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麗波,李 宇
(1.沈陽醫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1;2.遼寧省金秋醫院,遼寧 沈陽 110016)
醫學留學生生理課英文教學實踐的探索與思考
薩麗波1,李 宇2
(1.沈陽醫學院,遼寧 沈陽 110031;2.遼寧省金秋醫院,遼寧 沈陽 110016)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的全面提升及經濟全球化速度加快,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來華留學,留學生教學成為高校廣為關注的內容。生理學是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是醫學留學生的必修課,如何提高留學生的教學水平是高校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結合近年來留學生教學工作實踐,對留學生生理學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對策進行總結分析,旨在為促進留學生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思路。
醫學留學生;生理學;英文教學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全球經濟一體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留學生教育作為高等院校國際化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截至2016年末,共有來自48個國家的1 356名留學生來沈陽醫學院學習,留學生培養規模為遼寧省高校第三位。生理學是醫學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醫學基礎學科,研究正常人體各種生理功能的發生機制,是以生物機體的生命活動現象和機體各個組成部分的功能作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醫學留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全英文授課,給授課教師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本文總結了針對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家醫學留學生生理課的教學實踐與體會,旨在為促進我院留學生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一些思路。
目前,醫學留學生生理課教材仍沒有統一版本。我們參考國外醫學院校普遍使用的生理學教材和網上能找到的醫學實驗素材,結合自身授課經驗,按照教學大綱自行編寫了醫學留學生生理課講義,作為指導教材。結合教材,我們精心制作了全英文的教學幻燈片[1]。由于以往使用的影音材料拍攝時間太過久遠,我們需要一些與現代醫學發展同步的教學錄像。我們首先在網上搜索一些操作規范、配音清楚、質量較高的生理課視頻素材,配上準確的英文講解,再用相機拍下實驗操作中的關鍵步驟,把照片放在幻燈片里配上精練準確的英文講解,使留學生更容易理解。力求做到準確、生動、形象,極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注重與留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是上好留學生課的前提條件[2]。留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較大,例如,南亞地區留學生的英語口語帶有明顯的地方口音,與我們平時接觸的美式或英式英語存在明顯不同,即使是來自南亞不同國家地區的學生,他們的英語發音也不相同,這使教師和學生之間的語言交流存在障礙。針對這個問題,授課教師在業余時間多與留學生交流,做他們的好朋友,以此相互適應口語,增進師生感情。與留學生融洽相處,聽他們談談學習的困難和對教學的建議,使我們能更好地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也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3]。
利用課堂討論—學生自學—學生上臺講解—教師小結的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積極主動參與學習。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南亞留學生多善于思考,課堂上氣氛活躍,一旦有問題隨時提問,但課余較為懶散,學習惰性較強。為此適當安排自學內容,通過自學激發學生積極思考、探索及學習的興趣,以此來督促學生的學習,效果良好[4]。
留學生群體在校生活的心理適應問題主要是指社會、文化層面的心理調適和轉變。來自不同國家及不同文化宗教背景等諸多因素,都對學生學習理解知識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而且在學習過程中,這些學生還表現出許多不同的特點,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例如在生理實驗中,我們要求學生處死蟾蜍,然后取神經組織進行解剖分析。有些留學生因宗教信仰等原因,不能處死動物。如果教師不理解這些宗教文化,盲目批評學生,就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影響教學效果。此外,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南亞國家的留學生大多數有宗教信仰,他們每天都要完成必需的宗教活動,如早晨的祈禱儀式,這些活動經常與上課時間沖突,因此,可適當推遲上課時間[5]。
留學生個性活躍,勇于發言,善于提問,自學能力較強,課堂氣氛活躍。此外,留學生教學還具有小班授課的優勢,因此在教學中更容易開展討論式教學。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大綱,將一部分教學內容以問題形式提出,或者留出一些時間,針對留學生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采用課堂討論、學生上臺講解等方法解決。圍繞某一師生共同感興趣的問題,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以小組方式邊學習、邊討論,在掌握知識、開闊視野、批判思考、交流表達、寫作技能等多方面對學生進行整體的培養與訓練。教師通過密切觀察學生的學習過程,收集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信息,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能夠及時了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以及對教學方法的反映。課程評價有助于教師獲取關于學習內容和學習效果的有效反饋,使教師利用這些信息重新調整教學重點,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效果;課程評價還可以考查學生學習情況,以便教師在學生學習效果欠佳時實施改進措施,及時對教學方式方法進行調整和完善[6]。
綜上所述,在留學生生理課教學中,我們將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洞察力、理解力,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學生積極參與是推動教學改革的重要因素,學生上講臺、自學及課堂提問,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學習的教學方法,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韓瑩,張楓,朱國慶.醫學留學生生理學實驗教學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2):144-146.
[2]姜建蘭,邱一華,彭聿平.留學生生理學全英語教學初探[J].基礎醫學教育,2014,16(12):1074-1076.
[3]張宏宇,孔曉霞.留學生生理學實驗全英文教學的實踐與體會[J].健康必讀,2012(11):550.
[4]張弋,黃華興,葉子冠,等.臨床醫學留學生內科學全英教學探討與反思[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2):71-72.
[5]隆莉,趙敬.醫學留學生心理適應問題的研究與實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0,32(7):178-179.
[6]李樹民.“新生研討課”教學模式引入醫學留學生教學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3):251-254.
G420
B
1671-1246(2017)20-008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