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微課是高中物理實踐教學中的常用方法,可以加強教師與學生的互動,引發學生之間的討論,幫助學生解決難以理解的疑難問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選擇恰當時機靈活應用微課,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解題水平,提高學生的物理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微課;高中物理;疑難問題;解決實踐
中圖分類號: G 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008-0333(2023)12-0077-03
收稿日期:2023-01-25
作者簡介:申文富(1985.11-),男,江蘇省連云港人,本科,中學一級教師,從事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高中物理學科包含了物體運動規律、相互作用等多方面的內容,對學生的科學素養、學習毅力、邏輯思維、建模能力等要求較高.由于物理學科內容多偏于抽象的理論,很多學生對此產生畏難情緒,學習缺乏主動性,因而成績并不理想.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引入微課教學方式,通過微課分析疑難問題,為學生排憂解難[1].
1 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1.1 改進高中物理教學模式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很多復雜性、隱蔽性的問題會阻礙教學效率的提升,影響課堂教學質量,例如力學中的向心力問題、萬有引力問題,電磁學當中的電磁感應問題,光學中的全反射問題,等.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難以將這類問題展示出來,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較差,學習效果不佳,對知識的應用存在困難.通過引入微課教學,教師可以進一步豐富課程內容,依靠網絡渠道獲取更多的教學資源.在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錄制、剪輯視頻和音頻,豐富教學內容、教學形式,讓課堂教學朝著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改進物理課堂教學模式[2].
1.2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高中物理課程涉及范圍較廣,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較高,無論是概念、定理的學習,還是物理實驗的學習,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自主性.在微課的協助下,學生可以快速了解一節課的重點知識,自主擬定學習方案,明確預習的各項要求,并利用課后練習完成自我檢測,提前掌握關鍵知識點,減少疑難問題,提升學習效率.微課具有短小、易于理解的特點,是學生重要的自主學習資料,學生可以在課前對重點問題進行梳理,也可以在課后反復觀看不懂的知識點,結合需求制定自學計劃,補足短板、提升優勢.
1.3 優化教師的教學技術
作為新時代的高中物理教師,需要在教學方法、教學技術等方面與時俱進,讓高中物理課堂更加高效、生動、有趣.過去部分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有抵觸心理,主要原因是教學技術不足,在數字化教學方面只能紙上談兵,無法充分發揮現代信息科技對物理教學的作用.通過引入微課,教師可以運用攝像機、教學演示工具、視頻編輯工具等自主創建教學素材,從教學內容中提煉出疑難問題,利用微課進行分析,改進教學技術.
2 高中物理教學中微課的設計方法
2.1 針對重點內容進行設計
在微課的設計和應用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高中物理教材和以往的教學經驗,篩選出重難點內容,實現微課和教學內容的精準對接,這樣才能利用微課解決重點問題,充分發揮微課的價值.在以往的物理教學中,很多教師忽略了微課教學的目標,過度使用微課,在一節課中設計多個微課視頻,學生抓不住重點,很多微課使用價值不高,這種就屬于無效微課.
2.2 圍繞學生主體進行設計
微課教學要緊緊圍繞學生主體,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基礎,為學生設計學習清單、練習題,利用學習清單和練習題進一步凸顯微課重點,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針對高中物理教學而言,微課是重要的教學工具,教師需要通過微課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微課設計和制作方面,教師需要注重微課內容的趣味性、直觀性,抓住學生的學習難點,用生動、形象、帶有視覺沖擊力的畫面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2.3 融合微小知識進行設計
微課的特點是“小”“簡”“精”.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相關的軟件為學生量身打造微課,也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源,在海量的微課當中進行挑選,無論是哪一種微課,教師都要注重視頻內容的精簡性,避免微課視頻過于冗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細化拆分,將疑難問題分解為多個微小的知識點模型,確保知識點的獨立性,這樣才能讓微課在課堂教學中發揮作用.另外,教師需要用知識點來命名微課,例如“單擺周期公式”“實驗: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等,這種命名方式能夠輔助學生開展課后復習,學生可以反復鉆研,確定重點學習內容,解決疑難問題.
3 利用微課解決高中物理疑難問題的實踐策略
3.1 在預習環節引入微課,減輕學生壓力在實踐中,教師可以運用微課引導學生預習,讓學生在課前掌握重要知識點,減少學生上課的阻力.
通過引入微課,教師能夠在視頻當中講解新課的重點內容,同時穿插重要的知識點,使學生在短視頻中進行預習,把握難點和重點知識.
案例一: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一章《動量守恒定律》.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課前預習微課,利用微課引導學生復習動量表達式、動量定理的相關內容.在分析“物體碰撞前后兩者的動量之和”問題時,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呈現冰壺比賽的相關視頻,讓學生觀察冰壺相撞之后的運動方向,從中抽象出運動規律,為動量守恒定律的學習奠定基礎,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理解,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可以抓住本節課的重點知識,構建新舊知識的聯系,提高對知識的接受效果.
3.2 利用微課輔助課堂,促進學生理解
微課不但可以應用于課前預習方面,還可以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環節,適當穿插微課視頻,全面保證課堂教學效率.針對高中物理課堂教學而言,很多物理知識過于抽象,物理模型過于復雜,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難以通過教師的語言描述完全聽懂物理知識.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通過微課來講解疑難物理知識點,減少物理知識的講解時間,加快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
案例二: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單擺》.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需要通過多種方法讓學生掌握單擺運動的特點,理解單擺運動的模型,熟練應用單擺周期公式,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實際案例,提高學生對等效重力加速度與等效擺長的理解.下面為《單擺》教學的微課視頻設計.
微課視頻片頭:(播放剪輯的單擺模型運動視頻)同學們現在已經掌握了單擺周期的計算方法,是否可以在實踐當中熟練應用呢?下面的問題可以考查大家的學習效果.
正文講解:對單擺周期公式的理解.
問題:圖中的單擺擺長為L,小釘在懸點正下方,當擺球經過平衡位置,擺線的上半部分會被小釘擋住,擺長會發生變化.下圖是擺球的頻閃照片,N和M是最高點,P是最低點,求小釘和懸點的距離?
在解決這道題時,學生首先需要確定頻閃照片每相鄰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可以設相鄰兩次閃光的時間間隔為t,所以擺球在右側擺動的周期為T1=8 t,左側的擺動周期為T2=4 t,從而得出T1和T2的比,接下來可以運用單擺周期公式研究擺長的關系,最終可以得出小釘和懸點的距離.
通過引入微課,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展示單擺模型,讓學生全面了解問題的情境,掌握解題的關鍵點.在這道題中,教師可以運用建模軟件,使學生了解擺球的運動過程,深入理解問題,應用單擺周期公式解決問題.
3.3 基于微課演示實驗,輔助學生觀察
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有些物理實驗無法在實驗室完成,還有一些實驗危險性較高,學生難以觀察物理現象.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視頻演示實驗,對實驗內容進行深度分析,通過錄制實驗、下載實驗視頻等方法,豐富實驗教學內容,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實驗的觀察.
案例三: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受迫振動 共振》.
在學習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需要讓學生了解共振的條件和特點,讓學生掌握共振的應用方法和防止策略.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演示實驗過程,為學生播放實驗視頻,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總結能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在微課當中引入相關科教節目的片段,讓學生認識到現實生活中的共振現象,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使學生提高物理學習興趣.下面是本節課的微課內容.
微課視頻片頭:(視頻展示與共振相關的圖片)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已經掌握了受迫振動頻率的影響因素,知道了受迫振動頻率是由驅動力決定的,下面我們將通過微課視頻觀察共振實驗現象,通過實驗來探索振動的振幅與固有頻率的關系.
正文講解第一部分:探索振幅與驅動力的關系.
播放共振現象實驗視頻,利用小球、絲線、鐵架等實驗器材,展現共振現象.在實驗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各個球的擺動情況,分析振幅最大的擺球,通過多個視頻引導學生探索振幅與驅動力的關系.
播放共振演示儀的實驗,運用共振演示儀來展現共振現象,引導學生探索共振演示儀的原理.
正文講解第二部分:展示生活中的共振.
呈現俄羅斯首都圣彼得堡木橋垮塌事件:士兵邁著整齊的步伐通過一座木橋,原本堅固、足以承載過橋軍隊重量的木橋瞬間垮塌,屬于共振現象.
在該實驗中,微課視頻能夠幫助教師減少課堂實驗的時間,使學生觀察更多的實驗現象,從而得出更加有力的實驗結論.在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把握好視頻模擬實驗和動手操作實驗的比例,針對不同的實驗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實驗演示方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微課的價值.
通過應用微課,教師能夠全面提高實驗教學效率,讓學生深入掌握物理實驗的原理,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果.微課視頻可以反復播放,還可以放大實驗效果,學生不但能夠在課堂上觀看微課視頻,還可以在課下預習或復習的過程中自主觀看實驗視頻,深入鉆研實驗原理,將實驗與所學知識相結合[3].
總之,物理學科是高中階段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由于物理學科本身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和抽象性,很多學生無法真正理解,以致產生了很多疑難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充分發揮微課的直觀性、形象性、可視性等特征,應用微課來解決疑難問題,讓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直觀簡潔,進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楊軍偉.淺談如何利用微課解決高中物理教學中的疑難問題.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9):155-156.
李鳴.用“微課模式”解決高中物理疑難問題的研究.物理教學,2017,39(2):23-26,17.
龍家礎.微課融入高中物理教學的實踐研究:以貴陽市第六中學為例.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7.
[責任編輯:李 璟]