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人語】
校本課程是以學校為本位、由學校自己確定的課程,它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相對應。學生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黨的教育方針通過核心素養這一橋梁,可以轉化為教育教學實踐可用的、教育工作者易于理解的具體要求,明確學生應具備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從中觀層面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樹什么人”的根本問題,引領課程改革和育人模式變革。
研究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迫切需要。在價值定位方面,核心素養是黨的教育方針的具體化,是連接宏觀教育理念、培養目標與具體教育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
校本課程建設指向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學校層面需要有這樣的課程意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課程觀。本期刊登了7位校長的思考與實踐及專家的解讀與點評。期待這樣的討論能讓辦學者努力借助課程改革、教學實踐、教育評價等落實途徑,實現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完整育人。<\\Ysc01\d\江蘇教育\2017年\2017管理\02\KT1.T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