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樹剛
(鞍山市林業技術推廣站,遼寧 鞍山 114004)
?
試論林業技術創新和現代林業發展
馮樹剛
(鞍山市林業技術推廣站,遼寧 鞍山 114004)
在林業發展的生物圈中,要通過先進的科學手段進行林業產品的培育和保護,充分利用林業資源提高林業生產效率,促進各項林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只有這樣才能在公益事業中發揮林業技術的作用,持續增加市場經濟的增長力,使林業技術創新在現代化林業發展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林業技術創新;林業發展;現代化發展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斷發展,林業技術的發展創新對于建設我國現代化林業科學技術有著重要的影響。林業技術能夠研發出新的育林品種,在我國眾多的林業產品中都能夠帶來高價值的經濟效益,在林業技術的發展過程中,很多林業產品的生產加工過程中都體現出諸多的問題,從而影響到林業技術的整體發展,也是制約我國林業技術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的林業技術工作需要大量的科學技術人才和技術手段創新,對于以往傳統的林業產品來說,新的林業種植模式已經出現了更新換代,若想取得高效的經濟增長,就必須優化林業技術生產的產業結構。
1.1 技術創新能力不足
林業技術創新帶來的新的科技成果,對于促進林業發展的作用十分明顯。但是我國林業發展中的創新工作乏善可陳,林業技術創新方面的能力不足,這不僅制約了林業經濟的發展,而且對現代林業產業體系的建設也產生了消極影響。林業科技成果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很難滿足現代林業建設的要求。與之相對應的林業科研項目也是進展緩慢,研究無法深入,對于技術上的創新也是無能為力。
1.2 對技術創新認識不合理
林業工作者對于林業技術創新的認識也會對林業的發展產生影響。大多數林業工作者對于林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經營理念仍然是傳統意義上的靠天吃飯。這樣的思維觀念無論是對林業相關領導者還是一線技術研究人員的工作都形成了束縛,不理解林業技術創新的重要性、研究中不能突破陳舊思維,這些都對技術創新形成了消極影響。
1.3 與社會經濟鏈脫節
我國現有林業發展不具有科學性及創新性。在林業發展中過度依賴國家科學研究院及高等院校。林業發展不應該是獨立的個體,應該和社會經濟體制相結合,依附社會經濟體制擺脫“單兵作戰”的現狀。且林業發展的科研經費結構尚不完善,資金來源相對不穩定,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業發展,導致了林業發展的經濟效益低下。
2.1 轉變思想觀念
一是要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當今社會科學技術已成為林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成為發展林業生產力和優化產業結構的根本,為此必須把科學技術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二是要樹立把發展科技和教育事業當作對生產技術投資的觀念,即對最重要的要素——人力資源的投入。三是轉變傳統的先出成果后進行轉化和實現產業化的觀念,堅持出成果、搞轉化、辦產業一體化的思想,在立項時就要考慮一體化問題。四是樹立科技體制改革的核心是發展科技產業,把效益搞上去的觀念。事實表明,只有轉變觀念,才能加快技術創新的步伐。
2.2 堅持科研單位、大學、企業、中介機構聯合,實行產學研結合
在技術創新活動中,技術創新以企業為主體,科技知識創新以科研單位(包括大專院校的科研機構)為主體,教育與培訓以大學為主體,溝通科研與生產的渠道以中介機構為主體,各負其責,各揚其長,努力工作。創新是一項與市場密切相關的活動。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是指現代企業制度意義上的企業。為此,林業系統的企業必須加快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科研機構和大學是重要的創新源,企業的創新活動要緊緊依靠科研機構和大學的創新活動,這就要求科研教育單位要根據企業的需要進行科研工作。中介機構是溝通知識流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林業系統要積極建立一批中介機構,以適應創新的需要。因此,技術創新體系是一個以市場為基礎的資源配置系統,必須環環相扣。上述四種類型機構的聯合,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是實現技術創新的成功之路。
2.3 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
政府的宏觀調控主要體現在為技術創新創造出良好的創新環境和提供有效的政策。具體地說,政府和林業部門推動創新的關鍵是解決技術創新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如增加科技和教育的投資,制定稅收優惠等一系列政策,促進科研院所、高等學校、企業、中介機構的緊密聯合,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的能力,改善創新條件,辦好幾個事關全局并對行業有重大影響的創新基地,加強林業系統職工的素質教育,提高他們的科技文化水平,等等。總之,要通過這些手段,建立良好的創新環境,搞好創新資源的配置,促進科技與經濟的更好結合,加快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的進程。
2.4 促進林業產業體系的建設
由于目前粗放的經濟發展方式的影響,林業資源的緊缺越來越明顯,林業產業結構也不盡科學,林業產品技術含量低,種種原因使得林業經濟發展困難。針對這種情況,大膽地進行林業技術創新就顯得十分重要。不僅可以對林業的生產以及發展水平進行提升,增強林業的市場競爭力,還有利于對傳統的產業結構進行革新,在保留原有結構優點的基礎上創造一個更為科學的林業產業體系,對林業的長期發展產生重要的引導作用。
2.5 完善林業生態體系建設
生態環境建設其主體就是林業,它的作用體現在生態環境改善、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等各個方面。重點林業生態工程以及天然林資源的保護工程國內已經開始實施,這些工程的實施能夠極大地改善生態環境。但是要進行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就要解決與之相對應的問題。要建設該項工程,科技力量的支撐必不可少,但是我國林業的現狀是技術條件滯后,給林業生態工程建設的進行造成了極大的制約。所以,推動林業生態體系建設,就必須進行林業技術上的創新,通過植被恢復技術以及生物多樣性恢復與保護等相關技術的進步,來促進我國林業生態體系的改善,實現可持續發展。
2.6 促進林業教育的進步
無論是何種行業的發展,都需要相關行業的人才來支撐,現代林業的發展也是如此。從我國林業目前的狀況來看,人才的缺乏成為制約林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數林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方式落后而且效率低下,這對林業發展極為不利。要培育出符合現代林業發展要求的專業人才可以從林業技術的創新入手,從而解決人才不足的問題。除此之外,林業技術創新也可以通過提高從業人員素質來對林業技術水平進行提升。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只有借助林業技術創新促進林業教育的進步,才可以補充林業人才資源,加快林業健康發展。
林業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能夠從整體上推動我國林業建設的發展建設步伐,還能夠有助于推動我國整體國民經濟的發展。從林業技術創新的角度來說,林業技術發展的好壞不但能夠對我國的整體環境產生影響,還能夠決定林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率。因此,做好林業技術的發展創新,對于發展我國現代化林業具有重要意義,作為林業工作者應堅持采取有效的措施持續發展林業技術創新,在正確的發展理念指導下,不斷優化林業產業結構,調整發展方向,均衡產業結構,從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角度多方面均衡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和諧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經濟增長做出更大的貢獻。
[1] 高治強.林業技術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北京農業,2015,(33):63-64.
[2] 姜國義.加強林業技術發展的新舉措[J].現代園藝,2016,(04):37-39.
[3] 婁軍玲.如何加強林業技術的研究及其發展[J].中國林業產業,2016,(11):174-175.
[4] 唐元,吳軍.林業技術創新對林業發展的影響[J].安徽農學通報,2012,(14):214-217.
Discussion on forestr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modern forestry development
FENG Shu-gang
(Anshan Forestry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 Anshan 114004, China)
In the biosphere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we should cultivate and protect forestry products through advanced scientific means, make full use of forestry resources, improve forestry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infrastructure.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play the role of forestry technology in public welfare undertakings, and continue to increase the growth of market economy.
Forestry technology innovation; Forestry development;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2016-11-09
馮樹剛(1968-),男,本科,工程師。
F326
B
1674-8646(2017)02-00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