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日旗
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現代企業越來越把人力資源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內容,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能,進而為企業創造價值和效益。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都是為了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這些活動主要包括企業人力資源戰略的制定,員工的招募與選拔、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流動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員工安全與健康管理等。
二、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
第一,人力資源管理的總體目標。人力資源管理的總體目標是指通過人力資源管理活動所爭取達到的一種未來狀態。它是開展各項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依據和動力。
第二,人力資源管理的根本目標。人力資源管理的目標是為充分、科學、合理地發揮和運用人力資源對社會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而進行的資源配置、素質提高、能力利用、開發規劃等。而發揮并有效地運用人的潛能是其根本目標,因為已經存在的人力并不等于現實的生產力,它常常是以潛在的形態存在的。因此,人力資源管理的根本目標就是采用各種有效的措施充分激發勞動者的潛力,提高勞動者的質量,改善勞動者的結構,合理地配置和管理使用,以促進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完美結合。
第三,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目標。一是經濟目標,使人力與物力經常保持最佳比例和有機結合,使人和物都充分發揮出最佳效應。二是社會目標,培養高素質人才,促進經濟增長,提高社會生產力,以保證國家、民族、區域、組織的興旺發達。三是個人目標,通過對職業生涯的規劃、個人潛能的開發、技能存量和知識存量的提高,使人力適應社會、融入組織、創造價值、奉獻社會。四是技術目標,不斷完善和充分使用素質測評、工作職務分析等技術手段和方法,并以此作為強化和提高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五是價值目標,通過合理地開發與管理,實現人力資源的精干和高效。正如馬克思所說,真正的財富在于用盡量少的價值創造出盡量多的使用價值,即在盡量少的勞動時間內用盡量低的成本創造出盡量豐富的物質財富。
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落后。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現代競爭日漸激烈,企業越來越重視經濟利益,而容易輕視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
第二,薪酬激勵機制不到位。人力資源不同于其他資源,它需要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勵來促進其效能的發揮,但是許多企業卻往往沒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科學薪酬體系,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激勵機制,不能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
第三,培訓開發與職業生涯規劃不夠健全。目前我國企業對人才的培訓開發已經逐漸重視起來,但要滿足企業實際需求仍略顯不足,員工的職業生涯規劃不夠健全。
四、做好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與措施
第一,樹立正確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一是樹立“人力資源第一”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切實把人力資源作為發展過程中最具活力和潛力的要素以及實現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在思想認識上體現第一,高度重視人力資源開發工作,切實把人才作為企業最重要的資源來開發、利用;在工作部署上體現第一,堅持把人力資源開發擺在優先考慮的位置,超前謀劃,周密安排;在投入上體現第一,把人才投入作為引進、培養、用好人才的基本前提,堅持人才優先投入原則,克服“重物不重人”傾向。企業效益越好,越要加大人才投入,企業資金再緊張也不削減對人才的投入,確保人才投入逐年提高。二是樹立“競爭開放”的理念。自覺把人才工作置于市場經濟中去思考和定位,遵循國際慣例和規則,緊密結合國情和企業實際,加快與國外先進人才機制的接軌。努力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這兩種資源,不僅要在國內市場找人才,還要到國際市場覓人才;不僅要培養適應國內競爭的人才,還要培養適應國際競爭的人才。積極參與人才競爭,搶占人才制高點,既要做到敢于和善于聚攬人才、儲備人才,又要做到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三是樹立整體開發的理念。將人才隊伍建設作為系統工程,進行整體謀劃,整體設計,整體推進。堅持人才開發戰略與企業發展戰略同步原則,真正使人才工作服從、服務于企業改革發展大局。
第二,建立科學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一是強化科學公正的用人意識。企業在規模擴大以后,必須強化人力資源管理意識,建立科學、公正的用人機制,任人唯賢,按照制度規范招納賢才,充分發揮人力資本潛能,以適應多層次、寬跨度的綜合性企業管理對人力資本的需求。二是實行有效的激勵機制。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能夠把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和潛能充分調動和挖掘出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和壯大。激勵是一項科學含量很高的復雜工作,企業要結合本身的實際,實行科學合理的激勵機制,合理、有效的激勵方法能夠提高員工的士氣和忠誠度。一般來說,激勵機制包括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個方面。物質激勵方面,企業可以采用工資、獎金、紅利、利潤分享、員工持股、股票期權等多種方式;精神激勵方面,把企業目標與員工利益結合起來,使其產生強烈的責任感和歸屬感,使工作本身變得更富有挑戰性和開拓性,給員工創造實現人生價值的機會,從而提高員工的自我發展意識,進而從整體推動企業的發展。三是規范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企業人才的發掘與培養,是一項長期而細致的工作。企業只有從根本上規范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制定完善的人力資源開發與培養戰略,并在企業中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隊,才能使企業的發展長盛不衰。因此,企業必須樹立制度和規則意識,建立健全包括招聘錄用、培訓開發、薪酬福利、績效管理、員工關系等項工作在內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第三,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從業者的能力。一是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知識。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必須掌握人力資源管理知識。人力資源并不是簡單地做個招聘,辦理入職手續。人力資源管理一般分為六大模塊,即人力資源規劃、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福利管理、員工關系管理。另外,還有崗位分析與設計、職業生涯規劃等。掌握了人力資源管理知識,才能更好地進行工作。二是熟悉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流程。人力資源管理是分步驟進行的,在工作中要做好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流程設計,按工作流程逐步開展工作。這些工作流程包括招聘錄用流程、員工試用期管理流程、員工轉正工作流程、培訓管理流程、員工離職管理流程等。工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能夠避免工作陷入混亂狀態,把各項工作理順,做起事來才能井井有條。三是培養和提升人力資源管理者的相關素質。人力資源管理者只有自身具備一定的素質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這些素質包括較強的心理素質、溝通和組織能力、觀察分析能力、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另外,還要做事靈活、善于創新、具有影響力、善于危機處理等。
第四,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主要包含以下三個層面:一是人力資源數據的信息化,通過建立人力資源數據庫,把企業每一位員工的信息資源按一定的格式輸入計算機中妥善保存,以備查詢。二是流程的信息化,用軟件程序的方式將管理規范流程轉化為固定的程序,這樣就會減少員工的勞動強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三是對管理與決策的支持,通過對原始的數據進行信息化加工,在程序計算的模式之下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從而更有力地支持企業的管理與決策。
(作者單位為中國有色集團沈陽礦業投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