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力多斯·卡的爾白克(新疆財經大學體育部新疆烏魯木齊830012)
淺析陽光體育運動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
□依力多斯·卡的爾白克(新疆財經大學體育部新疆烏魯木齊830012)
為了能夠使健康第一的目標順利實現,陽光體育運動在我國億萬學生中逐漸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在高校推廣具備一定的可行性,將陽光體育教育作為導向,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主要將高校體育教學模式作為研究對象,從陽光體育運動的角度出發,對其發展問題展開研究,分析了陽光體育運動開展的意義,探討了陽光體育運動同高校體育教學相結合的可行性,進而探究了陽光體育運動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路徑,并提出了筆者的個人建議,以期能夠為陽光體育運動的大力推廣與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做出一定貢獻,為日后相關研究的開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陽光體育運動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意義可行性發展路徑
作為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體育同其他學科一樣都是一門必修的基礎課程,經過一定的發展時期后就需要對教學理念、教學內容與教學模式等進行革新。伴隨素質教育的逐步推進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等基本教學要素的改革與更新勢在必行,而全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必定將應運而生,對體育教學實踐活動的有效開展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使“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等指導思想在高校學生中廣泛傳播,深入人心,使高校體育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實現。
2006年12月23日,陽光體育運動被首次提出,旨在解除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束縛,讓學生融入大自然,沐浴陽光,享受運動樂趣,通過運動使學生獲得健康、快樂。陽光體育運動是一項規模較大的群體性體育活動,能夠使學生的體育認識進一步提高,;使《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得到全面實施;通過陽光體育運動與體育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的有機結合,能夠營造出良好的體育鍛煉氛圍,使“健康第一”、“陽光體育”的指導思想深入人心,讓更多的學生走向戶外,融入大自然,享受陽光,積極地、主動地參與到各項體育活動中,使其自身的體育鍛煉興趣與習慣得到培養,體質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對于高校體育教學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可行性,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2.1、陽光體育運動與高校體育教學具有一致性目標
陽光體育運動的最終教育目標是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多樣化的體育活動中,以使自身的身體素質得到提高,在《綱要》中高校體育教學的目標得到強調,即使學生的體質得到增強,使學生的體育素養得到提高,由此可見,陽光體育運動與高校體育教學具有一致性目標。陽光體育運動在學校推廣,能夠促進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的實現,同時,高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還能夠使陽光體育的內涵與外延得到更進一步的豐富,兩者之間存在互相激勵、互相影響、共同發展的關系,將陽光體育運動同高校體育教學相結合是具備一定理論可行性的。
2.2、陽光體育運動能夠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多樣化發展
高校體育教學的教育目標是通過相關體育理論教育活動的開展,使學生體質得到增強,體育素養得到培養。而陽光體育運動在保留傳統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前提下,還強調培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終身體育能力與體育文化素質等。同時,對于體育鍛煉活動的參與度也更加重視,充分利用了體育俱樂部、體育文化節和體育社團等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方式,進而能夠使高校領導、教師和學生對于體育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得到有效提高,使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得到培養,所以,陽光體育運動同高校體育教學相結合是很有必要的。
2.3、陽光體育運動能夠加強高校學生對體質健康的重視程度
為了可以將陽光體育運動的思想精髓傳遞給在校的每一位學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積極作用,高校體育教學應在“健康第一”重要指導思想的指引下,對體育教學大綱、教學內容和教學計劃進行及時的、有效的調整,將學生體質、體育鍛煉意識與體育能力的提高作為一切行動的根本出發點。通過多樣化校園社團體育活動的不斷開展,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投身到體育鍛煉的行列中,進而使學生的體育習慣、體育能力與主動參與意識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培養。
2.4、陽光體育運動能夠促進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化
陽光體育運動的教育精神只有同高校體育教學相結合才能夠展現出來。高校應該對國家關于體育課時的相關規定嚴格遵守,將體育課上好,使教學質量得到提高,通過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引導、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陽光體育運動中。
由高校體育課程的教育目標可知,體育教學內容應充分考慮到高校體育的近期效益與遠期效益,尤其是對學生的興趣、個性與自制能力等應該重點培養。將學生、社會對健康的切實需求作為切入點,不斷革新,對體育教學內容不斷甄選、豐富,同時還要使每一個課程內容之間加強練習,使不必要的脫節、重復等問題得以避免。
此外,考慮到課程的發展,還要適當增加選修課,這些選修課教學內容主要以多學科的交叉為主,能夠將當代體育健身發展水平反映出來,如此一來,就能夠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寬,技能得到增強,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只有真正落實陽光體育運動,才能夠使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得到深化。
伴隨“素質教育”與“陽光體育運動”的不斷深入發展,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也取得突破性進展。為了能夠使高校體育教學的本質功能得到發揮。作為高校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要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地、及時地轉變,使高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培養,使其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得以實現,更好的服務于社會。基于此,筆者對陽光體育運動下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發展路徑進行如下探討,并提出了一些個人建議。
3.1、堅持“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思想理念,實現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
對于當前的高校體育教學而言,在體育教學的實踐活動中,不管運用哪種體育教學模式,體育教師都應該始終堅持“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思想理念,對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教學環節進行指導。在體育教學過程中,高校體育教師不管采用何種體育教學模式,如成功、群體、快樂、情境等,都只能作為一種表面載體,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健康的發展,最終實現學生生理的各種指標健康。
高校體育教師應依照體育課程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標準等進行合理選擇,將學生的生理健康問題突顯出來。當學生的生理各項指標達到健康標準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按照教材、組織教法的特征,因材施教,對學生開展相應的健康教育,例如,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社會適應能力教育等,從而實現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最終教育目標。
3.2、對各種體育教學模式科學地、合理地、有效地應用
在體能、技能、價值觀、自我認識等方面,不同的學生存在著不同的差異,而主體性的特征則是因人而異。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使體育教學的素材得到豐富,體育教學活動的內容也逐漸開始多樣化的發展。所以,基于受教育對象相對復雜的情況,無論哪種體育教學模式,哪種體育教學素材,都不能夠適宜于任何教學階段、教學環境、教學材料與教學對象。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任何一種體育教學模式都存在有效的功能,而體育教學模式的單一對于體育教學中“綱要”的貫徹與實施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在體育教學實踐活動中,體育教師應該科學、合理、有效地分析體育教學模式,對不同體育教學模式所具有的優點、缺點和適應條件充分了解。此外,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要按照體育教學過程中各項要素的基本要求,對不同的體育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合理、有效地選擇,使各種體育教學模式實現功能上的互補。
3.3、營造良好的體育教育生態環境
良好的體育教育生態環境能夠為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建立堅實的人力基礎、物力基礎與財力基礎,使體育教學資源的配置水平與利用效率得到優化,使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程度得到提高。首先,應該使高校各層次體育教育工作者對陽光體育運動加強認識,了解其緊迫性與必要性。解除傳統體育教學目標的束縛,構建新型的體育教學目標體系,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文化素質和終身體育能力的全面提高;其次,對高校陽光體育的制度建設進行加強,為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建立制度基礎與長效工作機制,通過陽光體育運動多樣化、經常性的進行促進此項活動的常態化發展;最后,由于高校管理部門深化了對陽光體育運動的認識,使高校陽光體育教育的保障機制與資源投入、制度體系建設得到了加強,為體育教學活動方案的有效性和操作性做出保證。
3.4、制定科學的測試標準
每個教學過程都需要教學評價來對其具體的教學效果進行反饋,對于陽光體育運動而言也是如此。所以,在構建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過程中必須要制定一個科學的測試標準。伴隨陽光體育運動的普及、推廣,吸引了更多的學生參與其中,使他們的身體素質與體育素養得到了不斷提升,因此,不僅要制定一個科學的測試標準,還要將學生體質狀況的變化作為依據,以保證測試標準的科學性、有效性。
3.5、引入現代化的體育教育手段
在傳統的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任何一種體育運動項目的學習都離不開課堂教學。伴隨體育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與體育教學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微課”為代表的新型體育教學模式逐漸被引入到高校陽光體育運動中。例如,某個武術動作的分解動作可以通過微課的教學課件呈現給學生,這樣的體育教學方式更加方便學生對整套武術動作的理解和掌握。現代化體育教育手段不僅能夠使學生的負擔得到減輕,還能夠使學生的業余時間得到充分利用。
陽光體育運動的開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將其同高校體育教學相結合是十分可行的,主要原因是:(1)陽光體育運動與高校體育教學具有一致性目標;(2)陽光體育運動能夠促進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多樣化發展;(3)陽光體育運動能夠加強高校學生對體質健康的重視程度;(4)陽光體育運動能夠促進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化。
[1]夏貴霞.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13,32(2).
[2]左海燕.陽光體育運動”視角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J].教育與職業,2012(23).
[3]王滿.面向陽光體育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體系構建[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14,39(9).
[4]李欣悅.我國高校體育:“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研究綜述[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2(5).
[5]陶宏軍,龔劍.陽光體育運動背景下開設研究生體育課程的探索研究[J].長沙大學學報,2013,27(5).
[6]高劍峰.面向陽光體育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創新結構體系構建[J].求知導刊,2015(5).
[7]王明立.“陽光體育運動”實施與普通高校體育新課程創新教學模式構建[J].體育與科學,2008,29(5).
[8]劉煒.陽光體育運動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9(3).
[9]羅振宇.關于在學校中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理性思考[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7,15(11).
[10]朱建紅,劉成兵.對實施陽光體育運動若干問題的理性思考[J].搏擊·武術科學,2008,5(12).
G807
A
1006-8902-(2017)-07-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