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建華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的經濟制度和政策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社會經濟的帶動下,我國的監督制度循序漸進地進行了革新,企業也陸續進行了整合重組,尤其注重提高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管理水平,加強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隊伍的自身建設。企業要想提升管理水平就要做到服務于民,做好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的各項工作。因此,本文指出了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從企業重新整合后的工作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入手進行分析,提出以下具有建設性的建議,從而推進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的規范化、合理化、信息化進程。
關鍵詞 企業 監督管理 存在問題 有效策略
一、引言
“企業內部監督機構”是指人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原始記錄,它包括干部職工在社會中的一切活動。企業內部的監督機構可以作為企業職工確認學歷、取得職稱、調動工作、養老保險等各項工作的真實依據,因此它在開發人力資源政策中起基礎性作用。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為企業人事工作合理配置人才提供了及時且可靠的信息依據。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經濟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現階段我國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情況
近幾年,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確定和形成,全國的企業都分別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整合重組,以適應我國的經濟發展要求。企業在整合的過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如今企業依然是最危險、最辛苦的組織之一。因此,一些企業的領導干部更加重視經濟效益和安全問題,卻遺忘了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在管理模式、管理手段中發揮的重大作用。在新的形勢下,企業人力資源的整合也十分關鍵。這就需要通過企業內部監督機構來進行合理有效的人員變動。隨著我國企業轉型以及發展形勢的變化,企業的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也需要逐步完善。[1]
三、完善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今,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之間的競爭十分殘酷,所以企業管理者不但需要掌握職工的工作情況,還需要對企業內部監督機構中的原始資料進行有效管理。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擇優錄取的目標,保證優秀人才不會流失。在長期的實踐中,許多企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企業的內部監督管理機構也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管理模式。而完善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是提高企業整體人才素質的有效途徑,是對員工的調整工資、任免、工作業績、獎懲等情況的記錄和反饋,同時也是客觀、全面地考核和錄用員工的前提。
四、我國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面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不規范,歸檔材料信息虛假
進行整合前,許多企業在管理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尤其是在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方面,存在許多未審核,帶有虛假信息的檔案材料。例如,職工歸檔材料填寫的內容前后不一致,有的員工參加工作的時間越改越提前,文化程度卻越來越高;歸檔材料分類混亂,存在該歸檔的重要材料被遺失,不該歸檔的無用材料卻歸了檔等問題,甚至有虛假未審核蓋公章的材料混入其中;歸檔材料信息片面,許多現行的材料還在使用A4紙,而國家規定歸檔材料要統一使用16開的紙張,導致歸檔材料大小不一、信息單一且不全面,檔案語言晦澀難懂,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職員的信息。因此,隨著企業的重組整合,人力資源管理面臨巨大挑戰。[2]
(二)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方式落后,存在遺留問題
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不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而企業以追求最大化利益為目標,所以企業自然而然會出現忽視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的情況。由于整合重組之前,有些企業還是通過手工管理的方式來記錄員工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別、年齡、社會關系、政治面貌等。這種現狀導致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制度落后老化,不能適應當前企業的發展需求。同時,也不能滿足企業的工作需要,無法實現與信息檔案辦公自動化連接,難以發揮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的積極作用。
(三)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人員普遍存在素質低下、意識薄弱的問題
檔案管理人員的意識薄弱、素質低下也是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嚴重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檔案和職員脫節,出現不能對號入座等現象。由于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人員不能全面充分地認識到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很容易造成“死檔”“棄檔”的現象。與此同時,很多中小型企業頻繁更換檔案管理人員,也給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當前,隨著企業的整合重組以及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職員的檔案數量增多,管理難度加大,提高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的素質迫在眉睫。[3]
五、提高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
(一)加強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完善檔案管理制度
企業內部的監督機構管理工作應嚴格按照國家下發的相關文件進行合理的歸檔。在檔案整理歸檔過程中,管理人員必須堅決抵制虛假信息,更要仔細認真地閱讀職員檔案,及時核實職工檔案的真實性。同時,還要保證檔案的安全,避免出現丟失、損壞、內容脫節等現象,從而確保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真實(下轉第頁)(上接第頁)性、規范性。因此,需要逐步完善企業內部相關的一些檔案管理體系和制度,豐富整個企業內部檔案管理的內涵和形式,進一步做到創新和實踐的融合,將績效管理與內部管理二者進行有機統一和結合,從而提高整個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管理質量和水平。
(二)變革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方式,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也要與時俱進,從根本上改變過去單一老化的歸檔方式。企業應該及時轉變管理理念,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企業內部監督機構在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上,需要遵循完整、真實、科學、嚴謹的原則。對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實行動態管理模式,堅持與時俱進。
(三)增強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提高人員自身素質
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人員應該提升自身的思想認識,摒棄過去的落后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強化自身的服務意識。在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的新時期,對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企業要對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引起重視,注重人才培養,從而全面提升企業的形象和人員的整體素質。這需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相關的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人員應該多學習、多借鑒、多交流,從而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和專業化水平,真正將責任意識融入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去,這樣才能促進企業又好又快的發展;另一方面,相關企業要不斷組織對人才進行二次培訓的活動,努力提高其思想認識和工作水平。真正將創新意識融入其中,優化整個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質量和水平。真正做到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在實踐的基礎上創新,在創新的基礎上實踐。從而不斷提高企業內部的監督質量和水平,優化整個企業內部監督的結構和體系,促進企業實現全面持續發展。
六、結語
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任重道遠,通過加強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工作,完善檔案管理制度,變革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管理方式,建立科學的管理體系,增強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提高人員自身素質等方法,優化內部結構。總之,企業要不斷加強和完善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管理工作,使其真正發揮積極作用。
(作者單位為吉安市白云山水利水電管理局)
參考文獻
[1] 蘭素麗,許菲.關于強化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幾點思考[J].科技資訊,2016(14).
[2] 王瑾,徐峰.關于強化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幾點思考[J].浙江檔案,2015
(06).
[3] 吉宏生,楊續冠,楊廣志.關于強化企業內部監督機構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