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芳
【摘 要】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體會文本的內涵以及自身感悟,提高學生的整體理解能力。本文總結歸納出幾點關于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點,期望能夠在高中語文教學實踐方面發揮作用。
【關鍵詞】高中語文 閱讀教學 教學要點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013
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學內容。閱讀貫穿于學生的課內課外活動中,然而,現在很多的高中學生缺乏閱讀的興趣和能力,在閱讀品味上也有所不足,整體呈現出閱讀水平參差不齊的狀況。從現狀出發,其深層次原因很多,尤其是作為學習的重要陣地的閱讀教學當下更是情況復雜。因此,探究和把握語文閱讀教學要點是推動其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探究和把握其閱讀教學的要點,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人文素養都會得到提升。所以,教師應該主動地探究閱讀教學的要點和方法,引導學生鍛煉自身的閱讀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并且將其落實到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去。
一、 明確認識高中學生的閱讀水平標準
閱讀水平標準是課程標準中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根本依據。因此,教師必須明確地認識閱讀水平標準的內容,才可能合理科學地設定教學目標、通常來看,大部分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并未嚴謹地依據標準展開,而是過多的依賴于自身經驗和教材內容,存在缺乏教學目標的狀況。在開展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過度憑借教學經驗實施課堂教學容易導致諸多課堂問題的產生,甚至會造成低效和無效的課堂教學。同時,學生本身無法從不合理的教學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學校方面也消耗了多方面的資源。所以,教師必須要明確認識高中學生的閱讀水平標準,這是形成合理準確的教學目標與教學方法的關鍵。
從教學實踐角度出發,教材內容和考試要求僅僅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一部分參考因素。為了提升閱讀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不能夠僅僅作為教材內容的搬運者,而是要在充分理解和挖掘其內涵的基礎上進行引導式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包括根據現實情況來調整和組合閱讀文本、設計相關的思考性問題,確定閱讀的拓展角度,而這些都必須根據學生的閱讀水平標準展開執行。所以,準確地把握教材與課程教學的關系,深入地體會閱讀教學的目的,從學生的閱讀水平標準出發,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點之一。
二、 注重學生自身的閱讀體驗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這是教師開展教學教育活動的首要前提。尤其是在現代化教育發展的背景下,教師要適當地弱化自身的絕對領導地位,積極地引導學生開展主動性學習。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學生自身的閱讀體驗極其關鍵,這是發揮其主體性的基礎條件。
從教學的本質來看,學生作為閱讀的主體應該是教學活動進行的重要依據,這就要求教師將閱讀教學的重點從傳統的“教”轉變到學生的“學”,以引導學生全力投入到閱讀學習為目標。這就要求教師從多方面采取合理措施,拓展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的廣度與深度,這也是影響學生閱讀學習效率的關鍵因素。從教學實踐的要求出發,教師要深入地研究閱讀文本和學生的特征,從而設計出更加科學的閱讀形式,將閱讀目標融入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去,即用合理的形式和方法來滿足學生的真正閱讀需求,促進閱讀效率的提升,保障閱讀目標的最終達成。
從具體的方向出發,要正確地評估學生的參與程度,包括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從廣度上來看,具體表現為參與閱讀教學活動的人數、閱讀內容所覆蓋的文本類型等等;從深度上來看,具體表現為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分析和理解的程度,以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和考量程度等等。為了提升學生在教學中的閱讀體驗,教師要牢牢地把握兩點:第一,必須從整體層面對閱讀內容進行理解和把握,從知識、技能、方法、情感以及價值觀等多維度來設置科學的目標。尤其是重視和發掘文本內容中所蘊含的情感與價值觀。第二,要發掘和理解知識的根本源頭。通過尋找和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和原因,有助于加深教師對知識的理解,才能夠根據知識與實際的聯系來制定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
三、引導學生掌握語文閱讀技巧
語文閱讀教學作為極其關鍵的教學環節,不僅貫穿于整個教學體系,而且是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最終目的的教學。教師應當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反饋中的經驗,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方法,尤其要重視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技巧的提升。從實際狀況出發,由于學生具有相對的個體差異,在能力的培養和技巧的掌握上也需要適合的方法,這就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具體而言,就是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相應的目標,通過對閱讀難度的有效把控,引導學生更好更高效地進行閱讀實踐,從而較快地提升自己的閱讀水平,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成主動學習的意識。
例如,在開展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始階段,不應該直接將目標設定為藝術手法分析等方面,而是應該從體會文本內容的情感角度切入。同時,在不斷地開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中,適當的提升閱讀的要求和目標的難度,引導學生在情感體會的基礎上深入地學習和探究。除此之外,引導學生學習閱讀方法和技巧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示范教學和及時啟發,具體而言就是通過初期的合理示范和閱讀活動過程中的點撥,有效地解決學生閱讀過程中所產生的疑惑,更加準確地把握理解要點,有效地提升閱讀學習的效率。通過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運用合理的方法來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語文閱讀的技巧,豐富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收獲和體會,從而在不斷地閱讀實踐中提升自身能力。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以及增強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教學內容,教師在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要把握要點,是一項與學生理解能力、知識水平等能力有關的教學。教師在實施閱讀教學時,需要明確認識高中學生的閱讀水平標準,從而設計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思路,同時結合學生的閱讀水平、理解速度等多方面因素來制定教學方案,并且選擇更好更高效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另外,要注重學生自身的閱讀體驗,培養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式學習,并且要積極地引導學生學習掌握語文閱讀技巧,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