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斌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高校就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莫 斌
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
社會經濟在發展,高校也在不斷推進教育體制的改革,就業率已經成為衡量各大高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因此在高校人才培養過程中,就業指導必然是關鍵環節。目前各大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實現從信息化服務轉換為全面教育指導就業模式。在實際工作中學生要把就業與職業規劃緊密結合,才能有效實現本質上的工作就業。學生在擇業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學校對就業指導體制進行創新,完善多樣性的指導模式,建立起高等教育和就業指導之間的良好發展體制。
高校;就業指導;主要問題;對策
自從我國高校擴招以來,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遞增,高校學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這不僅關系著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也關系到高校的生存與發展。故在新時期,探討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存在的問題及緣由,提出完善高校就業指導的對策,無疑對促進大學生就業有所裨益。本文分析了國內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以提高大學生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工作的科學性和實效性。
1.1 對就業指導工作意義的認識存在偏差
高校就業指導機構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組織載體,承擔著對大學生就業進行指導的職能。當前,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高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仍停留在重視就業率而輕視就業質量的觀念上。高校將就業指導作為提高畢業生就業率的主渠道擺在首位,這主要體現為高校的就業指導對象以畢業班學生為主,在內容上以指導就業技巧、分析就業形勢與政策為重點,而對反映畢業生就業狀況的其他因子考慮較少,這導致就業指導機構忽視了培養學生職業素養、服務學生終身職業發展與提升職業能力的功能。這種只注重短期效應的認識誤區無形中使得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始終停留在表面層次,缺乏一定的系統性、長效性、前瞻性與預見性。
1.2 已開設的高校就業指導課程尚未取得明顯的實效
當前,我國很多高等院校,雖然都開設了高校就業指導這門課程,但由于其教學內容及教學形式均缺乏實用性,再加上所設置的就業指導課程多數是作為學生的公共選修課來設置,課時數不僅少,其開設時間也比較遲,學生最后一個學年后才實施,未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具體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所使用的教材內容過于陳舊,以純理論敘述為主,缺乏與實際應用相結合的知識,跟當前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很多高校都把宣傳就業信息和就業政策作為其就業指導的主要教學內容,沒有通過就業指導課程的開設來引導學生與社會和用人單位進行更多的交流和溝通。第二,開設就業指導課程的時間過遲;很多高校是在學生最后一個學年才開始開設高校就業指導這門課程,也正是從這一年開始,才開展一系列跟學生就業有關各種就業動員會及就業指導講座等,雖然在為學生更好更快地就業這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開設時間過晚,未能很好地讓學生從心理上、思想上為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因而無法獲得預期的良好效果。
2.1 加強高校就業指導機制建設
就業工作事關整個社會和高校的持續、穩定和健康發展,事關學生的前途。高校應由主要領導牽頭成立就業指導的相關部門,高度重視高校的就業工作,消除那些不利于工作協調運轉的體制因素,建立健全各級就業指導機構。同時,高校各級部門要在財力、人力、物力等各個方面保證足夠的投入,確保高校各項服務工作和就業指導能夠順利開展。應該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工作管理體制,要轉變過去的“管理行政本位”的體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新的管理體制。
2.2 細化教育內容,提高就業指導課程教學實效
為有效提高高校所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的教學實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滲透以下這幾方面的教育:第一,職業道德教育;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表現就是職業道德,因而做好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這既是保證大學生順利就業的前提條件,也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在實際當中,可重點做好諸如勤奮、敬業、愛崗、誠信等方面內容的教育。第二,就業心理教育;針對大學生所出現的一系列諸如焦慮、自卑、急躁等心理障礙,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讓他們能以健康的心態來完成就業這項工作。第三,就業政策與形勢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有關國家在學生就業方面的政策和形勢。第四,就業觀教育;通過就業教育,讓學生能夠做到正確認識自我,合理定位,根據就業市場的變化來及時調整就業目標??傊?,在實施高校就業指導課程教學中有機滲透以上幾方面教學內容,可有效提高就業指導課程實效,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綜合性的素質和基本能力,而且對于他們今后的成功求職和就業,也都會帶來很大的幫助。
2.3 積極鼓勵學生提高自我認知與就業信心
教育體制的改革,高校不斷地在擴大招生規模,隨之而來畢業生的人數逐漸增多,而言國內畢業生總人數還不能滿足社會各階層對人才的需求。但一些地方的高校由于教育觀念、教育體制及其各方面的原因,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現象屢見不鮮。各大高校針對這一現象,要逐步加強學生的就業心理輔導力度,讓學生正確了解就業難是結構不平衡與地區分布的差異,增強成果就業的信心.高校要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積極改革學校內部相關的就業指導體制,加強對人才就業市場領域的開括,為學生提供更多有效的就業信息與資源。
總之,有效優化和合理配置社會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是有效促進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保障;把以幫助高校畢業生順利實現就業作為其工作宗旨的高校就業指導機構,就應立足于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以國家最新出臺的政策為導向,秉承為國家經濟發展做貢獻、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意識,與時俱進地深入探討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所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這對于促進我國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實現國家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均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1] 郭小鈺. 就業管理創新淺議[J]. 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07):134-135.
[2] 傅苑,張曉盼. 全人教育理念下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創新研究[J].湖南社會科學,2013(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