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穎怡
(惠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惠州 516001)
基于“產(chǎn)出導向法”的高職護理英語聽說一體化情景教學行動研究
謝穎怡
(惠州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惠州 516001)
以“產(chǎn)出導向法”為理論基礎,開展將高職護理英語的聽力和口語有機結合于真實的護理職業(yè)情景中的一體化情景教學行動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基于口語輸出任務的聽力活動有助于聽說的學習效率,同時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產(chǎn)出導向法”;護理英語;聽說一體化;情景教學
在教學過程中,學者發(fā)現(xiàn)語言的輸入和輸出有著緊密的關系。如Krashen[1]認為“可理解的語言輸入”對語言輸出有促進作用;Swain等[2]發(fā)現(xiàn)語言輸出有利于語言輸入;Stephens[3]則明確了語言輸出和語言輸入的互促作用。文秋芳[4]在2015年基于“輸出驅動假設”提出了“產(chǎn)出導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簡稱POA),以“學習中心”、“學用一體”及“全人教育”為教學理念,“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和“選擇性學習”為教學假設,形成驅動、促成和評價的教學流程。
英語聽說技能是高職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對于實操性強的護理專業(yè)來說更是如此。在高職英語課程中,都設置有聽說部分。但在實際教學中,聽說部分的教學效果一直欠佳,甚至出現(xiàn)了不少的“啞巴英語”(Dumb English),還有部分學生發(fā)展為英語聽說焦慮[5],在護理工作崗位上無法正常與外籍患者進行日常溝通。“啞巴英語”的出現(xiàn)除了聽說教學方法不當,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聽力和口語教學的割裂,忽略了語言輸入(聽)和語言輸出(說)的互促效應,導致聽說教學時間不足,過分關注技能培養(yǎng),較少關注口語意識的培養(yǎng)問題。
針對以上的問題,開展了行動研究,旨在解決護理專業(yè)學生在英語聽說中存在的問題,嘗試基于“產(chǎn)出導向法”開展聽說教學一體化的情景教學行動研究,實現(xiàn)“以口語表達帶動聽力,以聽力促成口語表達”。
1.1 行動研究方案設計
在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對所教授的4個教學班207名護理專業(yè)一年級學生開展行動研究,以護理職業(yè)情境下的英語情景劇為輸出驅動,開展以口語表達為目標和動力的聽力學習活動。以特定情境口語表達為目標,從3個方面探討基于“產(chǎn)出導向法”的護理英語聽說一體化情境教學,首先,進行“雙主體”聽說一體化學習模式的探索;其次,開展以“醫(yī)護情景為輸出驅動”的窄式聽力活動;再次,借助Moodle平臺等開展批判性“有聲”聽說活動,學生分享情景劇任務,通過互評、答辯和質疑來進行交互性學習,最終實現(xiàn)教學互促。
1.2 行動方案的實施
1.2.1 采用“雙主體”聽說一體化學習模式 為了保證行動方案的實施,英語組和護理組專業(yè)教師共同編制了以護理職業(yè)情景劇為輸出任務的系統(tǒng)校本教材,同時,在設計過程中兼顧了教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打造“雙主體”學習模式。在輸出任務設計時設置了3種類型,通過教師設計、學生自主設計和小組設計的多樣化任務,以結構化教學理論引導學生聽、寫、說,完成最終輸出任務。比如在聽說教學中,建議學生在練習為患者注射時,結合自身的護理學基礎知識,要求學生在課前開展自主資料收集,了解3種以上的注射基本情況(如靜脈注射、皮下注射等)。學生以小組形式,通過分工合作,結合課前收集的多種注射方式編排一個注射對話情景短劇,課堂上進行小組現(xiàn)場展示,除了展示對話,還需要演出具體的職業(yè)場景如注射的基本操作、基本職業(yè)禮儀舉止等。非匯報小組需要進行現(xiàn)場打分和提出改進意見。課后各小組對情景劇進行修改并拍攝成小視頻上傳到Moodle平臺分享,并撰寫反思日志和展開在線討論,總結整個聽說聯(lián)系過程和收獲。在實際操作中,有的學生設計了青霉素的皮試和正式注射過程,著重于向患者介紹皮試和過敏情況;有的學生設置了給小朋友進行肌內(nèi)注射的情景;有的學生設計了打預防針(皮下注射)的情景。
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擔任組織者、引導者、評價者、聽眾,有時候客串“演員”。通過課后問卷調查可見,“雙主體”聽說一體化教學模式比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效果好。
1.2.2 運用窄式聽力的方法 高職護理學生普遍認為英語聽說材料單一,因此對聽說活動積極性不高,而以職業(yè)為背景的窄式聽力有助于解決這一問題。窄式聽力[6]是1996年Stephen Krashen提出的外語學習策略,其本質是對“窄式閱讀”的延伸,即對學習者的信息輸入局限在比較窄的話題范圍內(nèi),然后再逐步擴大范圍,學習者聽與該話題相關的不同錄音。這種方法的優(yōu)點是學習目的性強,重復接觸特定主題,擴大詞匯量,減輕聽力壓力,提高信心。但是窄式聽力容易導致學生在輸出任務時被限制思維,不利于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針對這一問題,在職業(yè)口語表達任務的設計上,通過與護理基礎專業(yè)課教師的合作,將職業(yè)技能融入任務中,只設定情景,不限制解決方案,通過提供相關的句式和單詞及提倡利用信息化搜索技術,讓學生自主設計病情接待和患者反應的情景,真實還原職業(yè)情境,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在課堂匯報作業(yè)和Moodle視頻作業(yè)中發(fā)現(xiàn)學生能真正根據(jù)驅動任務設計個性化的應對方案。
1.2.3 借助Moodle平臺等進行批判性聽說活動 結合“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下學生手機移動學習的需求,鼓勵學生模仿英語流利說中名篇名作的標準錄音,同時結合社會熱點在信息平臺或者課堂上分享自己感興趣的本周熱門話題及自己的看法。因此,學生需要在課前聽讀國內(nèi)外新聞,考慮到高職醫(yī)護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教師為學生提供了“21世紀報”“普特英語”等微信公眾號,讓學生將自己的視頻或者音頻上傳到Moodle平臺或者在課堂上現(xiàn)場展示,該任務將聽、讀、說融為一體,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和英語表達能力。
2.1 行動研究結果
學生的聽說興趣有所提高,實際完成的職業(yè)情景輸出任務情況如下:平均每周完成1個2分鐘情景對話,完成流利說3.3篇文章練習,掌握醫(yī)護專業(yè)英語單詞116.3個。
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84.05%的學生對聽說教學一體化的情景學習模式表示滿意;74.88%的學生認為窄式聽力更有利于提高他們的醫(yī)護英語聽說能力;83.09%的學生認為能提高綜合應用能力。
從以上教學觀察和問卷調查可見,學生對聽說教學一體化的情景學習模式表示認可,認為可以有效提高聽說水平、增加詞匯量、擴大知識面,但在實際操作中發(fā)現(xiàn),該學習模式仍存在一定不足:(1)“雙主體”聽說學習模式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學生水平良莠不齊,尤其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難度較大。(2)Moodle平臺視頻上傳功能無法通過手機端完成,而部分學生并沒有電腦,導致學生上交作業(yè)不方便。
2.2 反思
針對行動研究中發(fā)現(xiàn)的不足,提出以下的反思和解決方法:(1)在“雙主體”聽說學習模式中融入分層教學理念。根據(jù)高職護理專業(yè)學生英語基礎較薄弱的情況,在教學目標中制訂分層輸出任務。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以創(chuàng)造性的情景對話為輸出任務(聽-寫-說);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以聽力文本為模板,要求現(xiàn)場演出護理情景對話為輸出任務(聽-說)。(2)在信息化教學工具的選取上,除了引入Moodle平臺外,引入便于手機端移動操作的APP,增強即時互動交流。
[1]Krashen S D.The Input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M].New York:Longman,1985.
[2]Swain M,Lapkin S.Problems in output and the cognitive processes they generate:A step toward language learning[J].Applied Linguistics,1995(16):371-391.
[3]Stephens M.The primary of extensive listening[J].ELT Journal,2012(3):311-313.
[4]文秋芳.構建“產(chǎn)出導向法”理論體系[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5(4):547-558.
[5]郭燕,徐錦芬.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英語學習焦慮多維度研究[J].外語界,2014(4):2-11.
[6]Krashen S.The Case for Narrow Listening[J].System,1996(24):97-100.
G424.1
B
1671-1246(2017)02-0054-02
廣東省教育研究院課題“基于職業(yè)能力培養(yǎng)的高職高專醫(yī)護專業(yè)英語課程改革研究”(GDJY-2015-B-b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