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飛
(茂山林場,黑龍江 訥河 161300)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及發展對策研究
張曉飛
(茂山林場,黑龍江 訥河 161300)
改革開放后我國經濟迅速發展,但生態問題日益嚴重,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愈發受到人們的重視。在生態林業建設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許多阻礙,對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刻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解決對策。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發展策略
1.1 生態林業的概念
生態林業是在遵循社會生態經濟學和生態規律發展林業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適合的自然資源,為人類生存和社會發展創造最佳環境的林業生產體系。生態林業是多目標、多層次、多功能的生態經濟體系;是組合合理、內外兼通、結構分明的森林生態系統;是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立足本地優勢資源,形成的多層次的林業體系。
1.2 生態林業的功能
第一,生態林業可緩解水土流失,對凈化空氣、美化環境有積極影響,可降低沙塵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災害的發生,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第二,發展生態林業可改變我國經濟發展模式,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為生態林業建設創造有利條件。第三,加強生態林業建設能夠維持生態平衡,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2.1 可持續發展原則
在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首要原則是可持續發展原則。只有堅持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有利于地方生態環境的發展,對過度開采造成的生態破壞也有緩解作用。在生態林業工程建設過程中,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進行規劃,如:要對當地的氣候條件、地理狀況、經濟能力等進行全面分析,綜合考慮當地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根據可持續發展原則,實現生態林業工程建設。
2.2 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協調一致的原則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主要目標是為了恢復和發展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保持生態平衡,所以生態效益應放在首位。但在注重生態效益的同時,經濟效益也不容忽視,只有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完美結合,才能確保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平穩進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經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穩固的經濟基礎又為保護生態環境提供了資金支持,兩者相輔相成,因此,一定要堅持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協調一致的原則。
2.3 注重技術配套原則
在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應以森林生態系統為核心,遵守技術配套原則,根據當地生態環境,利用當地有用資源進行優化組合,進一步建立完善的生態體系。要更好地實現生態林業工程建設,要對周邊環境進行仔細考察,保證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加強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是促進生態經濟多樣化和維持生態平衡的基礎和前提,能夠加速現代經濟模式的轉變,恢復和建設良好的生態系統。加強生態林業工程建設能夠保證經濟和生態穩定發展,林業提供了豐富多樣的產品,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經濟又可以作為保護生態的后盾,確保生態不受破壞。加強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是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續發展中應把林業放在首要位置,要最大限度地發揮林業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4.1 生態林業建設和市場發展沒有完美銜接
人們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往往忽略了對森林生態環境的保護,人們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普遍薄弱,因為過分追求區域經濟的發展,不可避免的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壞。目前,我國尚未建立有關林業的內容規范,仍處于經濟體制轉型階段,過去的經濟體制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的經濟發展,造成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和市場發展無法正常銜接的情況。林區傳統的經營模式致使林區工作者的利益無法得到保障,因此積極性不足,這對林業的發展產生了消極作用。
4.2 我國林業生態環境遭到破壞
經濟快速穩定的發展需要豐富的資源做支撐,而林業為我國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源,特別是近年來經濟發展飛快,對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某些人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不顧生態環境大肆開采資源。
4.3 執法人員和人民群眾的法制觀念薄弱
隨著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我國為保護環境也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但因為經濟發展迅速,許多法律法規無法滿足快速的發展需要,加上有關部門對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和推廣工作做得不夠,一些偏遠林區居民意識不到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一些執法人員在工作過程中玩忽職守,這更使生態環境無法得到保護。
4.4 資金投入不足,科技服務體系不完善,技術水平低下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覆蓋社會的方方面面,工作繁重,而國家對林業部門的資金投入不足,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缺乏資金支持,生態環境的治理始終沒有達到理想效果。科技服務體系不完善也是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主要問題,科技含量比較低,科研成果無法合理轉化,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沒有科學的方法和技術,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有限。
5.1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認識
要兼顧好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的關系,堅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提高人們對林業生態工程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堅持統籌林業可持續發展。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讓大家意識到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重要性,明確傳統林業和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區別,糾正人們的錯誤觀念。
5.2 增加人造林,提高造林質量
植樹造林有助于緩解生態環境危機,防止環境進一步惡化,增加人造林可以預防沙塵暴、泥石流、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增加人造林數量的同時,還要保證造林質量,只有優質的林木才會對生態環境保護具有積極意義,如果林木質量無法得到保障,那么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也無法正常開展。因此,增加人造林,提高人造林的質量,對我國生態林業工程建設至關重要。
5.3 完善林業相關法律法規,保證建設科學化
林業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健全直接影響著生態林業工程建設,所以完善林業相關法律法規是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前提。應盡力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以適應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發展。還要構建有效的監督激勵機制,政府部門可以把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納入地方負責人的業績考核中,對一些工作能力強、態度端正的人進行激勵,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在法律法規的支撐下,保證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科學性,促進生態林業工程建設高速高質完成。
5.4 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科技服務體系,提高技術水平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需要強大的資金做支持,國家應加大對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投資力度,對科技、管理和技術加大投入,把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納入各級政府機構的財政預算。在加大投資力度的同時,還要建立完善的對工程建設資金的審計監督制度,提高林業生產力水平,完善科技服務體系,保證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生態環境情況確實不容樂觀,滑坡、泥石流、沙塵天氣等自然災害頻發,我們要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確保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健康發展,要促進生態利益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只有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健康發展,才能保護各種資源,保護環境,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1] 龍躍光,郝忠勛.生態林業工程建設及發展對策[J].林業科技情報,2010,(03):46-47.
[2] 王振彪.關于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思考[J]. 科技展望,2014,06(23):27.
[3] 付思明.現代生態林業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及建設思路[J].科技創新導報,2014,(19):88-89.
[4] 雷艷.高效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的關鍵要點分析[J].鄉村科技,2016,04(12):71-72.
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countermeasuresofecologicalforestry
ZHANG Xiao-fei
(Maoshan Forest Farm, Nehe 161300, China)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forestry project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forestry construction, there are still many obstacles. The problems in ecological forestry project construction were analyzed, an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 were proposed.
Ecological forestr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strategy
F326.2
A
1674-8646(2017)19-0026-02
2017-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