全新的定向人才培養模式運行管理機制。在管理中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使學校管理制度適應學生的需求和社會的需要。
1.3 創新創業導向
以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的需求為目的,了解此專業的就業方向,培養人才的就業能力,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社會適應能力,并為學生今后自主創業提供基礎。
1.4 資源整合
一方面改革目前的課程教學模式,引進企業培訓專家及人員對學生進行教學與指導,創建具有可操作性及技術性的課程。在此基礎上使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職業資格考試平臺發揮其資源優勢,創建全新的教學模塊。另一方面在學校建立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實習基地、創新創業實踐能力培訓平臺,通過該專業教師創新研究成果,引導學生進行企業技術項目革新,開展食品質量與安全創新科研活動。結合項目化管理及學生畢業論文創新訓練模式,全方位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及科研素養,使畢業生具備專業知識及創新性和創造性[2]。
2.1 創建綜合性訓練教學聯合體
利用各高?,F有實訓基地,結合高校教研平臺,創建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為主的教學聯合體。各教學聯合體協作工作,以構建知識架構和創新模塊為目的,培養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應用型復合人才?,F以錦州醫科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為例。
2.1.1 學校內部 目前已建設肉品質量與安全省級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肉類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食品營養與安全研究所,食品科學與工程教學試驗中心(下設12個子試驗室、3個校內實習基地)。
2.1.2 學校外部 已建設多家校外實習基地,如盤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錦州益多樂乳業有限公司、錦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沈陽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遼寧省農業科學院綠色食品檢測中心、遼寧省食品質量檢測中心、盤錦大骨雞食品有限公司、大連魁氏罐頭有限公司。
2.2 設計創新教學聯合體
設計創新教學聯合體,以“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一個平臺、創新創業兩個導向、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技能知識兩組模塊”為思路創建其理論與實踐體系,通過“一個平臺、兩個導向、兩組模塊”的設計思路提高學生理論基礎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其應用主要體現在:一是盡量選擇與培養目標及規格相符合,并且具有較高水平的教材,在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二是創建項目化教學課程,采用企業中真實的項目對學生進行實踐訓練,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及職業素養;三是開設食品安全知識競賽和食品專業實踐技能大賽,通過比賽使學生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動手操作能力,激發學習興趣[3,4]。
2.3 創新實踐項目
學??梢詫⑸鐣髽I和相關部門的項目引入實踐訓練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及職業素養,并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充分應用。在此基礎上還可設置一些生產項目、質檢項目、管理項目及創新項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向自由選擇。
2.3.1 生產項目 讓學生參加食品加工的安全檢測工作,使學生對化驗室中的設備及人員有一定了解。在教師及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食品檢驗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學到相關知識。學生深入生產一線,可充分了解食品質量與安全檢測的工作職責。
2.3.2 質檢項目 學生在專業人員引導下參與檢驗工作,對檢驗方法有一些基本了解;到生產基地,了解食品質檢的標準及要求;參與食品檢驗相關部門的活動,了解食品的質量檢測、監督內容、設備及判定標準與結果等全過程。
2.3.3 管理項目 學生在專業人員引導下進入實驗室,掌握實驗儀器的基本操作,了解食品包裝材料的檢驗方法及檢測項目和食品性疾病的預防控制方案。結合在學校學習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知識,明白此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尤其是食品原材料、加工、包裝及產品運輸儲藏方面和對工作人員的技術及衛生要求,提高學生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2.3.4 創新項目 通過以上科研活動,使學生開闊視野,提高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學習興趣,了解自身掌握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差距,提高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
2.4 創新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以學生為本,全方位了解學生,滿足學生需求。結合食品生產、銷售及監督等相關單位工作內容,創建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新型教學模式。加強實踐教學,合理安排技能訓練、課程學習、專業實習及社會實踐等相關環節,在最后一年或半年將重點放在生產項目實踐、管理實踐、質檢實踐及創新實踐等項目訓練上,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及技能,為培養創新創業及應用型復合人才打下良好基礎[5]。
食品質量與安全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關乎到人類的健康,所以為保證食品安全,并為食品產業市場化提供全新的技術,就要創新及改革傳統的教育模式,為我國培養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應用型復合人才,滿足我國對此專業人才的需求,促進我國食品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1]李清華.醫學院校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實驗教學新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5):140-141.
[2]李延輝,張傳軍,王喜萍.應用型本科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建設的研究與實踐[J].吉林農業科技學院學報,2009,18(3):76-78.
[3]康文藝,王學標,劉路,等.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資訊,2016,14(4):116-117.
[4]徐廣舒,謝玥.高職建工專業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基地建設方案研究[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1,25(2):58-60.
[5]陳瑞,秦新強,張顯斌.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的探索與實踐[J].學理論,2011(26):135-136.
G482
A
1671-1246(2017)15-0015-02
注:本文系遼寧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高教研究重點課題(GHZD16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