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文
昆明市西山區團結街道辦事處農林水服務中心
關于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思考
李永文
昆明市西山區團結街道辦事處農林水服務中心
農業經濟發展得的越好,社會更加穩定和諧,社會秩序呈現有序的狀態,從目前來看,我國在農村經濟管理確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農村基礎設施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長期以來,受科技、政策等綜合因素的影響,我國的農業發展仍處在初級時期,主要以粗放型生產方式為主,投入多而產出少。因此,在農村經濟管理中,要進一步強化信息化手段在農村經濟管理中作用,促進農村經濟實現跨越式的發展,提高農民的收入和改善農民的生活水平。
農業經濟;管理;工作要點
隨著農村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傳統的農村經濟管理方式難以適應新時代農村經濟管理的現實需求。在此,經濟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創新管理模式,不斷擴大經濟管理范圍,大大提升農村經濟管理水平。文章由此展開論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1.1 缺乏正確認識
由于受歷史發展等原因的限制,在許多農村管理的基層單位中,責任意識不強, 缺乏對農村經濟管理的重要性的認識,主觀上認為農村完善土地、房屋等財產征收征用制度等沒有意義。對工作失去了熱情,敷衍了事,工作上處于被動狀態,不能積極主動尋求方法,解決工作中面臨的難題。
1.2 法規不健全
農村經濟管理擔負著落實農村承包地、宅基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的用益物權, 擔負對農村財務監督的審核等,任務多,責任大。但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工作的隨意性較大,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法規不夠健全,不僅影響了農村經濟管理工作開展,更損傷了農民對基層管理組織的信任監督跟蹤體制形同虛。
1.3 農村經濟管理體制有待完善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農村經濟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順應時代發展要求,國家相繼出臺各類優惠政策,刺激農村經濟的更快更好發展。但是,自農村經濟管理現狀來看,農村經濟管理體制滯后的問題依然突出。現行的管理制度缺乏針對性,解決實際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存在滯后性,這在很大程度上,將導致經濟管理難以發揮其應有的水平。
1.4 農村勞動力科技素質低
近年來,農民進城務工的現象極為普遍,許多農民愿意將自己的子女送到城市去接受教育。相比之下,留在農村的都是年過半百的人。留下來的勞動力素質較低,思想不夠開放,不接受先進的機械化生產方式,降低了農業生產效率,導致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下。
2.1 加強農村經濟管理隊伍的建設
根據相關工作人員的管理經驗,將農村經濟管理工作人員分別指派到各鄉鎮部門,使各鄉鎮里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有專業人員負責。全面加強農村經濟管理人員自身的職業技術能力和思想道德修養,使其積極的參加相關的培訓學習工作,并且在工作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進行總結,能夠及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式,更好的建立起農村經濟管理隊伍,使其隊伍專業水平以及個人修養不斷提升。為了使農村經濟管理隊伍體系建立完善,并且得到穩定性,確保合理編制在職人員。
2.2 健全相關經濟法規
隨著農村經濟改革的不斷推行,關于農村土地等問題的糾紛日益增多。由于財產征收征用制度不完善,相關法律規定不夠明確具體,個別地方的基層政府打著公共利用的旗號占用和征收土地時,沒有保障相關利益人的合法權益。在當前的發展環境下,政府要制定相應的農村經濟經營管理規范,明確部門的崗位執法權限和責任。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形成具體的、科學的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法細則,完善的農村上地承包制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
2.3 增強經濟管理意識,鼓勵民眾參與經濟管理
在新形勢新環境下,注意加強農村經濟管理工作,提升農村經濟管理水平,建議自如下幾方面著手:第一,增強農村民眾經濟管理的意識水平,貫徹落實國家經濟管理政策,解決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其二,經濟管理部門應該鼓勵農民參與到經濟管理當中,管理人員也應該多聽取農民的意見,從農民的實際出發制定經濟管理方案。最后,國家和當地政府應該為農村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創造條件,國家也應該不斷制定和完善經濟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為農村地區經濟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政策保障。
2.4 建立農村經濟信息化管理示范基地
為了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升農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行動態管理。在農村中開展經濟信息化管理示范示范創建活動,建設家庭信息聯盟組織。積極培育農村中農業企業的信息化程度,發揮了示范帶動效應,推進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康發展。與此同時,為進一步降低農民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存在的風險,充分調動參與金融機構的工作積極性,政府要轉變自身的職能,向服務性政府轉變,成為農村中財政局、金融辦等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溝通、協商的橋梁。由政府設立專項財政基金支持農村的信息化建設,納入政府財政預算管理,通過與銀行、縣農土公司合作,專項用于提升農村經濟管理的程度。
2.5 增加農民收入
要增加民眾收入水平,其一,國家政府層面應加大經濟發展扶持力度,不斷完善增加農戶經濟收入補貼政策,逐步增加民眾的經濟收入。其二,地方政府能根據農村經濟實際發展情況,適度調整農村經濟發展結構,注意鼓勵民眾自主創業,多渠道開創經濟收入途徑,大大提升民眾生活水平。其三,針對農村經濟個體參與市場競爭能力弱,建議在地方農村組建合作社,大大增加農戶增收途徑。
總之,在實際的農村經濟管理過程中,首先要建立一支專業技能強、責任意識強的專業管理團隊;其次,要解決目前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主要矛盾,真正關心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特別是農村上地占用征用制度等利益攸關的問題。最后,建設服務型的鄉鎮政府,促進政府職能的轉型,積極改善農村基礎設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真正到位的保障。
[1]武衛敬.現代農村經濟管理的核心內容淺析[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2,02:69-70.
[2]張海濤.農村經濟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J].南方農業,2014,06:107-108+112.
[3]張鳳岐.簡議農村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科技創新導報,2014,36: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