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芹
(天水市衛生學校,甘肅 天水 741000)
開放式英語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
李芹
(天水市衛生學校,甘肅 天水 741000)
隨著考試改革的推進,英語開放式教學將成為必然。教師必須拓寬思路,挖掘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在利用英語課程資源的同時,擴充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進而實現英語教學的高效性和實用性。
英語教學;開放性;實用性
開放教育是一種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注重學習環境創設,提供多樣化教育資源,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學習,使其獲得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開放式教育是相對于封閉的、格式化、文本化教育而言的。它重視人性,尊重個性,給學生更多自由,讓他們在變化的空間和豐富資源的學習情境中自主探尋知識。
課堂教學必須重視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教師組織學生接觸社會,從社會實踐中提取信息,豐富課本內容,聯系生活實際,增加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信息資源,擴充學生知識體系。筆者在教授中職英語Unit8Holidays時,課本中提到3個重要的美國節日,此時可讓學生口述我國的重要節日,并書寫英語小作文,再用英語口述我國節日和美國節日的不同習俗。這樣既增加了有關節日的詞匯量,同時又鍛煉了口語,還了解了不同節日的英語表達方式。講另一篇課文TheSeasons時,設置以下開放性問題:Whatcolouristhespring?Why?
Student1:Green,becausethetreesturngreen.
Student2:Red,becausetheflowersarered.
Student3:Springiscolourful,becauseflowersarecolourful.
Student4:Green,becausethegrasscomesout.
Teacher:Youarewelldone,therearedifferentanswers.
類似的開放性問題加深了學生間的了解與信任,為學生打開了一扇良性交往、互動和溝通的大門。通過創設多元化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培養創新思維,讓課堂教學融入生活實際,讓生活成為流動的教材。例如:在學習Unit12Application&Job Interview時,讓學生寫一篇求職申請發郵件給教師,經教師修改后,投到人才招聘網站,增強學生動手能力。
探索教師協同教學,研究開放式課型,將開放式教育理念落實到教學的各個環節。
“一切為了學生發展。”教師要把教學重心放在如何促進學生的“學”上,以學生為中心,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與情境交互,主動獲取知識、真正理解知識的價值。
教師要以研究者的心態置身教學情境中,審視和分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反思。樹立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對知識進行合作性建構的過程,而不是客觀知識的傳遞過程的觀念。
教師不僅是教育者,還是學習者、發展者,要與學生一起成長。教師的開放意識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開放教育的環境,為此,要達成以下共識:
(1)開放教育不僅意味著對教育對象的開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觀念、教育資源和教育過程的開放。
(2)我們所理解的開放式教學,就是通過對教學的整體優化,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的動態開放的教學形式,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提升教學的自由度、選擇性和靈活性,使課堂教學煥發活力。
(3)開放的課堂教學就是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學生既是課堂的主體,也是課堂的主人,教師是設置教學情境、提供教學素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的引路人。
(4)實施開放式教學的關鍵在于實踐,也就是怎樣使每一堂課都具有開放性。
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有利于促進學生發展,發揮其主體作用。
3.1 適當運用討論形式
學生主動參與相關話題討論,形式多種多樣,教師根據話題深度擴展。如在教授Unit9Keepfit時,筆者設置話題:Are keepingfieandlosingweightthesamething?Giveyouranswer andexpressyourideas.把全班學生分成若干組,討論10分鐘,各組選一個代表進行闡述。全班學生及教師打分,最后贏的一組加分,個人分、團隊分計入平時成績。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學生思維,活化教材,使學生更深刻全面地理解Keepfit相關知識,同時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3.2 角色扮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教學內容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再現課文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筆者在講授課文SeeingaDoctor時,讓同桌兩人分別扮演醫生和病人,練習What’sthematterwithyou?Letmetakeyourtemperature.Goandhaveyourchest X-rayed.Ihaveacold/headache/fever/cough/stomachache/sorethroat/runningnose等重點句型,培養口語表達能力。
3.3 合理運用辯論
結合教材選題進行辯論,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培養正確的是非觀,既鍛煉邏輯思維能力,又促進自主學習。如上Unit 5Internet時,設置辯論話題:Theadvantageanddisadvantageof onlineshopping。要求學生分組寫辯論稿,鍛煉英語寫作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在相互尊重、民主平等的前提下,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營造一種人人都能參與、都愿意參與、都想參與的學習氛圍,不讓學生產生壓抑感。如在課堂上使用民主的教學語,Wouldyou please……Canyou……MayI……和激勵性語言,Great!Wonderful!鼓勵學生質疑問難。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在學生沒有壓力及負擔、心情舒暢、情緒飽滿的情況下,思維能力最活躍,實踐能力最強。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統一的交互影響的活動過程,教師與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同為認識和實踐活動的統一主體。“教”和“學”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脫離對方而獨立存在。在成果展示過程中,以學生為主,教師則起點撥、導向作用,突破重難點,強化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在師生互動中,強化平等意識、合作意識、成功意識,使互動成為相互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動力機制,增強學生學習信心和主動性。
及時、積極地反饋學生學習過程,通過有效評價加以保護和引導。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始終堅持以鼓勵為主,結合開放式教學,采取學生自評、互評與教師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具體方法如下。
5.1 積分法
學生在小組中展示自己會拼寫的單詞,一個記一分。上課遲到扣一分,作業未完成扣一分等,累積不封頂。
5.2 參與法
學生每參與一項活動(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朗誦比賽等),根據參與情況進行評分。
5.3 創新獎
在英語活動中提出新的創意,每次加10分,激活學生思維,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不斷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督促教師不斷改進、優化教學模式。
評價內容多樣化,不僅包括知識、能力,還包括非智力因素;評價方式多樣化,有師生互評、生生互評、組間評議等;評價手段多樣化,包括發展性評價、激勵性評價、診斷式評價等。構建開放式教育評價體系,形成一個完善的過程性評價體系。例如,開放式作業:設計自主型作業,為學生提供選擇的機會;設計調研型作業,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設計表演型作業,為學生提供審美的機會。作業的內容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時間可長可短,可在課上也可在課下,可以是個體行為也可以是集體行動,旨在探求一種既符合教學要求又貼近學生生活,激發學生作業完成動機,使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產生愉悅心理體驗的教學模式。
G420
A
1671-1246(2017)09-006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