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樺樺
摘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談判進程受到阻礙的情況下,在少數國家間實施的自貿區就成為國家的關注重點。文章通過對進行談判中的中澳自貿區產品關稅減免后的福利效應進行實證分析。
關鍵詞:中澳自貿區;福利增長;SMART模型分析
本文以中澳自貿區成立后,中國對澳進口實施零關稅為背景,以HS2007中4位編碼的奶制品為研究對象,對中澳成立自貿區后的影響進行定量分析,分析驗證自貿區的形成會促進自貿區成員國的福利增長的觀點。
一、研究背景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貿易保護趨勢擴大,多邊貿易體制建設取得進展的希望渺茫。而以區域貿易協定為主體的區域經濟合作卻如雨后春筍般快速發展。二零一四年十一月十七日,中國和澳大利亞兩國政府簽署了實質性結束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意向聲明。
經過近20輪的談判,中澳雙方決定在2015年簽署《中澳自貿區協定》。在未來5年內協定規定澳大利亞對中國所有產品關稅降為零,中國對澳大利亞絕大多數產品關稅降為零。本文利用SMART局部均衡軟件,以中國為視角,以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奶制品為研究對象,從國際經濟的多個角度,分析自貿區的成立對經濟的影響。
二、模型選擇及數據
WITS是由世界銀行主持,聯合UNCTAD、ITC、UNSD以及WTO聯合開發的軟件。軟件內置由各合作國際組織提供的各類數據,可以使用戶通過軟件來模擬測算包含關稅變化所帶來的各種經濟影響。其中SMART模型是內置于WITS中用于分析自由貿易區關稅削減的貿易效應局部均衡模型,適合于雙邊FTA談判情況。
SMART的主要假設包括:1)局部均衡;2)從不同國家進口的產品是不完全替代性的,也就是阿明頓假設;3)出口產品的世界價格給定,或認為出口產品供給曲線向上傾斜。
圖1中直線S表示A國的供給曲線,直線D表示A國的需求曲線,PB、PC兩條直線分別表示B、C兩國的產品價格,C國價格低于B國(PC 若假設A、B兩國結成關稅同盟。B國出口到A國的產品不再被征收關稅,而來自C國的產品仍然被征收關稅,因此B國產品在A國的銷售價格PB小于C國產品在A國的銷售價格PC+t。關稅同盟成立后,A不會再從C國進口,轉而向B國進口,這樣A國的貿易就發生了轉移,從原先的C國進口轉而向從B國進口。由于價格下降,A國的生產下降為OQ1,消費量上升到OQ4,進口數量變為Q1Q4,比建立關稅同盟前增加了Q1Q2+Q3Q4。這一部分為貿易創造效應。其中Q1Q2是A國的生產被B國的生產替代的部分,為生產效應。Q3Q4是由于價格下降而引起的A國消費的增加,為消費效應。 在進口總量中Q1Q4刨除貿易創造部分,剩下的Q2Q3是原本從同盟外生產效率較高的C國的進口轉向從同盟內生產效率較低的B國進口的,這一部分就是貿易轉移效應。這意味著同盟外高效率的生產(這里為C國)被同盟內低效率的(這里為B國)生產代替,產生了對資源的扭曲配置,因此對A國是不利的。 由于價格的下降,A國消費者剩余增加量變動為(a+b+c+d)。與此同時,A國國內的生產減縮至OQ1,生產者剩余減少了a。另一方面,形成關稅同盟前A國從C國的進口量為Q2Q3關稅收入為(c+e)。與B國建立關稅同盟后,A國政府失去這一部分關稅收入。其中本國的消費者得到a,而e則轉移給了伙伴國的生產者。 關稅同盟對A國凈福利效應為(a+b+c+d)-a-(c+e)=(b+d)-e。 A國在成立關稅同盟后,福利的凈影響的變化等于貿易創造(b+d)效應減去貿易轉移(e)效應。所以,A國加入關稅同盟是否有利,結果不確定,這取決于(b+d)和 (e)二者之間的差。另一方面,B國由于出口擴大而獲利,C國則因為貿易規??s減而導致福利下降。 三、中澳自貿區貿易乳品效應評估 本文使用SMART軟件進行模擬,前提假設滿足前文所述,出口商品供給彈性使用系統默認的99,進口商品的阿明頓替代彈性值也接受系統默認所設定的1.5,以中國為視角,對產品分類標準為HS2007,商品4位編碼為0403的奶制品進行模擬,模擬基準年為2012年。 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到,由于價格下降,消費者剩余增加857.481千美元。同時由于來自于澳大利亞的產品價格下降,導致消費者更多的對該國產品進行消費,導致產生貿易創造效應為9471.291千美元;其他國家的產品相對于澳大利亞產品價格變貴,因此喪失一部分市場,由澳大利亞進行填補產生的貿易轉移為153.617千美元。 四、結論 中澳自貿區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兩國的貿易往來,提高雙方產品的競爭力。本文以HS2007 中的0403乳制品為分析對象對中澳成立自貿區后對該產品的經濟影響,從以上模擬結果可以看出,自貿區成立后,隨著關稅成本的降低,兩國間乳制品貿易會在原有基礎上規模進一步擴大。但另一方面,由于自貿區的建立對非成員具有一定排他作用,導致資源配置扭曲從而產生貿易轉移效應。然而在目前多邊談判陷入困境條件下,在實施雙邊自由貿易不失為次優選擇,并且理論上來說,中澳雙方均能獲得貿易自由化帶來的好處。 參考文獻: [1]人民出版社.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209. [2]中國商務部. 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OL/BL].2015-03-02. [3]新浪網.中澳自貿談判完成:產品出口5年內實現零關稅[OL/BL].2014-11-18). [4]丘東曉.自由貿易協定理論與實證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2011(09). [5]劉朋春.TPP背景下中韓自由貿易區的經濟效應——基于GTAP模型的模擬分析[J].亞太經濟,2014(05). (作者單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