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蘭
整個春節期間,東京到處都是中國人;聽說北海道更厲害,都看不到日本人了!
春節假期剛過,我從老家直接到了上海,日本同事也來上海跟我碰頭。往常一下飛機,他倆就迫不及待要去大餐一頓,吃完飯還要再喝到深夜。這次兩人都累得不想說話,飯也不吃就回房間休息。第二天他們才告訴我,從東京飛上海的機票連全價商務艙都賣光了,他們是從東京飛到福岡再轉機到上海,折騰了差不多一天。兩人七嘴八舌感慨了十來分鐘:“整個春節期間,東京到處都是中國人;聽說北海道更厲害,都看不到日本人了!”“這一路不管是東京還是福岡的機場,我周圍的人都在說中文,我還以為自己已經到中國了。我前幾天在新宿吃飯,感覺和現在上海的餐廳里完全一樣!到處都是中國人!”
也不怪他們夸張,從新年到春節,我的朋友圈里每天都有人發布在日本旅游的照片。國內去日本旅游的熱潮也不知怎么突然興起,到現在都沒有降溫。但出乎大多數人意料,中國并不是去日本旅游人數最多的國家或地區。在2015年前,訪日游客最多的是臺灣,其次是韓國。即使2016年后中國游客數量上升到第一,絕對數值比排名其后的臺灣和韓國并沒有超出很多。
但為什么讓日本人感受最強烈的是中國游客呢?歐美游客有迥然不同的長相,臺灣游客、韓國游客、中國游客顯然在外表上和日本人看不出什么差異。為什么數量相當、外貌一致,日本普通人感受強烈的是中國游客,而沒有關注或者討論過韓國臺灣游客?為什么只有中國游客這么有存在感?
原因之一是中國游客的行跡和日本普通老百姓有更多的交集。雖然不會說日語,但漢字都看得懂,衣食住行的習俗也和國內基本一樣。加上兩國離得近,誰沒個朋友親戚在日本讀書或者生活?現在來日本的中國游客,比生活在日本的我還會吃會玩,去過的日本城市比我還多。大概是在國內被旅游景點坑怕了,中國人來日本玩,講究的就是個“地道”,日本人吃什么咱也要吃什么,日本人在哪兒買東西我也去。別的游客都乖乖待在游客區域,可中國游客更愿意去當地老百姓愛去的地方。
我陪美國朋友按照他設計的路線在東京玩過兩天,我們去的地方充滿了歐美人,除了工作人員我就是唯一的亞裔了。但中國游客一踏上日本的國土就是全面攻占,從城市到鄉村,從沖繩到北海道,哪里找不到中國游客的身影?我在東京住的地方連個商場都沒有,可這兒的拉面店里也時不時碰到中國游客。這切身的沖擊當然令日本人對中國游客印象格外深刻。
更重要的是,中國游客顯著地改變了日本,這是多年來其他任何國家或地區的游客完全沒有做到的,甚至連日本人自己都沒有做到過。
日本民族多頑固啊,日本社會多傳統多守舊啊,可不知不覺中,東京太多地方出現中文標識了,而且是簡體字。不管是知名的日式連鎖餐廳,還是普通的一家餐館,越來越多的店家都有了中文菜單。商店里最顯眼的位置留給銀聯/免稅的圖標,這是master/visa都不曾有過的待遇。大商場自然如此,越來越多的藥妝店也掛上了免稅的招牌,漸漸地,連一家家小店也接受了銀聯和免稅。明明所有地方的游客都有免稅待遇,但只有中國游客把這個標識普及開來。
要知道,日本是一個連信用卡都不常見、大家都使用現金交易的國家。可以想象當我在機場看到滿眼的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的logo時,我有多震驚!據我所知,支付寶還在日本專門有團隊開拓日本商家,如果業務開展順利,日本偌大一個國家,從現金交易到手機支付的跳躍,就是由中國游客和中國公司撬動起來的巨變。
但,這樣的改變只是因為中國游客能花錢嗎?也未必。首次旅日的新鮮勁兒過去后,購買和消費的沖動也轉為理性,最近大半年中國游客的購買金額已經明顯下降。中國的優勢還在于我們是一個大國,可持續、能增長、潛力大,所有關于“未來”的詞匯都是對日本這樣略顯頹勢的老牌經濟體最大的誘惑。也不怪乎,日本社會愿意為接待好中國游客做這么大努力。
日本普通人怎么看中國游客潮呢?說來好笑,我聽到的最多的問題是:中國人為什么喜歡來日本?不管政治風向怎么吹,大多日本人還是深知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叭毡镜倪@些東西不都是從中國傳來的嗎?別的國家來看看也就算了,中國人為什么要跑來日本看自己的東西呢?”
這話問得我有些苦澀,我該怎么解釋,在小小的奈良比六朝古都西安還能觸摸到大唐的遺韻呢。尤其是日本同事甩開腮幫子吃中國美食的時候,這個問題出現頻率最高,每上一道菜都會引發日本同事一陣贊嘆,然后無一例外地感慨:中國有這么多好吃的,為什么要來日本呢?我們日本人都覺得中華料理是絕對的世界第一啊,怎么我聽說還有中國人說最喜歡吃日本料理呢?這樣的問題很可愛,但也同樣難以回答。我只能說,日本和中國有點遠,又格外近,有很多差異,又有很多一脈相承的共同。如果沒有在日本生活,我應該也是熱衷于日本旅游的一名中國游客吧。
那么,日本人到底有沒有嫌棄或者抱怨中國游客呢?我向一位日本好友直接問出了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中國游客是很好的。他說,日本幾十年前因為電視電影的影響興起了滑雪熱潮。但是熱潮退去,尤其是年輕人越來越少,熱衷滑雪的日本人已經不足以支撐北海道冬季的旅游,絕大多數的滑雪場和旅館都瀕臨倒閉了,而且北海道的經濟又一直不算發達,沒有其他產業,幸好中國游客的到來,不僅是滑雪相關產業,整個地區經濟都被帶活了。
從這個有意思的案例確實可以看出來,日本人并沒有因為來自中國而對游客報以偏見。相信廣大來過日本的中國游客也是對在日本感受到的禮貌和親切有口皆碑吧。
不過,更有意思的對話,是我問一位日本朋友:“你總說哪里哪里有很多中國游客,你怎么看得出來?”日本朋友理所當然地回答我:“太簡單了啊,中國游客說話聲音最大!要是有人大聲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話,那一定是中國人!”
唉, 以后同胞們能入鄉隨俗地遵守一下當地的禮節那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