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瑜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長春 130000)
?
日語專業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構建探析
周廣瑜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長春 130000)
分析了高校日語專業校內實踐教學的現狀,結合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外語系日語專業校內實踐教學基地構建情況,從優化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方法,擴展第二課堂、加強對外輻射,完善評價機制、加強考核管理幾個方面進行探索和實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日語專業;實踐教學;校內實踐基地
1.1 硬件設施不健全,實踐基地使用率低
相對于理工類專業,外語類基地建設較為薄弱,多媒體教室有限,設備陳舊,不能滿足新形勢下外語教學的需求。多數外語系都配有外語角、外語影視廳、同聲傳譯室等實踐基地,但是由于學生自主實踐意識薄弱,教師缺乏引導,導致這些實踐基地使用率并不高。
1.2 課程設置傳統,教學方法單一
大多數的高校日語專業日常所開設的專業課還是日語精讀、日語聽力、日語會話等基礎課程。低年級學生沒有語言基礎,難以進行實訓。高年級學生重視考取證書,忽視實踐能力培養。教學還是以課堂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的練習也僅限于句型轉換、背誦課文等單純模仿,缺乏創新能力培養。
1.3 實踐時間較少,評價考核不嚴謹
由于日語專業學生都是零起點,缺乏語言基礎,所以實訓往往只能安排在第三、四學年進行。進入實訓期間,課程往往要逐一調整,經調查,90%的學生在實訓期間學習松懈,紀律渙散,究其原因在于評價體制不健全,考核管理不嚴謹。
2.1 建立穩定高效的校內實踐基地
各高校應結合自身條件以及市場需求,創建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創新型實踐教育基地。以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外語系為例,目前日語專業正在使用的校內實踐教學基地如下:
其一,外語有線電視臺。外語系建設了衛星有線電視系統,多數教室已完成電視和廣播電臺等硬件設施的配置,安排時間組織學生收看日本NHK等外國電視臺節目。其二,多媒體語言實驗室。除了日語視聽說以外,商務日語、日本概況、日語翻譯等課程也都借助多媒體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授課。授課方法也不局限于播放錄音,制作PPT,還會播放日本紀錄片,讓學生感受日本人文以及社會文化。也會讓學生模擬商務場景自己錄制VCR,并在課堂上播放進行講評。其三,同聲傳譯實訓室。為了把翻譯理論付諸實踐,學院建設了盡量符合國際會議環境氛圍的同聲傳譯實訓室。課堂教學時,教師利用同聲傳譯設備模擬真實場景,讓學生進行跟讀、概括及口譯實戰練習。可以實現多人同時進行口譯考試,節省了時間,實戰性更強。其四,外語影視廳。外語影視廳配有專業的多媒體設備及舞臺布景。除了平時播放配合日語學習的各種日語影視節目以外,還可以承辦日語演講比賽、日語配音大賽、日語話劇等活動。其五,外文資料閱覽室。以外教、外語教師、出國留學學生的捐贈以及學院訂閱的外文期刊圖書為主的外文資料閱覽室,定期為學生免費開放,提高外語閱讀能力,開闊眼界。其六,日語角。設立練習口語的日語角,并布置成有日本特色的獨立空間,有外教老師以及日本留學生每周固定時間與學生進行交流。
2.2 優化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方法
近年我校積極開展企業調研工作,整合教學校內資源,配合企業開設相關培訓課程,以提升校內實踐基地的建設效果。例如,日語專業在傳統課程基礎上開設了商務日語、日本商務禮儀、日文輸入等課程。在有一定語言基礎的第四學期,進行日文輸入、考級集訓、留學說明會等校內認知實習。在基本課程修完的第六學期,鼓勵學生校外頂崗實習或留學培訓。留在校內的學生進行翻譯演練、職場模擬、考研集訓、論文指導等實踐演練。
除了設置與社會需求接軌的特色實踐課程以外,傳統的理論教學也要不斷與時俱進,在傳統課堂上創新實踐教學。精讀課是綜合課程,可以通過課前發表、講解課文、編會話、問卷調查、小組討論、辯論會、編排話劇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日語視聽說不局限于教材,通過聽日本NHK新聞了解時事,觀看日本影視劇了解日本文化。翻譯及寫作課多采用時事以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提供與日本人網絡交流的平臺,鼓勵學生參加國內外的日語寫作大賽并給以指導,鼓勵學生參與日劇的字幕翻譯。
2.3 擴展第二課堂,加強對外輻射
推進以拓展學生知識面、加強創新精神、強化實踐能力為主要目標的第二課堂,是校內實踐的重要手段。組織設計有影響力的品牌活動,采用各種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模塊作支撐,加強對外輻射,拓展實踐教育基地的空間。例如,我校外語系已經舉辦了十屆的國際文化活動節,文化節期間,有各個國家的文化標志模型展覽。在開幕式和閉幕式上由代表英、美、德、法、日、韓、朝等國家的班級編排的話劇、歌曲、舞蹈等文藝演出。有穿插在文化節期間的日語演講比賽、日語知識技能大賽、日語配音比賽等活動。除了每年大型的文化節以外,還開展各類日語相關的專業競賽,如一年級的假名書寫大賽,二年級的朗讀比賽,三年級的寫作以及演講比賽,等等。通過我校國際外語節這一品牌活動,得到了社會對我校外語學生的專業以及組織能力的認可,我校已經和長春市各大國際性活動建立了合作關系,歷屆東北亞博覽會以及瓦薩滑雪節都有我校學生志愿者的身影。
2.4 完善評價機制,加強考核管理
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能全面的考查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在教學評價中增加實踐能力的考核,不僅對學生學習效果有更客觀的評價,而且為日語人才培養體系改革提供了導向和依據。我校外語系日語專業在評價機制上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第一,加重平時成績比例。平時成績調整為50%,期末成績為50%。平時成績包括出勤,課堂表現,作業以及平時測驗。將成績考核貫徹學習始終,不再以期末一張試卷作為定論。第二,進行階段性測試。對于聽力、會話等考查課,期末成績為貫徹學期的三次階段性測試的平均成績。階段性測試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有助于綜合能力培養。第三,增加口語測試。在大一、大二的四個學期進行口語測試,制定了一級到四級的口語測試題庫以及評分標準,并將成績納入精讀課中,讓零起點的學生培養良好的語音語貌基礎。第四,考核方式多樣化。考核方式除了一般的卷面考試,還可以是演講、PPT展示、小論文等。制定學生競賽獎項和考取專業證書可以與期末考試成績相抵的規定。學生在校外實踐基地只要完成了一定的實習任務,經過合作單位考核,也可以取得相應的學分。第五,將論文指導與就業跟蹤納入考核機制。進入第四學年,由教師專門負責幾名同學的論文指導,并進行就業跟蹤指導。在平時成績基礎上,根據最后的論文撰寫、答辯情況以及考研就業情況給以相應的學分。
發展校內創新型實踐教育基地是各大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徑。校內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有所提高,對課程體系、教學方法、教師隊伍建設等人才培養體系進行了系統的變革。我校目前正處于探索階段,今后就如何實現本校跨專業實踐教學,如何將校內實踐和頂崗實習相結合,如何將校內實踐和海外實習相結合等問題還要繼續進行實踐探索,努力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我國高校向應用技術型轉型提供一個良好的參考和借鑒。
[1] 洪漫.高職商務日語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和實踐探索[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1):66-67.
[2] 賈艷平.外語專業校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青年與社會(中外教育研究),2010,(09):88-89.
[3] 關鎧含.地方本科院校日語專業實踐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無錫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2(05):44-45.
A probe into the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in Japanese major
ZHOU Guang-yu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Information,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Japanese majors in colleges, and discuss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have made from the aspects of optimizing curriculum and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expanding the second classroom and strengthening external communication, perfecting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strengthening assessment management, and achieved some results.
Japanese major; Practical teaching; Campus practice base
2016-10-18
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4年度立項課題“獨立學院日語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GH14637)
周廣瑜(1982-),女,講師,碩士研究生。
G807
B
1674-8646(2017)01-004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