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文杰
【摘 要】小學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對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啟蒙有重要的作用,小學時的數學學習情況對以后的數學學習有重要的影響。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對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的效率和小學生的數學成績有很大的幫助,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很切合小學生的實際生活,提升了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形成一個良好氛圍的課堂。本文探討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途徑和一般模式,希望可以為對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有一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活化教學 基本途徑 一般模式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202
隨著我國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們在教學方法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小學數學教學方式也在不斷地進行創新,目前最流行的就是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讓學生通過一些生活中的例子進行數學的學習,使他們不再對數學感到陌生,反而增加學習數學的興趣。如何科學合理地建設生活化數學教學是學校領導和教師要關注的問題,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數學特點和數學本來的特性,找到生活化教學的正確模式。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概述
(一)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定義
所謂生活化教學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加入與生活有關的元素,營造生動活潑具體的課堂環境,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就是數學教學活動立足于現實生活場景,用生活中的例子來引導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學生可以用課本中的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就是將生活經驗融入數學教學過程中,多給學生將一些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知識,數學中重要的數字、符號和數字計算都與實際生活有重要的關系,通過講解這些知識,可以讓學生更容易記住數學知識點。再者生活化教學要聯系生活,一些數學專用名詞可以用一些生活語言描述出來,易于小學生的學習和理解,在對數學知識進行擴展的時候還可以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如在學習圓、角、分的時候,可以讓學生聯想自己去商店買東西的場景,這樣既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也容易讓學生掌握住知識點。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特點和作用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最明顯的特點就是貼近生活,課本中比較抽象的知識點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具體的例子,運用生活化教學拓展了教材中有限的教學資源,豐富了課堂內容,同時也培養了小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小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用數學思維來發現和解決問題,使他們既能在生活中學習數學,也能在學習數學中好好生活。對小學生自主創新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教師可以讓學生舉出一些生活中實例,然后出一道數學題,并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解答。生活化教學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得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活潑起來。
二、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基本途徑
(一)營造充滿生活元素的課堂氛圍
一個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會讓小學生感到課堂的樂趣,從而對他們的數學學習有很大的幫助,在課堂上教師要多加入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元素,可以和學生一起裝飾教室的環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去裝飾教室環境,激發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氛圍的建設中,教師中可以設立一片休息區,這樣可以讓他們有一個舒服的心情去學習,課后還能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放松。教師在數學課堂上不要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局限,要勇于進行教學方法的創新,可以在課堂上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們勇于舉出跟所學數學知識相關的實例。
(二)提供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關鍵點就在于為學生提供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這樣才能提起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對數學教材進行深入研究,然后結合生活實際情況,制定易于小學生接受并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一些計算題、圖形等內容設計成生活中的問題,盡量設計一些貼近生活的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樂趣,原來跟生活息息相關啊。讓學生動手去測量課桌和凳子的長度和寬度,使他們親身感受數學的奧妙、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身影,使他們體會理論知識到實踐轉換的過程。
(三)鼓勵學生多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
生活化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們在生活中感受數學的魅力,可以讓同學們在寫日記的時候,把今天自己在生活中發現的數學問題記錄下來,使他們養成善于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的習慣,先讓他們自己去嘗試解決一些問題,教師要起到自己的引導作用,用恰當的方式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模仿等方法,對生活中的數學現象進行歸納總結,教師將生活中數學問題存在的數學原理講解給學生,是他們知道數學知識的應用范圍是很廣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他們學習數學的熱情。
三、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一般模式
(一)制作具體的數學模型
制作具體生動的數學模型可以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和學生一起動手制作數學模型,可以更直觀地向學生展示數學理論知識。例如在學習幾何圖形的初步認識時,可以制作一些形狀各異的模型,讓學生在具體的圖形面前學習知識,有助于他們對圖形名稱和特點的記憶。在學習圓、角、分的時候,教師可以用一些小卡片分別表示圓、角、分,然后讓同學們模擬買東西的場景,讓他們自己去感受不同面額的錢在實際應用中的不同使用場景。
(二)創建多元化的生活場景
教師要根據數學課本內容,然后考慮到學生更容易接受貼近生活的數學知識,因此要創建情況各異的生活場景。教師可以提前對學生說今天的課堂與哪些生活場景有關,讓學生提前做好準備,提前去聯想生活場景中存在的數學知識,有助于數學生活教學的開展。在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可以做一些游戲,通過游戲環節將知識傳輸給學生,學生在游戲中也會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在學習距離知識的時候,讓同學們自己將校門口到教師的距離測出來,然后在紙上畫下來。
(三)進行生活中數學問題討論
教師和學生一起就生活中的問題展開討論,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然后教師提出一個生活場景,讓學生聯想生活場景中可能會用到的數學知識,最后小組派出代表起來回答問題,并讓其他組的成員當小評委,對每組成員分別打分。教師最后對學生討論的結果進行總結性的評價,這樣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對數學生活化教學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是一項長久的工作,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教案,對教材進行深入研讀,在不偏離教學大綱的前提下,積極探索生活化教學的模式,多采用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提高小學生數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