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婷(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長沙410012)
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的可行性分析
□何婷(湖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湖南長沙410012)
青少年兒童體質的逐年下降以及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興起,使得“從娃娃抓起”的教育觀念愈加深入人心。近年來,幼兒的健康發展也深受國家、社會以及家長群體的重視與關注,對幼兒體育也有了新的認識與思考。幼兒體育也逐漸趨于具體的體育項目化發展。為此,本文將主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等研究方法對幼兒體育項目化發展的重要性以及促成項目化開展的現有條件進行前景分析,并提出可行建議與有效舉措.為促進幼兒體育的更優化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幼兒體育體育項目可行性
經濟的飛速發展牽動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促使人們追求健康的意識也不斷強烈。與此同時,青少年兒童體質的逐年下降也成為社會各階層關注的焦點。全民健身熱潮的掀起,校園足球運動的興起,使得“從娃娃抓起”的教育思想愈加強烈,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也必須從“娃娃”培起。“體”育作為育人的重要有效手段之一,使得幼兒體“育”問題重新被思考。幼兒體育越來越受到國家教育部門、學前教育機構以及家長的重視和關注。近年來,有關幼兒體育的研究也有了從整體價值研究向具體某一體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社會各體育培訓機構也將培訓的目光灑向“幼兒”群體。為此,本文對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進行前景分析具有一定的實際意義與價值,為幼兒體育更優化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經文獻查閱,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加強學前教育成為世界未來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學前教育逐漸納入義務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國內外相比,幼兒體育在國外起步較早,如2006年俄羅斯出臺的修訂版《幼兒園教育與教學法大綱》里,對于幼兒體育方面,大綱將足球、籃球、乒乓球、羽毛球、棒球、冰球、游泳等項目列入大班和學前班的教學中。俄羅斯學前教育機構認為體育活動不同于運動游戲,必須使幼兒體育系統化。又如在德國,游泳課是德國幼兒的必修課程。此外,日本作為我國一衣帶水的鄰邦之國也為幼兒開設jumping課程,其相當于我們的體育與形體課。而我國早在1996年頒布的《幼兒園工作規程》中就明確將“體”育至于幼兒教育的首位,但我國大陸地區幼兒體育并沒有獲得行動上的重視。學術界對“幼兒體育”的定義也是大同小異,沒有達成一致,且幼兒體育一直被泛化成簡單走、跑、跳、爬以及肢體活動操。為此,本文認為幼兒體育應該實現項目化發展,通過科學化、系統化的具體體育項目來實現幼兒體育的真正“體”育價值。
2.1、有利于幼兒體育科學化指導,實現“體”育價值
自1996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頒布《幼兒園工作規程》以來,我國頒布多項學前教育的政策,并對《幼兒園工作規程》進行多次修改,始終將“體”育列于首位。但現實中,幼兒體育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而是被“誤化”成體育游戲,被“泛化”成簡單的走、跑、跳、爬以及肢體活動操,缺乏科學指導。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體育”在幼兒群體中沒有發揮它獨有的價值與作用。而幼兒體育項目化的開展,不僅可以實現幼兒體育的規范化開展,還可以以具體的某一“體育項目”為引導,給予科學、合理化的運動負荷指導,推動幼兒體育的科學化進程,成功實現“體”育的價值與意義。
2.2、有利于項目文化的持續發展,培養幼兒項目興趣
學前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初始,幼兒體育亦是學校體育的開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學前教育逐漸納入義務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意味著幼兒體育應該與小學體育、中學體育、大學體育銜接起來。體育項目化的發展是實現幼兒體育與小學體育成功接軌的有效途徑。每一個體育運動項目都有它獨特的項目文化,每一個項目文化都支撐著各自的項目得以傳承性的永久發展。幼兒體育是幼兒接受體育教育的重要途徑,因此,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不僅有助于幼兒體育項目興趣的培養,更有助于項目文化的持續發展。幼兒體育項目化的發展可以通過具體的體育項目賽事、項目文化展覽來促進項目文化的持續發展,培養幼兒體育項目的興趣。
2.3、有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促進“人”的社會化
不同的體育運動項目,都擁有它獨有的運動特點,能夠對參與者的身體發育以及性格特點進行良好地塑造。幼兒期是每一個人接受教育的啟蒙期,也是實現人的社會化的開始。這一時期,讓幼兒接觸不同體育運動項目的動作學習,并參與到不同體育項目的運動中,不僅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還可以幫助幼兒實現社會化的健康轉變。在邱燕、鄧祎發表的《開展幼兒足球的可行性》一文中證實,幼兒在老師的指導和練習過程中,能夠分工合作,改變以“自我”為中心的認識,形成與人平等相處、謙讓、共享、協同合作等品質。由此可見,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不僅可行,而且還更有助于充分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促進幼兒身心發展,推動幼兒社會化發展的進程。
3.1、社會關注度的提高
幼兒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幼兒體育對兒童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倍受社會的高度重視。2016年11月17日,我國在首都成功舉行了以“現代幼兒體育理念和實踐”為主題的“北大首屆全國幼兒體育論壇”并成立“全國幼兒體育聯盟”。為期兩天的論壇吸引了18個省市自治區和近200位參會,他們主要來自政府管理部門、幼兒園、高線和科研單位、企業等。在論壇中,董進霞呼吁社會各界攜起手來,共同研發針對不同年齡幼兒特點的體育,共同推動我國幼兒體育的發展。本次論壇的舉辦以及“全國幼兒體育聯盟”的成立,不僅反映著社會對幼兒體育的的高度重視,更是為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打造了一個堅固的后臺,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指導。
3.2、家庭育人觀念的轉變
“家”是每一個幼兒接觸的第一個教育環境,家庭的育人觀念直接影響著幼兒的培育質量。隨著教育的普及化發展,國人的教育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家庭的育人觀念也發生了質的轉變。人們越來越關注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注重幼兒能力的全面培養,對“體”育的認識也不斷深入。人們在關注幼兒文化學習的同時,也注重技藝能力的培養,重視體育運動習慣的培養,眾多家長主動幫助幼兒報名參加體育類的培訓機構進行體育技能的學習,如參加跆拳道、足球、游泳、街舞等培訓機構。家庭育人觀念的轉變無疑為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給予了大力支持,促進幼兒體育的再優化發展。
3.3、幼兒體育培訓機構的出現
國足運動的興起,人們也意識到“從娃娃抓起”的重要性。近年來,社會各培訓機構也將培訓對象從“青少年”群體放眼到“幼兒”群體,例如足球、跆拳道、輪滑等項目都實現了對幼兒的培訓,且培訓的成果也得到社會的肯定,并深獲得新聞媒體的積極報道,如近期由謝娜主持的《神奇的孩子》綜藝節目里,萌娃們的體藝展示(籃球、武術)成功證實幼兒體育可以進行項目化的開展。另一方面,幼兒體育培訓機構的培訓內容、教學方式、培訓模式等經驗都為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提供直接性的借鑒與參考。
相對于國內大陸地區,國外幼兒體育不僅發展較早而且早已實現項目化開展,并通過各種途徑來充分發展幼兒體育。如日本幼兒園到了年長組,就有了足球大會,組織幼兒園之間的比賽;德國近10%的5-6歲半的兒童通過參加德國體育和體操聯合會,來實現幼兒體育的項目化發展。國外幼兒體育項目化的發展為我國幼兒體育的發展指明了一條可行性的發展方向,并提供一定的經驗借鑒與指導。為此,本文試圖提出以下建議,以推動我國幼兒體育項目化發展進程。
4.1、組建項目科研團隊,加強師資培養
幼兒教育是幼兒接受學校教育的初始,是一項偉大的育人工程。幼兒體育項目化的開展,首先應組建項目科研團隊。體育項目之多,是很難實現所有運動項目開設。因此,這就需要社會各機構聯合協作組建科研團隊,根據幼兒的全面發展需要,確定幼兒園體育所要開設的必須性項目。然后,遵循“因人而異”的原則,結合幼兒的特點,對這些項目進行課程研發、教材編寫以及比賽規則制定等研究工作。除此之外,教師既是幼兒體育的參與者、保護者,更是幼兒體育的組織執行者,他們的體育素養和專業水平將直接影響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的質量和效果。基于目前幼兒教師體育素養的缺失的問題,本文認為:一方面,高校可以開設學前體育專業,實現未來幼兒體育教師人才輸送;另一方面,可以實行“人才流轉”,對一些師范類的體育高職院校的學生以及園內幼兒教師進行崗前或在崗培訓,以此來解決幼兒體育師資急缺問題,促進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
4.2、加大資金投入,營造良好環境
幼兒體育項目化的開展,自然對場地和器材等設施有一定的要求,這就需要政府機構對幼兒體育引以高度重視,并給予資金上的大力投入。一方面,政府需要給予體育用品公司一些政策扶持,鼓勵體育用品公司與高校以及科研機構合作,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研究和生產出適合幼兒體育各項目運動開展的器材,與此同時,也要加強和完善幼兒園內的場地建設。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對一些體育培訓機構進行投資,給予社會上一些體育類培訓機構一定的資金扶持;并確定一些“試點幼兒園”與社會培訓機構協同合作,即培訓機構為幼兒提供學習平臺,幼兒園為培訓機構提供生源。在政府的兼顧下,聯合培訓機構以及幼兒入園共同營造和諧氛圍,為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搭建一條“綠色學習”通道,以促進和實現幼兒體育的項目化普及性發展。
4.3、組織幼兒賽事,加以媒體宣傳
幼兒體育賽事是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的直接展現形式。幼兒通過體育比賽,尋求自我的自信展現。在比賽中,尋找體育帶給他們的快樂,學會遵守規則,培養合作意識,增強團隊歸屬感。因此,幼兒園可以結合所開設的體育項目組織親子活動、園內幼兒體育比賽、社區幼兒體育比賽以及園間的幼兒體育比賽,來提高幼兒參與各體育項目運動的興趣。并借助新聞媒體的力量,對幼兒體育賽事、幼兒體育訓練課堂進行現場報道,對幼兒群體、家長群體、幼兒園教師群體進行現場采訪。以此來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幼兒體育,解放思想,消除顧慮,進而推動幼兒體育項目化的發展進程。
幼兒體育不是簡單地走、跑、跳、爬以及肢體活動,更不能將其等同為幼兒體育游戲或幼兒體育活動。幼兒體育應實現與小學體育的成功接軌,實現項目化發展,充分發揮體育的“育人”功能。幼兒體育的項目化開展,不僅有助于幼兒體育的科學化發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挖掘運動潛能,還有助于項目文化的持續發展,培養幼兒體育項目興趣。社會的高度重視、“育人”觀念的轉變、幼兒體育培訓機構的出現都為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提供一定的支持與借鑒,總之,幼兒體育項目化開展的前景很好,但如何實現幼兒體育項目化的普及化發展,如何實現幼兒體育的成熟、穩重發展仍需要不斷地努力與探討。
[1]段少樓.幼兒體育運動項目的開發與應用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6.
[2]邱燕,鄧祎.開展幼兒足球運動的可行性[J].學前教育研究, 2013,(4).
[4]郝曉岑,王婷.幼兒體育概念辨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7,29(1).
[5]刁沛.制約成都市幼兒足球運動開展的因素及其對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G80
A
1006-8902-(2017)-07-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