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2-000-01
摘 要 本文通過對我校體育教育專業校內外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情況的調查研究,發現我校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方面存在教學實踐基地類型單一等問題,提出一些建設性意見,僅供參考。
關鍵詞 體育教育專業 教學實踐 基地建設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強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課程教材等教學基本建設,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強化實踐教學環節;推進創業教育。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體育教育專業是培養體育教師、運動指導、體育運動教練、裁判等專業人才的專業,實踐性強,凸顯出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教學實踐基地作為實踐教學的主要平臺,是實踐教學得以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
一、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實踐基地運行現狀
(一)教學實踐基地類型單一,與就業脫節
目前,我校體育教育專業仍是以培養體育教師為目標,實踐教學內容仍大多集中在對學生運動技能訓練、教學技能學習、教育實習等方面,選取的實踐教學基地多以中小學為主,忽視了對體育運動相關行業知識信息的拓展和認知,忽視了對學生溝通能力、協調能力、組織能力的培養和鍛煉,不利于學生的就業和未來的職業發展。
(二)重視程度不夠,機制不健全
從學院到教師,對教學工作要求非常嚴格,考察制度健全。相比之下實踐教學工作考察制度松散,教師也普遍存在不重視、走過場的心態,沒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沒有對教學結果進行有效的考核,導致學生將實踐學習機會視為休息放松的好時機,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能動性,使本就不多的實踐教學機會沒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校內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未得到重視,課程設置不合理
校內教學實踐基地的實踐教學課程安排,通常是以傳授體育知識和體育技能為主,學生以聽課學習為主,實踐教學更多地停留在運動項目學習、運動技能練習層次上,實踐教學方式陳舊,缺乏創新,沒有提供對學生教學組織、指導健身、賽事組織與裁判等實踐能力訓練的相關課時安排。
(四)校外教學實踐基地的培訓意識不強
除中小學外,其它的體育培訓機構、運動健身企業等多為私企,且普遍規模較小,他們以追求經濟利益為目標,對學生實踐培訓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系統的培訓課綱,只是就一些表面的膚淺的工作流程等做一些簡單的介紹,學生沒有機會全面的了解或參與實踐工作,達不到讓學生全面了解該職業特點,鍛煉實踐本領,提高職業經驗的目的。
二、體育教育專業教學實踐基地建設的建議
(一)緊扣能力培養,緊跟學生就業方向,拓寬教學實踐基地建設渠道
結合近年來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加強對相關行業產業的調查了解,拓寬教學實踐基地的選擇方向,反復研究,確定更多適合本專業學生就業的行業領域,從中選擇規范的單位與之合作,建設實踐教育基地。如針對培養學生溝通交流能力,選擇房地產公司、商場等從事銷售行業的企業進行專項培訓;針對培養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可以選擇中小學校,參與學校綜合性運動會的策劃、裁判等工作,鍛煉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
(二)明確實踐教學工作的重要性,加強教師學生的思想引導
學校應加強制度建設,明確實踐教學目標和考核機制,增加實踐教育課時比重,加大實踐教育基地建設上的資金投入,加強負責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的學校主管部門和體育專業院系的協調配合,在實踐教育基地的建設上加強溝通,使之更好的為實踐教學工作服務。體育教育專業教師應更好的研究教學與實踐的關系,加強實踐教學教案的編寫工作,使實踐教學工作更加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和綜合素質,使之更適合社會的需要。同時應提高學生對實踐教學課程重要性的認識,調動學生學習、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在參加實踐教育課程時更好的理解所學專業知識,了解所從事的實踐工作的特點和內容,明確以后的學習目標,為畢業后的擇業和職業發展打好基礎。
(三)充分發揮校內教學實踐基地的作用,科學安排相關課程
校內專業設施相對齊全,應充分發揮設施優勢,為學生實踐提供保障。學校應加大校內教學實踐基地的建設投入,結合體育教育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設置相應的教學實踐設施,如健身器材、廣場健身設施等,并設置相關實踐課程,為每位學生提供實踐機會。學校應主動聘請相關專家、行業優秀人才等作為實踐教學工作的指導,對從事實踐教學工作的老師進行培訓指導,提高實踐教學工作的整體水平。在課程設置上,應增加賽事組織與裁判等內容的教學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組織協調能力,增強學生對專業的熱愛和職業信心。
(四)加強校外教學實踐基地的實踐教學效果
每一處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都凝聚著學校相關部門、教師的心血,應充分發揮其教學實踐作用,使之能更好的為學生的學習、實踐服務。針對不同類型的教學實踐基地,學校應根據其特點,適時的安排教學實踐活動,明確教學實踐目的,提出教學實踐培訓的綱要和內容,與教學實踐場所提供方簽訂詳細的教學實踐合同,為教學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保障。帶隊教師應嚴格按照合同規定,落實教學實踐培訓的內容,使每位學生在校外教學實踐活動中,真正的得到鍛煉和提高。
★基金項目:2014年度遼寧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立項一般項目:體育專業學生校外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的模式研究與實踐(項目編號:UPRP20140777)。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等部門.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Z].教育部網站.2012.01.10.
[2] 馬斌,馬蘭.鞍師體院社體專業校外實踐基地現狀調查與對策研究[J].運動.2015(107):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