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共學共情可以讓高中化學教學更貼近學生的認知特點和生活經驗,依托于師生共情能力的培養,逐步建構和產生化學學科思維,最終讓學生可以連貫、整體地進行知識學習和實踐操作.文章概述了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價值,結合《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22版)》的要求概述了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共學共情;課堂教學情境;高中化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12-0116-03
收稿日期:2023-01-25
作者簡介:孫厚平(1977.9-),男,福建省連江人,中級教師,從事高中化學教學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立項課題“科學實踐導向下的高中化學共情課堂的教學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立項編號:FJJKZX22-533)
1 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價值
共學共情指的是課堂教育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為立足點分析問題,充分理解學生的想法和感受,并且將教學內容融入到學生的體驗中,通過情境教學等手段與學生實現情感的共鳴,最終達到教學目標.教師能真誠地從學生的立場出發考慮問題,能對學生的感受與想法進行設身處地的體會與思考,從而調節自己的教學,并以適當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學業和情感各方面的成長.具體來說,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全方位、多角度體現了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改革的目標,完善了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內容,高中化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依托視聽情境、生活情境等作為學習輔助進行知識感知、化學實驗、思維構建、知識體系構建.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重在突出“情”“境”,即讓學生在“境”中進行“情”的共鳴,然后在“共學共情”的基礎上融入高中化學課堂學習過程.所以,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是以情感引導、情感共鳴、環境營造的教學模式,不是強硬進行高中化學理論知識傳授,而是將實驗教學、理論知識等內容融入到極具趣味性、情境特色和情感共鳴的教學氛圍之中,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感知.這樣,高中生的化學學習不再是“干巴巴”的,而是“活”起來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合作學習、探索學習等,使高中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潛移默化地得到了培養.
2 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原則
2.1 基礎知識凸顯原則
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是“知識傳授”和“技能傳授”的過程,而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則是化學課堂教學的核心所在.而且新課程改革和新高考制度實施的大背景之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關鍵在于“知識和技能的講授——知識和技能的應用——知識和技能的訓練”,讓學生通過化學基礎知識和基礎技能的學習完成化學實驗和化學知識應用.高中化學課程需要讓學生在獲得基礎知識學習之后,通過練習和應用實現“熟能生巧”.所以,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需要教師注重基礎知識呈現的原則,以確保教師借助教學情境能夠將“基礎概念”“基礎知識”“技術理論”等知識體系作為共學共情的重點內容,讓學生能夠在情感共鳴和態度共鳴的基礎之下融入教學情境獲取知識,夯實學習基礎.
2.2 以生為本教育原則
共學共情在于體現師生共情能力,引導師生在課堂中進行反思實踐,借助教學情境呈現情感共鳴、交流式教學特點,逐步完成學生學科思維方法、學科核心素養的培育.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能夠讓高中生迅速融入情境教學過程,并進行深度學習、拓展學習和創新學習,在匹配《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22版)》要求的基礎上推動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故而,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應用,高中化學教師需要將“以生為本”“生本理念”作為基本原則,經常長期與學生開展情感溝通、語言交流、情感交流,科學合理開展情境教學,獲取高中生在化學課程學習過程中的學習需求、認知能力、學習思維、技術水平和化學素養等,進而保證課堂教學情境與學生實際學情相匹配.
2.3 知識拓展創新原則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能夠保證教師構建一個趣味化、創新化、直觀化、視覺化、具體化和個性化的教學情境,讓課堂教學內容更豐富,教學手段更多元,即高中化學課程的知識實現了拓展延伸.因此,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需要教師遵循知識拓展創新原則,借助圖文并茂、3D動態模擬、視頻播放、音頻播放等情境教育資源,將與課程知識相關的課外知識、補充知識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情境教學過程中進行進階學習、深度學習以及拓展學習.
3 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應用策略
3.1 課堂導入過程的應用
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首先需要教師在課堂導入過程中融入情感元素、情境內容,進而借助共學共情的教學情境優化課堂導入過程.具體來說,高中化學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區別于初中化學,會讓學生感受到一些吃力和乏味.在課堂導入的過程中,教師將一些生活化的圖片、視聽化的素材等作為教學元素呈現給學生,并借助于師生互動、師生溝通、師生交流引導學生借助于生活化圖片和視聽化素材進行情感感知.這樣,教學情境得以構建,學生也能在產生學習積極性、學習主動性等學習態度情感之后,融入教學情境.借助于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情境教學拉近了學生與化學的距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聽覺,讓學生化學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激發.
比如,高二化學必修第二冊《分子結構與物質的性質》相關內容的課堂導入過程中,高中化學可以借助常見的極性分子的圖片、常見的非極性分子的圖片、臭氧屬于極性分子的動態視覺演示等導入“分子結構”相關內容,讓學生對“分子結構與物質的性質”產生朦朧認知,并對共價鍵的極性、表面活性劑、分子結構修飾與分子的性質等產生認知,讓學生感知到“分子結構與物質的性質”和如今生活的密切關系.這樣,借助于與自身生活相關的一些元素,學生就能進入到教師的課堂導入過程,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分子結構與物質的性質”相關內容學習興趣,更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分子結構與物質的性質”的內容.
3.2 課堂教學過程的應用
依托于情感共鳴、情境共鳴、態度感知的共學共情,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的應用過程通俗易懂,高中化學學科知識更易于被學生理解和吸收.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巧妙地借助情境教學突破課堂教學過程的難點,有效地改變過去學生死記硬背的學習現狀.具體來說,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過程,教師可以利用情感元素構建教學情境,讓學生沉浸到課堂教學過程,進而完成深度學習和情感感知.
比如,高三化學必修第三冊《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的相關知識點,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結合有機物和無機物、原子和分子、共價鍵、官能團等知識學習基礎之上,通過“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特點”一課直觀感知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方法、有機化合物的共價鍵、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現象等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影視資料、圖片圖像等將有機化合物的分類方法、有機化合物的共價鍵、有機化合物的同分異構現象相關內容呈現給學生,構建一個具視聽元素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視聽元素充斥的教學情境中進行深度學習,進而提高情感感知,強化學習質量.
3.3 課堂討論過程的應用
究其本質而言,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不僅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內容,實現教學共情、教學交流和教學延伸,更是為了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應用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思維.最為關鍵的是,共學共情不僅僅局限于師生之間,也可以是學生與學生之間.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能夠引發學生情感共鳴和情感感知的資料作為主題,組織學生適時開展交流討論活動,讓學生在合作學習情境中提高學習質量.
教學情境作為一種突出學生主體、問題引導教學的具有獨特教學環境和教學氛圍的重要教學手段,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融入教學過程進行深入學習,凸顯出化學的學科特征.因此,高中化學教師務必認識到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價值,在遵循《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22版)》和學生實際學情基礎之上,保證共學共情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情境中的應用順利實施,實現高中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讓高中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得以培養和提升.
參考文獻:
鐘國華.真實情境視角下的試題評析及教學啟示:以2022年廣東省普通高中化學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化工生產題為例.化學教學,2022(12):87-90.
夏銘璟,王靚,衛艷新,等.核心素養下STSE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云南化工,2022,49(11):149-151.
李艷靈,趙倩,阮北.高中化學新手-熟手-專家教師教學策略知識比較.化學教育(中英文),2022,43(21):93-100.
韓梅,劉玲.高中化學教學中STSE情境教學的問題表征與優化策略.教學與管理,2022(28):61-64.
余曉明.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教學實踐.西部素質教育,2022,8(18):85-87.
趙福琳,古麗娜·沙比提.“物質的量”在新舊人教版高中化學教材中的比較.林區教學,2022(09):112-115.
黃恭福,鄒海龍,胡萍,等.基于學科育人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研究與實踐.化學教學,2022(09):64-69.
廖承走.高中化學情境性試題和化學情境性教學環節策略的探討.亞太教育,2022(06):148-150.
[責任編輯:季春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