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娜
(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 150025)
禁止進口洋垃圾是經濟轉型中國際貿易的必然要求
王維娜
(黑龍江財經學院,哈爾濱 150025)
進口洋垃圾治理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經濟轉型過程中,國際貿易升級的重要路徑和根本手段,研究分析了洋垃圾的危害,探究進口洋垃圾治理過程中的現實問題和困難,提供了利用進口洋垃圾治理建立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的綠色發展理念,加速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的法制化進程,完善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的司法機制,促進公眾參與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等方法,為治理洋垃圾危害,加速經濟轉型中國際貿易升級提供了參考。
進口洋垃圾;經濟轉型;國際貿易
進口洋垃圾治理是發展中國家實現國際貿易升級、經濟轉型的重要路徑,只有有效開展進口洋垃圾治理工作,發展中國家才能全面進行國際貿易的升級,也只有科學開展進口洋垃圾治理,才能實現國家和區域的經濟轉型。
洋垃圾是對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的固體、液體、化工、電子廢棄物的總稱,受到利益的驅使,洋垃圾已經形成了產業鏈條,局部區域甚至形成了洋垃圾村、洋垃圾鎮,嚴重影響了經濟、社會、生態和環境。從總的方向上看,洋垃圾以走私形式進入國境,由于沒有規范的檢驗檢疫程序和處理過程,洋垃圾造成了嚴重的污染,特別是洋垃圾中氣體、生化、重金屬等危害會長期、穩定、連續產生,不僅危害了洋垃圾產業鏈條中相關人群的健康,還造成了大范圍區域土壤、水源、環境和生態的污染。
2.1 科學發展理念普及不足
進口洋垃圾治理存在認知和理念上的問題,公眾和社會對進口洋垃圾治理不理解,這導致進口洋垃圾形成一個穩定而高效的產業鏈條,其中涉及地方政府、部分群眾、部分企業的利益和價值,導致進口洋垃圾治理工作不能有效而全面落實。
2.2 法制化進程滯后
進口洋垃圾治理沒有法律體系和法制機制作為基礎,不能有效調節進口洋垃圾治理過程中的利益糾紛和現實沖突,不能規范進口洋垃圾治理活動,不能體現進口洋垃圾治理的法制化剛性,最終形成進口洋垃圾治理工作功能和價值上的弱化。
2.3 公眾參與度不高
進口洋垃圾治理既是一項政府職能工作,同時也是社會公眾工程,當前進口洋垃圾治理工作不能取得治理區域內公眾的認可、參與,也就形成了進口洋垃圾治理范圍、力度上的問題,造成群眾對進口洋垃圾治理工作的不理解,甚至在局部形成了公眾與進口洋垃圾治理工作的對立關系。
3.1 建立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的綠色發展理念
發展理念的落后和價值觀的滯后不但影響著進口洋垃圾治理的進程、質量和效率,同時也會在國際貿易與經濟轉型的宏觀層面上形成負面制約和阻礙作用,解決進口洋垃圾治理的困難,實現國際貿易升級換代、實現經濟高效率轉型,必須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具體的工作中。要讓“洋垃圾產業鏈條”中的群眾一方面看到洋垃圾的危害,認清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沖突、困境和難題,另一方面,要樹立“洋垃圾產業鏈條”中群眾的綠色發展觀念,看到河流、土地、環境、生態嚴重污染帶來的長遠危害和發展制約,通過短期性和長遠性價值的對比,局部和整體的對照,將綠色發展理念真正融入社會和公眾的意識和共識中,形成對國際貿易更為準確的認知,認清經濟轉型中各種問題的本質。以進口洋垃圾治理為基礎建立的綠色發展理念可以有效推進國際貿易升級,使民眾和社會理解和認識到國際貿易升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進口洋垃圾治理為前提建立綠色發展理念,可以有效推進經濟的跨越式轉型,在公眾和政府的層面產生深遠的效果,這樣才能在有效斬斷“洋垃圾產業鏈條”的基礎上,實現對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等重要任務的支持和加速功能。
3.2 加速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的法制化進程
無論是進口洋垃圾治理,還是國際貿易或經濟轉型,市場經濟建設都需要法制化作為約束、引導和規范,應以進口洋垃圾治理為突破口,實現國際貿易和市場經濟的法律體系建設。應以進口洋垃圾治理的實際為前提,完善國際貿易和經濟建設的相關法律體系,解決與進口洋垃圾治理、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中法律體系滯后、相互矛盾、彼此制約的部分和內容,提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體系的系統性和可執行性,廢除與進口洋垃圾治理、經濟轉型和國際貿易相違背的內容和條款,確保立法、執法的系統性、前瞻性和合理性。確立進口洋垃圾治理、經濟轉型和國際貿易的執法主體,明確進口洋垃圾治理、經濟轉型和國際貿易的權利范圍和制約機制,實現法制層面對相關工作的全面約束、調整和控制功能,打造支持、保障進口洋垃圾治理、經濟轉型和國際貿易的法制化平臺。
3.3 完善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的司法機制
社會主義市場機制的法律體系處于不斷完善的進程之中,特別在國際貿易的保障功能上和經濟轉型的導向作用上還存在較大的空間與可能。在進口洋垃圾治理過程中要將國家經濟形式和結構創新,國際貿易升級和換代看作更高的目標,依靠進口洋垃圾治理的法制化進程,實現對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的司法機制的不斷完善。首先,要以進口洋垃圾治理為基礎健全國際貿易和環境公益的司法制度體系,以訴訟、調節、判決等司法實現實現對進口洋垃圾治理的有效監督,建立起國際新貿易、經濟加速轉型的司法制度基礎,在確保進口洋垃圾治理法律責任有效落實的前提下,提升進口洋垃圾治理的司法剛性,同時為支持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提供法制化基礎。要以進口洋垃圾治理的涉外特定和經濟特點為基礎,通過司法機制的調整和完善實現對進口洋垃圾治理、國際貿易、經濟轉型等一系列目標和任務的覆蓋,更多地擴大社會主義法制的功能性,提升市場經濟法制化的有效性,緩解市場經濟建設中司法實踐不足和國際貿易與經濟轉型中司法資源不足的實際困難,做到對市場經濟法制化、規范化建設的有效支持。
3.4 促進公眾參與國際貿易和經濟轉型
治理洋垃圾需要公眾的廣泛參與,利用公眾的力量進一步提高政府的治理力度,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法律打擊的有效性,這是形成社會主義市場機制和體系的基礎,也是提高國際貿易水平,加速市場經濟創新的強有力保障。因此,政府和職能部門要以進口洋垃圾治理為突破口,梳理進口洋垃圾治理和經濟轉型、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落實經濟增長方式的創新,加速國際貿易的變革。要發揮媒體、公眾和社會的參與熱情,通過多渠道監督和廣泛參與確保進口洋垃圾治理過程、數據、行為的合理性、科學性和透明度,打造國際貿易新的支撐平臺。
我們要重新認知洋垃圾的危害,加速經濟轉型,提升國際貿易水平,全面理解進口洋垃圾治理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推進進口洋垃圾治理的法制化進程,使公眾更為全面地參與進口洋垃圾治理、經濟轉型和國際貿易升級的過程,真正實現進口洋垃圾治理、經濟轉型和國際貿易升級的目標。
[1] 吳學安.將“洋垃圾”拒之門外[J].防災博覽,2010,(06):95-96.
[2] 陳宗明.解開“洋垃圾”入國門之謎[J].探索與爭鳴,1997,(02):135-136.
[3] 馮騁.我國“洋垃圾”污染問題剖析及防治對策初探[J].法制博覽,2015,(11):51-52.
[4] 何愛民,歐陽蘭芳.“洋垃圾”現象芻議[J].世界經濟與政治,1996,(07):103-104.
Prohibitingtheimportofforeigngarbageisaninevitablerequirementofinternationaltradeineconomictransformation
WANG Wei-na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Harbin 150025, China)
Imported foreign garbage control is an important way and fundamental means to upgrad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studies and analyzes the hazards of foreign garbage and explores th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controlling foreign garbage. It proposed methods to establish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green development concept, to accelerat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of the legal process, to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of the judicial mechanism and to promot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 which can accelerate economic restructuring in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upgrade.
Import foreign garbag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F752.61;X705
A
1674-8646(2017)19-0028-02
2017-07-27
王維娜(1980-),女,碩士研究生,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